问界M8是什么时候成为现象级产品的?我觉得应该是产品发布会没开,连车的影子都没见过,就直接开始抢购的时候。该怎么形容那种疯狂呢?就是一不留神,20天不到的时间已经小定8万台了。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月把竞品半年的销量kpi给彻底干掉了。
当然了,这里有那么一点偷换概念的意思,谁知道给小定的人会不会连定金都不要,直接退车呢。但看完实车以后,我可以笃定问界M8这8万的订单,基本上是没啥水分,最终都会变成交付订单的。原因无外乎三点:尺寸给够了、空间也给够了、而且M9有啥它有啥。
先聊尺寸。放在过去,40万不到你只能买到GLC L/X3L这种长度才4米9不到的燃油SUV,而放在新能源的语境里,理想L7、L8已经是同价位下尺寸最越级的选手了。可在问界M8面前,只能说在座各位都是弱鸡。一句话去形容:用奔驰GLC L的价格,买了台GLS回家。
接近5米2的车长,近距离的体量感很足。实拍现场我找了好几位女生来问,她们都觉得这车好大,比宝马X5 L还大。
其实问界的设计团队并不是直接copy问界M9的模样,而是重新调整了前脸的很多细节。其一是无断点的贯穿式日行灯拉伸了车头的视觉宽度,6mm的窄宽度让它相比理想L系列那种宽长条的样式,精致程度似乎又拔高了一层。恰好新款M9还是三段式日行灯,M8这算是以下犯上了。
其二是日行灯、前大灯、中网、前机盖这四者在前脸的比例进行了微调,日行灯位置上移、前大灯下挂在日行灯两侧、缩短了前机盖的长度、增加了中网的面积。一番小手术下来,让问界M8的视觉重心显得更高,尤其在低机位拍摄时,会显得这车分外的高头大马。非要挑刺的话,我认为M8要是采用“隐藏式水切”、“B柱Flushdoor(B柱与侧窗玻璃平齐)”工艺的话,整体观感会更加分。
奥迪是燃油时代的灯厂,但来到新能源时代,问界无疑是角逐灯厂最有力的品牌之一。在灯腔内用点阵LED装饰出璀璨的星光,对实用性没啥帮助,但情绪价值拉满。
灯组部分还是来自HUAWEI xPixel的百万像素投影大灯,诸如源局部光遮蔽、电影投屏,地面投影光毯这些功能都看齐问界M9,甚至还能投射出体感游戏的画面,让你在车身前方玩跳舞机和打地鼠。有一说一,要是没娃的人觉得这些都是花里胡哨的功能,但有娃以后便知道这些新鲜玩意只要能让孩子从手机的抖音黑洞里跳出来,便值回票价了。
看了实车以后你才知道问界M8和M9在车身侧面的相似度几乎接近100%,甚至连M9最新款的21寸多辐星耀轮毂也下放给了M8,当然这是需要额外花10000元去选装的,标配的只是20寸轮毂,所以强烈建议给点预算去选装上。另外,轮胎尺寸居然也是前265mm宽度、后285mm宽度的前后鸳鸯胎。家里有开运动轿车的朋友应该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有必要额外花点篇幅去聊聊问界M8的门把手,这是我目前用过最好用的隐藏式门把手,没有之一。它有四种开启方式:第一种类似小米SU7 那种电容感应,手指轻触门把手内部,车门自动弹出;第二种是通过门把手上的物理按键,一键开门;第三张是像上图那样,直接用手扳开的机械式开门;第四种是通过门把手里面的钥匙孔打开(扳开门把手就会露出钥匙孔)。算是把便利性、安全冗余都考虑到了。
把尾门右下角的M8车标换成M9,我估计大多数人都无法察觉。唯一能暴露身份的只能是点阵尾灯里的“小猫咪”,这是专属于M8的小心思,毕竟旗舰身份的M9终究要端庄一点,不能太放肆,而主要面向家庭用户的M8则能将这些玩得更肆无忌惮些,反正小朋友喜欢啥,M8就用啥,方向就肯定不会错。
顺便多说一句,这尾灯还能将不同城市的地标建筑投射在尾灯上,比如广州塔、上海的东方明珠等等,目前有北上广深杭州这几个城市,据说后续还会不断增加。
鸿蒙智行旗下的所有车子,智驾能力必然是拉满的。虽然价格下探了一点,但问界M8还是给了你1个顶置 192 线激光雷达 、1个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 、3个分布式 4D 毫米波雷达矩阵 、2个 4D 毫米波角雷达。也就是除了两侧翼子板的侧向激光雷达以外,其它都跟问界M9一样。考虑到单激光雷达的ADS 3.2已经成为国内智驾的第一梯队,可以预期在传感器更强的状态下,问界M8的智驾表现无疑能继续坐稳TOP 1这把交椅。
乍一看问界M8的中控台直接copy问界M9,但细节上的差异不少的。譬如杯架变成裸露的(问界M9是隐藏式),更方便日常使用;少了问界M9的旋钮;中控台下方也少了保险箱,直接变成了大号储物格。一句话总结就是删减了部分配置,挖掘更多储物格。
如果对六座没有刚需的话,个人觉得问界M8的五座版才是M8的最优解。试想一下,将3510mm的车厢空间悉数奉献给前后两排乘客,空间和储物体验都彻底拉满。况且副驾以及右后座椅均为女王座设计,都有腿托。要是把副驾座椅折叠放平,右后座椅腿托展开,四舍五入也算是半张零重力座椅了。
别出心裁的是,五座版的左后座椅下方还增加了一个带植绒的小抽屉,个人对这个设计甚为喜欢,平时带娃的各种零碎玩具能通通放进这个抽屉里面,让车厢始终保持得体的整洁度。
但问界M8的准车主里面,我猜大部分还是冲着六座版本去的。我想问界团队也清楚这点,于是你会在M8上找到M9同款的零重力座椅,甚至连电动扶手也原封不动地保留,乘坐体验上基本是看齐M9的。至于第三排座位,以172cm的主持人为例,在二排座椅尚有能翘起二郎腿的空间之余,三排膝部仍有三指左右的余量。论宽裕度,M8的第三排会稍稍逊色于M9,但差距也不大,况且第三排座椅靠背还支持电动调节,坐在第三排的成年人完全可以在1-2小时的长途出行中找到舒服的姿势。
顺便在满载的状态下实测了问界M8的装载能力,3个20寸的登机箱能塞进六座版的行李厢(343L容积),要是把第三排座椅折叠后,装载能力还能进一步拓展至1284L。五座版更夸张,常规状态下已经有975L的容积,二排座椅放倒后直接腾出2348L的超大空间,并且后备箱盖板下方还有110L的暗格,这也是上文提到五座版才是最优解的原因。
后排的配置其实不需要聊太多,有M9这位大哥在前面,M8只需要稍微做些无关痛痒的减法就ok了。比如M8的冰箱是电动弹出/手动关闭,M9是全电控的;前扶手岛台后方的空调控制面板屏幕尺寸缩小了,M9是直接用MagLink®Mini作为控制屏用的。但对于实际体验上,这些细微的差异基本不会导致乘客的不满,这里也能体验问界产品团队的”刀法“相当精准,既控制了成本,也保住了用户体验。
至于保留下来的,都是问界上好评颇多的配置,比如后窗的物理遮阳帘(带悬停模式),32寸的投影屏、0-15°/35-50°带压缩机的冰箱等。大家回头看看我们的静态体验视频,或者亲自去展厅里感受一番就心里有底了。
前排的三块大屏跟M9如出一辙,高情商的说法是旗舰装备的下放,低情商的说法则是模块化设计,节省成本。但无论如何,这三块屏的体验都不会给人留下挑刺的空间,流畅度、功能的拓展能力甚至连情绪价值都考虑到了。我个人挺喜欢现在新增加的萌宠主题,对于有娃的家庭确实非常加分。
问界M9的一炮而红容易令人觉得这是鸿蒙智行的偶然所得,但仔细梳理从M5、M7、再到M9的产品序列,你会发现问界每款产品都很清楚自家产品要面向的用户群体以及其需求,所以千万别将M8和M9混为一谈,从产品体验上,M8是M9的青春版;但对于真正买车刷卡的那帮人,M8是家庭用SUV,而M9则是社交属性更强的问界旗舰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