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嘉庆年间,福建龙溪县城接连出了几桩大案。
龙溪源属漳州府治,富商巨贾极多,这些富户轻则金银珠宝被盗,重则不但金银被盗,家属还受到盗贼侮辱。
这年元年宵节,盗贼去城东善长当铺作案,被两个护家守院的保镖发觉,双方厮杀起来。
两个保镖虽然武功高强,但那盗贼武功更是怪异了得,交手只七八个回合,两个保镖均被盗贼所杀。当铺伙计闻声赶来,蒙面盗贼已不见踪影。
龙溪知县苏希东,乃浙北人氏,嘉庆三年进士,来龙溪任职已经两年,因自己治下接连出大案,还出了人命,尽管手下捕快昼伏夜出,仍一无所获,心里很是懊恼。
这天,漳州知府李铁城邀他进府。苏希东见礼罢,李知府道:“贵县盗案迭出,上峰已发下文牒,限一个月捕获大盗,逾期将免去贵县顶戴。我和贵县虽为至交,但到时恐怕力不能及,难于相帮!”
苏希东喏喏连声,回到县衙,长吁短叹,无奈,只得命衙役严缉。
县衙有个捕快,名叫吴雪飞,当捕快已30余年。
他对苏希东道:“老爷明断,想我龙溪一带,以前一向清平,但近一年来,却盗案屡出,而且作案手段狠辣,想必是大盗所为。而我等虽尽全力,却不能奏效,老爷不如请上司选派得力人员来本县捕缉,我等情愿协助。”
苏希东叹道:“你等哪里知道,知府李大人处,我也是如此陈说,可李大人不肯答应,只限我一个月为期,一旦逾期,我头上的七品花翎将不保了。”
吴雪飞道:“老爷和省城抚台大人私交甚厚,不如向他求助,请他出出主意,或许有些办法。”
原来福建巡抚张思诚,亦是浙北人,本是苏希东同窗,他是乾隆四十二年中的进士,只因官场顺畅现已居福建巡抚之要职。苏希东苦无他法,只好修书一封,细细写明龙溪大盗的详情,命家人飞驰省城,求救张思诚,一面命吴雪飞等人加紧捕缉。
福建巡抚张思诚接到苏希东信札,思吟良久,便去拜见忘年好友林则徐。时林则徐正是英姿之年,职授孝廉襄赞。
两人见礼罢,张思诚将苏希东的信札交于林则徐,向他求计。林则徐看了信札,沉思一会儿,说:“当今之计,唯有选派名捕,不动声色,密往该县查缉,或许能有收效。”
张思诚大喜道:“林公此言极是,但不知选派何人去为是?”
林则徐道:“闽清知县与我交情甚厚,他手下有个捕头,名叫童顺,不但为人精细,而且武功才识均有过人之处,曾历破大案。"
张思诚道:“我素闻童顺之名,当年省治出一杀人盗宝案。众人均不能破,也是童顺用计擒的大盗。就依林公之言,调童顺速往龙溪办理此案!”
林则徐道:“张大人有所不知,童顺年事已高,闻说龙溪大盗武功高强,恐童顺不是他的对手。我知道大人处有一个名叫钟文的家将,颇为勇猛,是否请钟文也同去龙溪?”
张思诚一口答应,当即让林则徐亲笔备了书信,命钟文赶往闽清。
那钟文到了闽清,见了知县,呈上书信,知县不敢怠慢,当即命童顺跟钟文赶往省城,去见抚台张思诚。张思诚将龙溪出了大盗的情由向童顺一一详细讲述。林则徐又细细吩咐了两人一番。
张思诚欲多派人手协助童顺,童顺道:“大人,要查此案盗踪,人手不宜太多。”
林则徐赞许道:“童捕头言之有理,人多了反而会打草惊蛇,有童顺、钟文足矣!”
当即发下捕盗文书,命童顺、钟文秘密前往龙溪,暗探盗踪,擒捉凶犯。
童顺、钟文两人退出,星夜赶往龙溪。至途中,两人又改换装束,扮作小贩模样。几日后,来到龙溪县城,在一家客栈住了下来。
童顺、钟文日间推说有病,上床唾觉,夜里则分头暗暗查缉,专向大户人家左右前后转悠潜伏,可是一连六七日过去,并无一丝线索,童顺将情况报于林则徐。
林则徐道:“此案绝非寻常盗贼所为,或许与公门中人有关。龙溪富户极多,你二人恐顾之不及,不如暗中窥视府署县衙及公门中的武职人员。”
童顺、钟文便依林则徐之计,撇开富商大贾人家,专门注意官府中武职人员的行踪。
这夜三更时分,童顺正巡至县衙后院,瞥见一人迎面走来,急忙闪身于墙角暗中窥视。只见来人身穿蓝袍,身材高大,一副络腮胡。童顺见此人走路大摇大摆,一时摸不清是什么来路,便待他走过去,在后暗暗跟随。
只见他行至一座巨宅边,四顾无人,便在墙角脱下蓝袍,里面却现出一身皂色夜行衣,又取出一块黑布,蒙住面孔,接着纵身一跃,一个旱地拔葱,已上了墙头。童顺在暗中看得清楚,不由心中暗赞此人轻功了得。自叹年老力衰,不敢上墙追捕,便远远潜伏在墙角,暗中窥视。
约半支香工夫,只见那蒙面人已从墙头飞出,背负一小包,显然已偷盗得手,沿墙脚飞步而去。
童顺抢上一步,猛喝一声:“大胆窃贼,看刀!"手抡钢刀,一招蛟龙探海,拦腰砍去。
那蒙面人身手很是敏捷,见钢刀劈来,一个鹞鹰展翅,离地已有六七尺高,待双脚落地时,已将一柄软剑捏在手里,随手回了一招毒蛇吐信,直取童顺咽喉。
童顺见来势凶猛,便后退一步,钢刀一翻,一招霸王举鼎,格开软剑,趁势刀法一变,用一招饿虎扑食,径取蒙面人,蒙面人显然是做贼心虚,不敢和公门中人长斗,只求早点脱身,见钢刀扑来,情急之中,使一招懒驴打滚,滚出一丈多远,纵身一跃,如飞般去了。
童顺哪里肯放,在后紧紧追赶。只见蒙面人竟直奔县衙而去,至县衙右墙边,只将身子一蹲,跳上围墙,纵身而入。
童顺大惊,想不到这盗贼果真是县衙中人,不由暗暗佩服林则徐的猜测。童顺便在墙外候至天拂晓,县衙中毫无动静,才起身离开。
待天亮,童顺和钟文草草用了早餐,便径往县衙去见知县苏希东。此时苏希东因捕盗不力,已被知府李铁城奏明上司,受革职留任的处分,闻得童顺、钟文来访,忙迎进后厅。
童顺、钟文言明身份,便探问县衙中有没有一个身材高大的络腮胡。但苏希东的回答使童顺、钟文很是失望。
两人回到客栈,童顺和钟文心中疑惑。童顺思吟片刻,和钟文说道:“这盗贼身手,我仿佛在哪里见过,但急切之间,又想不起来。他不是县衙中人,为什么要逃进县衙呢?”
钟文道:“莫不是那盗贼嫁祸于人?”
童顺猛然省悟:“对哟!”当即和钟文商议一番,定下一条计来。
以后,两人不再分头巡视,而是一同出击。半个月后,两人终于又发现了盗踪。只见那蒙而人故伎重演,从一大户人家盗窃得手后,又来到县衙。
童顺便让钟文留下潜伏监视,自己飞速绕过县衙,来到另一头潜伏,发现那蒙面人纵身进了县衙,来到另一边,又越墙而去,果然是穿衙而出。
童顺看得明白,心中大怒道:好个狡猾的盗贼,前番险些中了老贼的诡计,这回看你往哪里去!便在后面暗暗跟踪。只见蒙面人一路飞跑,竟来到府衙围墙边,将身一蹲,一个紫燕斜飞,跃上围墙。
童顺早已作好准备,趁蒙面人立足未稳之际,一个弯弓射雕,将手中飞蝗石射出,只听“扑”一声闷响,正中后脑。蒙面人一声闷哼,借着惯力,跃入墙中。
童顺不敢进围墙,便急急撤回,和钟文会合去了。
为防盗贼潜逃,钟文留下暗暗监视,童顺则急奔龙溪县衙,禀见苏希东,将发现盗贼踪迹的经过,向他禀明。
苏希东大喜道:“那盗贼既是府衙中人,我即去晋见知府李大人,请他协助追查,务必将那大盗查出。"
童顺连忙阻止,附耳对苏希东如此这般讲了一番。
苏希东听了,虽然诧异,但还是依计而去,到府衙拜见知府李铁城,门役入内禀报,一会儿出来回话说:“太爷身体不适,今日不会客。”
苏希东听了道:“烦请再去通报,就说本县略通岐黄之术,或许可为李大人解除病患。”
门役不敢怠慢,又入内禀告,李铁城无奈,只得传话:“内花厅见。”
门役出来,引苏希东来到内花厅,见过了礼,李知府冷冷地问道:“贵县不抓紧捕捉盗贼,戴罪立功,却来此作甚?”
苏希东道:“本来有点小事,要来禀报大人,现闻悉大人有恙,下官有意为大人诊治一二。”
李知府笑道:“偶得小恙,不必相烦。”
苏希东便为李知府切脉,趁机细观他头上,只见李知府帽冠中隐隐约约有白纱布露出,面部也稍有浮肿,不似内症,便随便开了一个药方,让衙役去药房撮药,自己便告辞了。
苏希东将探视李铁城的经过一一告诉了童顺、钟文。童顺思虑再三,决定让钟文留下监视知府府邸,自己则飞马省城,去见林则徐和张思诚。
半个月后,漳州知府李铁城接到巡抚张思诚的密札,着他捉拿龙溪知县苏希东,即日押解赴省城,交臬司审讯暗通大盗之罪。
李铁城接到密札,心中暗暗欢喜,便不再拖延,当即点了十多名亲兵,来到龙溪县衙,拿了苏希东,亲自押解赴省城。
到了省城,臬司当即提审。李铁城押着苏希东进了大堂,只见林则徐、张思诚及臬司胡大人端坐堂上,李铁城未及开口,臬司胡大人大喝一声:“来人,将李铁城拿下!”
李铁城大惊,待要挣扎,早被童顺、钟文等抢先擒住。李铁城大叫:“这是怎么回事?!”
童顺道:“李铁城,你还认识我吗?”
李铁城眼望童顺,只是摇头。
童顺笑道:“当年你在东海为盗,我协助水军擒你,和你力战一个多时辰,因援军不至,被你侥幸逃脱,待那天夜里再次交手,故还认识你的身法招式!”
原来,李铁城本是东海大盗凤尾帮的盗首,专在海上杀人越货。时适逢中原大旱,朝廷库银拮据,他便趁机携巨金入北京,买通朝中权臣,捐得漳州知府一职。到任后,见城中富豪大户极多,便自恃武艺高强,就故伎重演,白日里堂堂正正在大堂为官,暗地里却专门偷盗城里富户。
因有知府官衙掩盖,行窃时又装了假须,蒙了黑布,自以为天衣无缝,外人也只认为龙溪出了高手飞盗,却从来无人怀疑到知府大人头上。想不到被林则徐料着,又遭到了童顺的飞石一击。
童顺把经过向林则徐、张思诚禀报后,林则徐怕带人去府衙擒捉会走漏风声,再说那大盗武功高强,若被他走脱了,反而会留下后患,便用计假意要办知县苏希东的罪,让李铁城押解苏希东到省城,自投罗网,一举擒拿。
此案一破,百姓议论纷纷:官盗勾结之事并不鲜见,而亦官亦盗集一身的怪事,却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