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天,我都期待着内蒙古老家弟弟的到访。
今年也不例外,他提前告诉我要来北京,我和姐夫早早地就开始准备。
北京的春天,那是别样的美,不冷不热的天气特别适合游玩。
弟弟一来,我带着他在城里四处逛,而姐夫则承担起来晚餐的重任。
北京姐夫的厨艺那是有口皆碑,每年弟弟来,他都会变着花样儿给弟弟做各种各样的饭菜。
今年也不例外,他每日准备的丰盛晚餐还吸引了朋友圈的一片赞叹,一时间成了我的社交平台中的热门话题。
第一晚:五花肉炒菜花与孜然排骨第一晚的晚餐是五花肉炒菜花和孜然排骨。
姐夫早就摸透了弟弟的口味,一提这话题,他满脸骄傲地说:“北京和内蒙一样都爱肉,但也有些小花样。”
先是五花肉炒菜花。
这道菜看似简单,但有不少讲究。
菜花先焯水,炒的时候易入味儿,还省时间。
五花肉切片煸出油,加葱姜炒香,再放酱油调色,最后放菜花和盐,煸炒至味浓,再加蒜末炒匀即成。
再来是孜然排骨,把排骨先放料酒腌制几分钟,裹上薄面粉后下锅炸熟。
炒锅里加油,放孜然、干辣椒、香菜段炒香,再倒入排骨和白芝麻,炒匀出锅。
弟弟边吃边直夸“姐夫做得真好,比我还懂我的胃口”。
第二晚:干烧黄花鱼与大骨头烩酸菜第二晚的亮点是干烧黄花鱼和大骨头烩酸菜。
我们刚从外面回来,姐夫已经拎着两条大黄花鱼和大骨头从市场回来,忙活开了。
要说这黄花鱼,内蒙古不常吃,给弟弟尝个鲜。
黄花鱼打花刀,炸成金黄定型,再加葱姜蒜炒香,放入黄花鱼加热水、调料,炖至汁浓即可。
大骨头烩酸菜,这是道内蒙家乡菜,但姐夫有一手,做得弟弟赞不绝口。
大骨头炖汤至奶白,加猪油炒香酸菜,再加汤调味,荷包蛋一起炖。
汤那叫一个鲜,连汤都抢着喝。
美味家常晚餐的秘诀分享这几天的晚餐,都离不开姐夫的一份心意和手艺。
第三晚,为了换口味儿,姐夫决定来点家常菜。
麻婆豆腐和香菇瘦肉炒尖椒上桌,弟弟边吃边竖大拇指。
麻婆豆腐的做法简单却不失风味,香菇瘦肉炒尖椒也是一道下饭菜,尖椒挑鲜嫩的,炒出来脆嫩入味。
第四晚姐夫做的肉炒圆白菜和鸡肉粉条炖蘑菇,尤其是鸡肉粉条蘑菇炖得味道绝美,弟弟一口接一口,夸姐夫“土豆粉条和蘑菇都是家里带来才好吃”。
从这几晚的晚餐中,不难看出姐夫不仅用心,而且很懂得弟弟的口味,还会用心创新。
不同地域的食材搭配,让饭菜有了更多新意,弟弟吃得开心,我们一家其乐融融,而朋友圈也因为这些美味饭菜而火热起来。
结尾从姐夫为小舅子准备的这些晚餐中,你能感受到的不仅是美食的温度,更是家庭中的关爱和用心。
每一道菜背后都是姐夫认真琢磨的成果,是他对这个家的心意。
也许,美味的秘诀不仅在于食材和做法,更在于那份用心和爱。
希望这些简单家常的晚餐故事,也能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美好。
无论走到哪里,最爱的,还是那一桌家乡味道,和那份真挚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