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简介(5)

泠泠泠七 2023-10-16 01:37:55

接(4)

江松院士(2015年当选)

江松,1963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达县,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主任,第九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1982年江松从四川大学数学系毕业;1984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德国波恩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江松回国进入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科技委主任、副所长、党委书记 [2]  ;1998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3年被认定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14年被评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杰出专家;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3]  。2018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七届数理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4]  。2019年11月18日,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获奖科学家揭晓,江松获得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江松主要从事可压缩流体力学数学理论、计算方法及应用研究。在理论方面,对任何绝热指数γ>1,与合作者证明了具有大外力的三维定常可压缩Navier-Stokes (NS)方程弱解的存在性,以及具有大初值的高维非定常NS方程球/轴对称解的整体存在性。在应用方面,针对武器物理数值模拟的多介质大变形、网格畸变等计算难点,与同事一起提出了若干实用的新算法(如整体ALE局部欧拉自然耦合方法),并研制完成重大武器型号数值模拟软件平台。

姜伯驹院士(1980年当选)

姜伯驹,男,汉族,1937年9月4日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平阳(现浙江龙港市),数学家、拓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

姜伯驹于1953年高中毕业于广东实验学校;1953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并留系任教;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起,成为当时北京大学最年轻的教授;1979年,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作学术访问;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5年-1998年,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首任院长。

姜伯驹长期主要从事拓扑学中的不动点理论和低维拓扑学等领域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迹群概念,在尼尔森数的计算上取得几十年来的第一个突破并于1979年以后运用低维拓扑的理论和方法,在研究映射类的最小不动点数方面取得出色成果,特别是全面地解决了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尼尔森不动点猜测(一般说来是否定但对曲面自同胚是肯定)。80年代末以来把尼尔森不动点理论推广到周期点,开辟了将此理论应用于动力系统的途径。  开辟了应用动力系统,特别是低维动力系统的途径。他与人合作解答了二维动力学中的辫胁迫问题,为纷乱的周期轨道梳理出一种秩序 。20世纪60年代,姜伯驹在不动点理论中Nielsen数的计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所创的方法在国外称为“姜子群”和“姜空间”。

景益鹏院士(2015年当选)

景益鹏,1964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无党派人士, 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原院长。

1984年景益鹏从杭州大学物理系毕业;1989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 [3];1992年获得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6年先后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6年至1999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2年加盟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系;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景益鹏长期从事宇宙结构和星系形成的数值模拟、理论研究和观测分析。主要包括宇宙暗物质与暗能量的天文观测性质、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星系形成、星系与黑洞的共同演化、宇宙引力透镜等宇宙学基础前沿问题的研究。在数值模拟方面,自主建立了一套针对宇宙高密度区域的多层网格、自适应P3M方法,开展国际领先的宇宙学数值模拟。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描述暗物质内部结构的三轴椭球模型,被观测证实,已被广泛应用于宇宙结构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在观测分析方面,提出暗晕占有数模型方法,并首次应用于星系巡天,建立了星系与暗物质分布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对宇宙暗物质结构的认识,该方法已成为测量星系周围暗物质分布的标准方法 。

邝宇平院士(2003年当选)

邝宇平,1932年11月9日生于北京,籍贯广东台山,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理论物理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高能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兼任亚太正负电子直线对撞机物理工作组中国联系人,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高级顾问。

邝宇平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52年院系调整到北京大学物理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79年以来曾多次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西欧中心(CERN)、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所(DESY)等21个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邝宇平主要从事粒子理论研究。在重夸克偶素物理、TeV能区物理、有效拉氏量理论等方面做出重要工作。在重夸克偶素物理、TeV能区物理、有效拉氏量理论、动力学对称破缺理论等方面做出重要工作。他在重夸克偶素方面的长期系统工作受到国际同行重视。他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强子跃迁的合理模型和系统计算方法。作了大量的预言,被后来的实验证实,又进一步建立了含耦合道效应的强子跃迁理论。该成果被大量引用,也在最高级别国际会议上被介绍。他在这领域的突出成果使他在国际重夸克偶素物理界占有一席之地。他与何红建及李小源一起给出对探索电弱破缺机制有重要作用的等价定理的严格证明和正确表述,首次揭示出等价定理成立的本身可以用来遴选灵敏探测过程;与何红建、袁简鹏一起,在此基础上,对TeV能量对撞机上各种探测电弱破缺机制的过程的灵敏度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为未来的实验提供有用的信息;与何红建、袁简鹏及张斌一起首次提出通过弱规范玻色子散射来探测Higgs玻色子反常耦合的新的灵敏方法,可用于区分标准模型和新物理模型中的Higgs玻色子;与颜东茂合作首次建立单通道重夸克偶素强子跃迁的合理模型和系统的理论方法,所作的有关Υ系统强子跃迁几率的预言被后来的实验证实;与周宏毅一起首次建立了含耦合道效应的强子跃迁理论,改进了理论与实验符合的程度,并解释了一些其它有关实验;与陈裕启一起提出有清楚QCD意义的重夸克相互作用势模型,所得ψ及Υ族的能谱等与实验符合程度优于已有势模型;与王青合作,首次由QCD第一原理形式地导出了标介子的手征拉氏量,给出该拉氏量各系数的QCD定义,并在一定近似下由QCD计算出手征拉氏量的各系数,与实验值相符。这些创新的工作引起相当的国际反响。

李安民院士

李安民,男,1946年9月出生于四川省重庆市,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四川学术带头人,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9年李安民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草坡公社劳动锻炼,两年后调至汶川造纸厂工作;1978年考取了北京大学数学系硕士研究生;1981年硕士毕业后到四川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获得德国柏林科技大学数学系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4年在美国Berkeley数学研究所访问;1996年至1998年担任四川大学理学院副院长;1998年至2005年担任四川大学数学学院院长;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

李安民从事基础数学的教学与工作,主要包括辛拓扑、整体微分几何研究。他与阮勇斌合作,提出并建立了相对GW不变量理论,证明了辛切割下的粘合公式,给出了Witten穿墙公式的数学证明,证明了两个3维光滑极小模型有同构的量子上同调环。与人合作发现Hurwitz数与相对GW不变量的联系,并导出计算Hurwitz数的递推公式和Cut-Join方程。证明了仿射完备的双曲型仿射球一定是欧氏完备的,完全分类了主曲率有下界、完备类空的常数高斯曲率凸超曲面,彻底解决了用r阶仿射平均曲率刻画椭球的古老问题。与人合作证明了关于仿射极大曲面的Calabi猜想,并证明了4维仿射空间中关于Calabi度量完备的仿射极大超曲面一定是椭圆抛物面。

李邦河院士(2001年当选)

李邦河,1942年7月7日出生于浙江乐清,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李邦河于1965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并担任该所基础数学研究室主任;1984年担任博士生导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9年获得第九届华罗庚数学奖 。

李邦河主要从事微分拓扑、低维拓扑的量子不变量、非标准分析和广义函数等的研究。在微分拓扑方面,发展了流形到流形的浸入理论,把浸入理论中的一个奠基性定理从最简单的流形(欧氏空间)推广到任意流形。在量子不变量和低维拓扑方面,对四维流形的最小亏格问题取得了若干突破,对Witten型不变量,提出新不变量,算出了所有透镜空间Witten不变量。在非标准分析和广义函数方面,给出了任意的两个广义函数的乘积,推进了广义函数的乘法理论。在单个守恒律间断解的定性研究方面,否定了苏联数学家Oleinik关于间断线条数至多可数的断言,解决了美国科学院院士Lax和Glimm的三个猜想。

李大潜院士(1995年当选)

李大潜,1937年11月10日生于江苏南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葡萄牙科学院外籍院士,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基础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

李大潜于1957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66年该校在职研究生毕业;1980年任教授,历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等职;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李大潜专于偏微分方程、最优控制理论及有限元法理论。对一般形式的二自变数拟线性双曲型方程组的自由边界问题和间断解的系统研究,以及对非线性波动方程经典解的整体存在性及生命跨度的完整结果研究,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种电阻率测井建立了统一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并成功地在中国国内10多个油田推广使用。

李德平院士(1991年当选)

李德平,1926年11月4日出生于北京,籍贯江苏兴化,辐射物理、辐射防护及安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究员、名誉院长,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 。

李德平于1948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辐射物理研究室主任;1962年参与创建华北工业卫生研究所,先后担任核工业部辐射防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究员、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李德平主要从事辐射探测器研究。他建立了中国核工业辐射防护研究和监测体系。指导了中国初期放射性计量实验室科研及建立实验室的工作。在从事辐射探测器研究中,参与中国首次研制卤素计数管、强流管及稳压管的工作。在电离室方面,指出当时苏式堆控硼壁电离室设计参数的缺点,并推导出普适的电离电流体复合损失的新公式,发展了用细束照射研究探测器性能的方法,证明近滕等人的精细工作仍与实际不符。“球形电离室特性”一文证明球形室等效中心不因反平方律而前移。

李家春院士(2003年当选)

李家春,1940年7月26日出生于上海,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家春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1966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空气动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8年—1998年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基础室、环流室主任,环境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2015年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2015年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院长 先后曾担任:亚洲流体力学委员会主席,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力学与实践》、TAML主编,任湍流与复杂系统,海洋工程、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任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教授。

李家春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研究工作。在流动的非线性问题和力学中数学方法领域做出理论成果。提出摄动级数复平面上奇点分布定理;发现风剪切条件下Stokes波B-F不稳定的新现象;用自然环境中的波、涡、湍流揭示环境灾害发生、发展、演化机理;解决极端海洋环境下深海平台工程问题。

李家明院士(2017年当选)

李家明,1945年11月6日出生于云南昆明,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原子分子测控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李家明于1968年从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1974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75年至1976年担任美国匹兹堡大学物理天文系研究助理;1977年至1978年担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激光能量研究所高级研究助理;1979年至198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83年晋升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7年调到清华大学物理系工作,担任原子分子纳米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2003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2017年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李家明主要从事原子分子物理领域研究。他研究发展了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应用量子电动力学于高能原子过程,阐明了电子轫致辐射过程和辐射复合过程的内在关系建立相对论性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为分析高离化度、高Z原子的激发态能级结构建立了理论基础建立了非相对论性多重散射的分子自洽场理论计算方法,并阐明分子里德伯态电子结构同时建立了原子超越自洽场的多通道理论计算方法,以阐明电子关联效应。

0 阅读:6
泠泠泠七

泠泠泠七

关注民生关注热点关注沉浮宦海也关注热闹体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