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医政医事情况如何?

青年中医李铎 2024-07-20 21:01:36

明清两朝均设有太医院,只是医官设置名称先后不同。太医院是国家医药行政管理机构,也是皇室医疗单位,负有国家医学教育、医学人才考试选拔、祭祀名医、医官的任免与派遗等功能,并有奉旨诊视皇族大臣疾病的任务。

清太医院医官俱为汉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特置满人大臣,管理院务。清代的医学分科曾先后合并递减。顺治年间医学分11科,比明代少金镞、祝由、按摩三科,增加痘疹,接骨改称正骨。嘉庆二年(1797)痘疹并入小方脉科,口齿、咽喉合为一科,为9科,更为简明。嘉庆六年(1801)奉旨将正骨科划归上驷院蒙古医生兼充。道光三年(1823)奉旨以针灸之法究非奉君之宜,太医院针灸一科永远停止,成为7科,同治五年(1866)又减为5科,即大方脉科(将伤寒、妇人科并入)、小方脉科、外科(即疮疡科)、眼科、口齿咽喉科。有些学科归并,有些学科取消,不尽合理。

清初,太医院内设教习所教授学生。学生来源由医官保送。学习课程主要为《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以及有关本专科的医书。至乾隆14年(1749)以后,《医宗金鉴》也作为教科书。学制为三年,期满经考试合格录取者为医士。清代御药房分东西两所,由太医院医官轮流值班。清代太医院也常奉旨诊视各王公府邸和文武大臣。此外,如发生疫情,太医院有向军队、监狱、边关隘口等处派遣医家治疗的任务。清代无御药局,设御药房供应宫内所需药物的炮制和成药加工。

清代初期,统治者为防止人民的反抗斗争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还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为了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与行动,清代大力提倡尊经复古和繁琐考据,并实行“文字狱”残酷措施,这一切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科学的更好发展。其间:医学界不少人的因循守旧,满足于取类比象、思辨推理的方法,缺乏革新的创造精神,都是受其影响的结果。至乾隆时期较为好转,18世纪末苏州医家唐大烈编辑的《吴医汇讲》,将苏州、无锡、常熟、太仓等地医家的文章结集,先后出版《吴医汇讲》11卷,合订为一册,共登载41位作者的94篇文章,成为我国最早具有医学杂志性质的刊物。

据文献统计,明代276年中大疫流行64次,清代266年中大疫流行74次。严酷的现实迫使医学界研究新问题,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著名医家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王孟英等,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温病学理论,当时医家对疫病的预防,主张采用隔离措施,认为它是比服药预防更为有效的方法。温病学术体系的确立,是清朝医学史上的重大成就,是中医学面对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另辟新径的创新发展。

清代医家、医著、医论相当多,不仅是医学全书、类书与丛书不断问世,而且有较多医案、通俗医学启蒙普及书流行。较为有影响的如下:

1644年(顺治元年)傅仁宇著《审视瑶函》;

1648年喻昌著《尚论篇》。

1664年(康熙三年)刘若金著《本草述》;

1667年张璐著《伤寒缵论》、《伤寒绪论》;

1669年柯琴著《伤寒来苏集》;

1670年张志聪著《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1682年汪昂著《医方集解》,两年后又著《本草备要》;

1695年张璐著《张氏医通》;

1697年王宏翰著《古今医史》;

1715年亟斋居上著《达生篇》。

1723年(雍正元年)清政府编成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内有《医部全录》520卷;

1729年尤在泾著《金匮要略心典》、《伤寒贯珠集》;

1732年程钟龄著《医学心悟》。1740年(乾隆五年)王洪绪著《外科证治全生集》;

1742年吴谦等人奉旨“御纂”《医宗金鉴》90卷,共分为伤寒、金匮、临床各科等15种,编者立论平正,全无偏执,伤寒和临床各科“心法要诀”为全书精华所在,尤为突出的是《正骨心法要旨》一书,对骨科手法、解剖、器械图解详明,并吸取多种临床经验,全书较系统地反映了中医学术体系,又注重临床,便于初学,是具有教材性质的普及性医学丛书;

1746年前后叶天士著《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

1750年陈复正著《幼幼集成》;

1757年张宗良著《喉科指掌》,吴仪洛著《本草从新》;

1759年徐大椿著《伤寒论类方》,赵学敏编《串雅外编》《串雅内编》刊行;

1761年吴仪洛著《成方切用》,严西亭等著《得配本草》;

1765年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

1770年魏之琇著《续名医类案》;

1773年沈金鳌著《幼科释迷》,曹庭栋著《老老恒言》;

1772~1781年清政府编辑大型丛书《四库全书》,其中收录历代医书百余种;

1792年唐大烈主编《吴医汇讲》刊行;

1798年(嘉庆三年)吴鞠通著《温病条辨》;

1803~1820年陈修园著《平人延年要诀》、《医学三字经》、《南雅堂医书全集》(又名《陈修园医书十六种》)。

1805年高秉钧著《疡科心得集》;

1808年钱秀昌著《伤科补要》。

1822年(道光二年)清统治者下令在太医院内永远废止针灸科;

1825年章楠撰《医门棒喝》刊行;

1827年傅山著《傅青主女科》刊行;

1830年王清任根据尸体解剖和临床经验写成《医林改错》,强调解剖学知识对于医学的重要性;

1838年郑梅涧著《重楼玉钥》;

1840年江考卿著《江氏伤科方书》;

1843年周松龄著《小儿推拿辑要》。

1846年鲍相璈汇编《验方新编》;

1848年吴其濬著《植物名实图考》及《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1850年吕震名著《伤寒寻源》。

1851年(咸丰元年)陈国笃著《眼科六要》;

1852年王孟英著《温热经纬》、《王氏医案》等;

1858年陆定圃著《冷庐医话》。

1863年(同治二年)费伯雄著《医醇賸义》及《医方论》,屠道和编著《本草汇纂》;

1864年吴尚先著《理渝骈文》;

1874年廖润鸿著《针灸集成》。

1875年(光绪元年)夏春农著《疫喉浅论》;

1877年潘解著《女科要略》;

1882年雷丰著《时病论》,李纪方著《白喉全生集》;

1884年唐宗海著《中西汇通医书五种》;

1889年张振鋆著《厘正按摩要术》、《痧喉正义》;

1892年马培之著《外科传薪集》,朱沛文著《华洋脏象约纂》(又名《中西脏腑图象约纂》)。

1894年余景和著《外证医案汇编》;

1897年陈葆善著《白喉条辨》;

1898~1911年周学海著《读医随笔》及《周氏医学丛书》;

1900年柳宝诒著《温热逢源》;

1901年郑肖岩著《鼠疫约编》。

1909~1924年间(即宣统元年~民国十三年)恽铁樵著《群经见智录》、《伤寒论研究》。谢观等编《中国医学大辞典》、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此后多年战乱,中医药学一度濒临废除,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恢复其底蕴辉煌。

十七世纪以后,中国除与朝鲜、日本以及东非沿岸的不少国家医药交流较多,药物学、针灸学以及人痘接种术等亦流传到欧洲一些国家,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弗洛伊尔是欧洲最早发明脉搏计数器的,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他的发明受到中国脉学论述的影响与启发;1683年荷兰医生赖尼在伦敦出版英文版《论关节炎》,书中有利用针刺治疗关节炎的内容;同年,盖合玛在德国汉堡出版了德文版《应用中国灸术治疗痛风》,书中谈到中国的灸术是当时治疗痛风的最迅速最适宜的方法……

由于中医药学不断传到欧洲,其独特的理、法、方、药体系及疗效引起欧洲学术界的关注,以至于19世纪初西欧的学者们就开始研究中国医学史,并出版了专著。如瑞穆斯特于1813年在巴黎出版法文版《关于中国医史研究》,皮尔松于1820年在伦敦出版了英文版《中国医学史》。这些可以反映欧洲对中国医药学亟欲全面深入了解的迫切愿望。在此期间,国外的一些科学技术与医学知识也传入我国,对我国科学技术和医学进步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55

青年中医李铎

简介:解读专业医学知识,传播健康养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