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阴沉的时候,总是容易让人陷入回忆。
那是1985年的一天,我刚刚晋升为副营。
父母在家等着我回去庆祝,却不知道我这次带了一个特殊的“客人”。
这个人是我的战友王副营长的遗孀,李彩凤。
乡村少年走上军旅路出生在农村的我,从小受到父亲的教诲和鼓励,一心想要出人头地。
1970年高中毕业后,尽管父母反对,但在姐夫的建议下,我毅然报名参军。
踏上那条军营之路时,我只有一个信念:不辜负家人的期望。
新兵连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我拼尽全力,努力完成每一个任务。
这份坚韧和毅力很快引起了连长王叔的注意。
王叔是个老兵,对我十分关照,使我在部队一路顺风顺水。
几年的磨砺,我从普通士兵一步步升迁,直到成为文书、入党,最终在1985年晋升为副营。
初恋的别离和心碎在部队的那些年里,我的生活几乎全被训练和任务占据,唯一的浪漫是与张秀梅的那段感情。
她是我姐姐介绍的,初次见面,我们聊得很投机,性格也很合拍。
那时,我觉得她会是我一生的伴侣。
两年后,她突然提了分手,没过几天就和别人订婚了。
那段日子,我彻底崩溃了,整个人像被抽走了灵魂。
为了逃避这份痛苦,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希望忙碌能麻痹内心的伤痛。
前线的生死抉择与战友的牺牲1979年,我们部队接到命令,开赴前线执行任务。
那是一场惨烈的战斗,我们连的王副营长,在救一个新兵时不幸牺牲。
那个新兵王志军,是个城市兵,在战场上慌了手脚,王副营长为了救他,自己却再也没有回来。
王副营长的牺牲对我打击很大,他是我在部队里的恩人,也是我最敬重的战友。
他的离世,让我深感责任重大,也让我不得不考虑起他的遗孀李彩凤的未来。
爱的坚持:战友遗孀的再次归宿1985年晋升副营后,我决定认真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这时,李彩凤进入了我的视野。
她是个坚强的女人,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得很艰难。
我决定带着李彩凤回家见父母,心里虽早有准备,但依旧忐忑不安。
果然,父母听到我要娶李彩凤时,脸色一下子变了。
妈妈拉着我的手,低声问我:“你这是搞什么?
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不和我们商量?”
爸爸则沉着脸不发一言,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我耐着性子解释,告诉他们我心意已决。
妈妈再次叹气,问我:“儿子,你这是铁了心了?
非她不可?”我坚定地点头,“是的,妈。
我非她不可。”
接下来的日子里,家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氛。
李彩凤看出父母的心思,主动提出分手,但我没有松手,我坚信自己选择的路。
我每天向父母讲李彩凤的好,带她干农活,渐渐地,他们对她的态度有所改观。
最终,妈妈含泪松口:“儿子,只要你觉得幸福,我们不反对了。
虽然父母接受了李彩凤,但她心里的坎还是无法过去。
一次,她偷偷躲在屋里哭。
我问她,她说:“我总觉得对不起王叔,嫁给别人就是背叛他。”我抱着她说:“王叔也希望你过得好。
你值得拥有幸福。”
我不断用心对待李彩凤,帮她分担家务,照顾孩子,尽量让她感受到我的爱。
慢慢地,她开始接受我,露出久违的笑容。
结尾:爱是理解,爱是陪伴我们终于结婚了,婚礼简单而温馨。
那天晚上,李彩凤在王副营长的遗像前磕了头,承诺过好日子。
那一刻,我知道她放下了过去,准备迎接新的生活。
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日子虽不富裕,但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儿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家里只剩我们老两口。
有时,我们会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回忆往事,聊起那年我求婚的情景,聊起她磕头的那一幕。
我们都会忍不住笑起来。
爱是理解,爱是陪伴,爱是一生的承诺。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我从未后悔当年那个决定,因为有了她,我的人生更加完整,更加精彩。
也许,这就是爱吧,平淡中见真情,岁月里见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