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花生节水新方法,覆草保墒有技巧,干旱年也能丰收

明晨相遇 2025-02-13 22:18:37

旱地花生节水新方法,覆草保墒有技巧,干旱年也能丰收

在广袤的农田里,花生这种作物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既能作为美味的食物,又能在工业上用于榨油等多种用途。然而,在干旱地区的种植中,花生却面临着严峻的水分挑战。

花生是一种对水分较为敏感的作物。正常年份,在充足的灌溉条件下,每株花生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需水量也有着明确的要求。比如,在花生开花下针期,植株每天的需水量大约为1.2 - 1.5立方米每亩。到了结荚期,这个数值上升到每天1.5 - 2立方米每亩。而在饱果成熟期,虽然相对来说对水分的需求增长变缓,但每天仍需1 - 1.2立方米每亩的水分。一旦水分供应不足,花生各个器官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

干旱年份,降水量骤减,河流干涸,地下水水位下降。从统计数据来看,在一些传统的花生种植干旱地区,干旱年份的降雨量可能只有正常年份的60%左右。这意味着依靠传统的灌溉方式,成本极高且远远不能满足花生的生长需求。从众多种植数据和实际收成对比来看,正常灌溉条件下,花生亩产量能达到500 - 600斤。而在干旱年份,不采取额外措施的情况下,亩产量可能会锐减到200 - 300斤,甚至更低。这种巨大的产量差异,凸显了在旱地种植花生寻找节水灌溉和保墒措施的重要性。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覆草保墒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水方法。它就像给花生地盖上了一层保暖又保水的被子。当我们在花生地覆盖上秸秆等草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草料的选择。一般选择干燥、无霉变的农作物秸秆,像麦秸或者稻秸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秸秆含有一定的纤维素等物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水分的蒸发。

从蒸发量的数据来对比,未覆盖秸秆的花生地土壤水分蒸发速度在晴天时每小时可能达到0.1 - 0.15毫米,而覆盖后的地,蒸发速度可以降低到每小时0.03 - 0.05毫米。这是个非常显著的减少幅度。覆盖草料不仅仅是为了减少蒸发,它还有保墒的作用。土壤在干燥过程中,水分是从土壤孔隙向大气扩散的。覆草后,它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环境,能够减缓土壤湿度的下降。有研究发现,覆盖后土壤的含水量在干旱期能够比不覆盖的高出5% - 10%左右。

而且,覆草还有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就是增加土壤肥力。秸秆在土壤中会慢慢分解,这个过程是一种微生物的活跃期。据检测,覆盖秸秆后的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会增加30% - 50%。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释放出氮、磷、钾等花生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这相当于给花生提供了一份额外的营养补给,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能够让花生更有效地利用自身储存的养分,维持生长和发育。

从实际的种植场景来看,覆草的厚度也是有讲究的。太薄了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太厚了可能会影响到土壤的透气性。一般来说,3 - 5厘米的覆草厚度是比较理想的。在这个厚度下,它可以很好地阻挡阳光直射土壤,减少土壤热量的吸收,从而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而且在风吹时,不会轻易地被吹散,能稳定地保墒。

除了覆盖草料,还有一些辅助的措施可以配合。比如,在覆草前进行浅耕。浅耕的深度控制在5 - 10厘米为宜。这样的浅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从土壤的孔隙度来看,浅耕后的土壤通气孔隙度可以提高10% - 15%。这样在降雨或者灌溉时,水分能够更快速地渗透到土壤深层,被花生根系吸收。同时,浅耕也便于后续的覆草操作,让草料能够更好地与土壤贴合。

在干旱之年,旱地花生的种植确实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覆草保墒这种科学的方法,再加上一些配套措施的配合,就能够为花生的生长创造相对较好的环境。通过这些方法,在一些实验性的种植区域,即使在干旱年份,花生的亩产量也能够达到400 - 450斤左右。这相比于传统不采取任何措施的干旱种植,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提升。这充分说明了旱地花生节水保墒措施的可行性和重要性,也为广大旱地花生的种植者带来了希望和有效的种植指南。

0 阅读:0
明晨相遇

明晨相遇

剪辑影视,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