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不要高估自己跨地域工作定居的能力

南露与趣事 2025-02-15 09:54:43

建议不要高估自己跨地域工作定居的能力。

别小看“刻板印象”,很可能那就是定居后生活的日常。周遭价值观不同,远比少挣几万块钱更让人难受。

“受不住凛冽大风、干燥气候的,就不要留北京”这句是在说我吧,北漂六年,一次次让我破防的甚至不是房价和早高峰窒息的地铁车厢,而是那该死的干燥气候和刮大风。

的确,旅游定居不一样的,比如对于北方人,回南天一个礼拜是新奇刺激,半年就是痛苦折磨。

对于城市人来说,农家乐三五天是回归自然,待一辈子就要要求现代设施了。

旅游会将周遭一切浪漫化,实际上是在用一种看他者的眼光看待这个城市。因为心理距离足够远,所以看起来包容了,但其实并不是认同和接纳。

工作动辄三五年,足够对任何一个小问题恨之入骨了。

还有气候条件真的很重要,毕竟这不是想忽略就能忽略的事情,我挺喜欢南方的,就是冬天实在太难熬我这人怕冷,第一次去南方过冬冻的我没处躲简直,我喜欢南方的江南水乡的小调调和历史文化,人之间有距离感比较适合我这个不喜欢麻烦的人。

还有方言,去年在浙江住了两个月,走路上听到的基本都是听不懂的话,在小区里看个热闹都看不明白,感觉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个巨大的若智。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种族歧视!

广东同学说 ,出了广东都是北方人, 和出了东北都是南方人何尝不是一种异曲同工之妙呢?

虽然我们都痛恨地域歧视,但一方水土确实会有一些不良好的水土风情习俗,人与人之间都有歧视,更何况放大到整个地域呢。

早有社会学者总结出高流动性人群和低流动性人群这两种人群的特质。前者就是喜欢在不同的地方生活,更个人主义,但容易孤独,幸福感较低;后者更愿意为本地社区做贡献,有熟人交际圈,收入不高但平稳,幸福感高。

每个人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都应该把自己当豌豆公主,衣食住行看似都不是大事、是忍一忍就还能凑活过的事物,但人的耐心、韧性和自信就是在这样漫长持久的消耗中被榨干的,正常人从来就不是突然疯掉的,是小的折磨日渐累积成大的疾病,苦吃多了味觉被破坏了便再也品不出世上所有鲜美温暖的东西了,于是有病成为常态,正常被打为异端。

0 阅读:21
南露与趣事

南露与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