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多彩演出助力应城“知音湖北·四季村晚”

湖北日报视频 2024-11-22 09:41:19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郭诗怡、王茜、张雯彤)11月20日,江汉大学音乐学院魏军教授师生团队3名研究生和12名本科生,参与在应城市汤池镇举办的“知音湖北·四季村晚”大型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国家级学生科研项目《应城印象·膏矿号子创新研究》,践行了江汉大学服务武汉城市圈城市的办学理念。

在这场热闹欢腾的“村晚”舞台上,江汉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们大放光彩,呈现了众多精彩纷呈的节目。由《膏矿号子》精心改编而成的歌舞,将传统膏矿号子的韵味与现代歌舞的活力巧妙融合,让人仿佛穿越时光,领略到往昔矿工们劳作时的独特风采;快板舞《扫黄打非赞扬歌》节奏明快有力,用朗朗上口的语句传递出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还有那悠扬婉转的古筝弹奏《青花瓷》,带人沉浸于古典雅致的氛围之中;动感十足的《护花使者》,瞬间点燃现场气氛。

应城市是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开展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基地,学校师生团队对膏矿号子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开发。膏矿号子起源于应城矿区,是矿工们在艰苦的劳动环境中为缓解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而自然形成的 发展历程。膏矿号子从最初的呼喊声逐渐演变为具有特色文化的劳动号子,经历了时间的推移和矿工们的不断创造与完善。膏矿号子根据石膏开采工序的不同,分为正眼号子、水眼号子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节奏和曲调。

当天,师生们还调研了膏矿号子这一重头戏。他们主动与应城的相关演员及负责人们进行深入交流,听他们娓娓道来膏矿号子的前世今生,知晓它是如何在漫长的过往生产生活中诞生,又是怎样凭借那独特的唱腔,成为矿工们在矿井下相互鼓劲、协调劳作的特殊“语言”,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现场观摩等方式,师生们感受了膏矿号子那别具一格的唱腔,独有的节奏韵律,用心去挖掘其蕴含的深厚民间文化内涵。

江汉大学音乐学院师生表示,将认真记录着每一个有价值的信息,用心去体会这份独特的地方文化魅力,为后续的膏矿号子创新研究收集丰富且珍贵的一手资料,助力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能更好地传承与创新发展。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