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基辞世刚3天!李嘉诚已举步维艰,才懂霍启刚那句话的含金量

图图聊武器啊 2025-03-28 01:53:27

文|翎谕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李兆基离世不到3天,唯剩下的李嘉诚,就因为野心逼得自己举步维艰。

《大公报》一连两篇发文质询其立场,香港特首的重磅表态。

以及公众对“民族大义”的激烈讨论,让骑墙难下的李嘉诚一言不发。

然而正是这种关键时刻,更证明了霍启刚的那句话,含金量有多高!

两李之间又爱又恨

商场不缺少竞争,李兆基和李嘉诚之间也是如此。

然而随着李兆基去世,唯一留下的李嘉诚却没有赢。

甚至说是输的很难看,因一桩交易被推上民族大义的审判台。

李兆基的起点比李嘉诚好一些,他的家里是做小生意的。

在15岁之间,李兆基的日子也算是过得无忧无虑。

但是战争的爆发,让他只能跟着家人到处避难。

已经跟家里学过几年生意的李兆基,带着一笔创业基金就来到了香港。

不得不说他的眼光很毒辣,第一项投资让他的资本迅速积累。

反观李嘉诚也是十几岁来到了香港,但是那会他还在读书。

虽是寄居在亲戚家里,但是还有父亲为他撑起生活。

直到父亲不在后,李嘉诚便开始做学徒、跑堂。

然而金子注定会发光。

李嘉诚虽然打工做的也很出色,但是哪有自己当老板香。

从自己开厂积累资金,到后来投资房地产。

地皮生意让李嘉诚获得巨大的利润,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巧合的是李兆基后来也看准了地产这块肥肉。

和另外两位富商一起,做了房产的新模式“10年分期付款”。

让其推出的房子不愁卖。

既然同做一类生意,李兆基和李嘉诚之间难免有竞争在。

两人也曾在的首富的位置上上下下。

更巧合的是李兆基给自己的日子起名为“李家诚”。

不过在90年代初期两人却联手做项目,共同开发。

两个房地产大亨联手绝对是强强联合。

但是仅1年,因为一家酒店的收购,这两人的关系就变得没有那么美好了。

然而如今四大家族的创始人,只剩李嘉诚一个。

这位95岁的老人却“算”了一辈子,在晚年彻底算错了。

举步维艰

做生意可以跨越国界,但是作为商人却不能没有祖国之情!

李嘉诚能够白手起家,那么他看事情和思考问题。

肯定会比一般人层次更高一些。

谁也想不到,他却让自己走的步步维艰。

在港澳的企业家中,李嘉诚算得上是最早把握内地投资商机的那个。

从80年代初期,他在深圳开设的内地第一家门店。

到90年代后他开始进军内地房地产业,紧接着是进入中国港口业。

每个决定都让李嘉诚赚得盆满钵满。

赚到钱的李嘉诚也选择回归社会。

仅是上个世纪,他就在内地的各种狂捐,超过了23亿港币。

而到去年捐款已累计了300亿港元。

看他的百科称号,写的就是中国香港企业家、慈善家。

可是真的面对自己的利益,李嘉诚却选择置国家利益而不顾。

也许有的想问,李嘉诚卖的是自己公司的东西,而且还是经营权。

为什么却上升到了国家方面?

在李嘉诚准备出售的所有港口中,这次最受争议的就是位于巴拿马运河的那两个。

作为连通两个大洋的关键水道,巴拿马运河的价值远不止于国际贸易往来。

它的战略地位同样体现在军事安全、地缘政治以及全球航运网络等多个重要领域。

要不然特朗普不会在上任伊始就将目光锁定在巴拿马运河上,频频向巴拿马政府施加压力。

他不仅希望为美国船只争取更低的通行费率。

更有意将这条战略水道的管理权收归美国掌控。

而李嘉诚却在这一时刻,把自己在这里的经营权全部交出去,还交给美国的财团。

虽然听着成交额是228亿美元的天价。

但是仅是在巴拿马运河的港口每天就能为他带来6000多万的收入。

这200多亿,对于李嘉诚来说,只要港口在手,根本算不了什么。

能让李嘉诚做出这一决定的,一定是这些港口可能不再能给他带来利益。

如果不现在卖,很可能会是损失,不如换成钱装在自己的口袋里。

的确面对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势在必得,步步紧逼。

李嘉诚的做法从公司利益的角度,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他错就错在不顾国家利益,错在太精明了。

如果巴拿马运河的港口几乎被美国掌管,可想而知这对中国的会造成什么影响。

所以面对李嘉诚如此精明的行为。

《大公报》连发两篇文章,对他进行质问,让他好好想想自己的立场。

但是很明显李嘉诚这次骑墙难下。

如今面对无数的骂名,甚至是被视为“背叛祖国”,李嘉诚方面却没有任何回应。

只可惜可以“躲”一时,却不能“躲”一世。

随着李嘉诚处于舆论顶峰,再看港澳另一大家族霍家,真的高下立判。

霍家“饮水思源”

在今年两会之时,霍启刚面对采访,他说了一句“饮水要思源”。

他表示国家非常重视香港的发展,大家也要做符合国家大局的事情。

“饮水要思源”这句话,霍启刚不止一次说过,实际上更是这么做的。

霍家也是商人,但是从霍英东开始,霍家每一辈做的事情都是以国家大局为重。

在抗美援朝时期,霍英东面对禁运没有退缩。

只要能把物资送到前线,他愿意置自己于危险,

就在李嘉诚把命脉卖给美国人之时。

70多岁的霍震霆却在北极寻找新航线的可能性。

此前他还曾两次为国家申请奥运会助力,推动香港体育外交。

到了霍启刚这一代,依然在践行“饮水思源”这句话。

23年他在人大会议上,提出的“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不得不说是非常高明的阳谋。

不仅带动了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许多外国人看到了最真实的中国。

这种将商业利益与国家战略深度绑定的智慧,让霍家的话语含金量持续升值。

今天面对媒体的采访,霍启刚依然坚定说出“我是坚决爱国的”。

这句话更是狠狠打脸那些嘴上说家国情怀,实际上行为相反的商人。

小结

“利者,义之和也。”

李嘉诚如今的困局,本质是算不清“义利账”,不懂得“饮水思源”;

而霍家三代用80年证明:

把国家利益写入商业基因,才是基业长青的真正密码。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2025-03-20,《李兆基谢幕,香港四大家族淡出舞台》

看看新闻,2025-03-19,《李嘉诚“卖港口” 是出于地缘政治避险的考量?》

抖音账号“新华社”,2025-03-05,《霍启刚说饮水要思源》

极目新闻,2025-03-20,《霍启刚:我是坚决爱国的,要旗帜鲜明勇于斗争》

0 阅读:0
图图聊武器啊

图图聊武器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