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6 号 WTT 仁川冠军赛女单半决赛,陈幸同和张本美和这俩中日选手对上了。说句心里话,赛前好多人都替陈幸同捏把汗,毕竟张本美和最近状态太猛了,金奈站拿了冠军不说,前一天还 4 比 0 横扫了咱们的蒯曼,小姑娘才 16 岁,正手抽球跟小炮弹似的,速度快力量足,谁见了都得重视。
比赛一开始,张本美和确实来势汹汹,首局 3 比 1 领先的时候,那股子狠劲看着就带压迫感。可陈幸同不慌不忙的,你别说,她发球还真有门道,老是往张本美和正手小三角那儿旋,球路跟喝醉了似的歪歪扭扭,张本美和接发球接连失误,陈幸同反倒以 11 比 4 先赢一局。第二局张本美和提速了,毕竟年轻体力好,三板斧下来 11 比 5 扳平,这时候现场气氛就有点紧张了,观众席上中日两国的加油声此起彼伏。
关键第三局,陈幸同 7 比 1 领先的时候,张本美和突然追分,追到 7 比 5 时,陈幸同叫了暂停。我觉得吧,这暂停叫得太及时了,就跟下棋的时候落子前先观全盘似的,她坐在场边擦汗,眼神却盯着记分牌,估计心里在琢磨对手的进攻线路呢。重新上场后,她明显加强了反手位的压制,几个落点变化就让张本美和跑乱了节奏,11 比 5 拿下第三局,这局打完,感觉陈幸同的战术思路更清晰了。
第四局双方咬得很紧,6 平之后陈幸同突然发力,连续几个高质量回球让张本美和跟不上节奏,11 比 7 再下一城。这时候张本美和有点急了,第五局她拼得更凶,毕竟年轻气盛,不想这么轻易认输,11 比 5 扳回一局。到了第六局决胜局,陈幸同明显更稳,张本美和失误开始增多,最后陈幸同 11 比 6 锁定胜局,全场掌声响起来的时候,能看出她松了口气,毕竟这场球打得太胶着了。
赛后看技术统计,陈幸同的相持球得分率达到 68%,发球直接得分率 18%,这数据说明啥呢?说明她靠旋转和落点控制住了比赛节奏。张本美和虽然速度快,但接发球老是被陈幸同的旋转晃到,正手小三角那个落点,就像给张本美和设了个陷阱,一踩一个准。网友经常说,乒乓球不只是体力活,更是脑力活,这场球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说起来,陈幸同赛前采访挺低调的,说自己跟张本美和比是下风球,现在看来,这说不定是战术的一部分呢。你想啊,张本美和年轻,冲劲足,要是一开始就被她带着节奏跑,肯定吃亏,陈幸同用稳扎稳打的战术,慢慢磨对方的耐心,就像放风筝一样,线在自己手里,你跑多快我都能拉回来,这就是老将的经验啊。
张本美和输在哪儿呢?我觉得主要是心态和战术调整。领先的时候她气势很足,但落后时容易急眼,对着教练席怒吼那几下,明显是心态有点崩了。而且她的打法比较单一,依赖速度和力量,遇到陈幸同这种技术全面、善于控制节奏的选手,就有点施展不开。不过她才 16 岁,未来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次输球说不定能让她更清楚自己的短板。
中日乒乓球对抗一直挺有看点的,日本队这几年培养了不少年轻选手,张本美和、早田希娜这些,冲击力都很强。咱们中国队呢,优势在于技术全面和战术多变,陈幸同这场球,把 “以柔克刚” 的策略用得很到位,不跟你硬拼速度,就靠旋转和落点消耗你,等你急躁了出现失误,机会就来了。
现在陈幸同晋级决赛了,接下来要面对队友王艺迪,这又是一场内战。说句实在的,不管谁赢,冠军都是咱们中国的,但比赛过程肯定也会很精彩。回头再看这场和张本美和的对决,其实给咱们提了个醒,年轻选手冲击力强,咱们的老将得靠经验和技术来应对,而咱们的年轻队员呢,也得从这些比赛里吸取经验,琢磨怎么对付这种快攻型选手。
你觉得接下来的决赛,陈幸同能延续这种稳扎稳打的状态吗?或者王艺迪会拿出什么新战术来应对呢?乒乓球的魅力就在于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知道结果,大家平时看球的时候,是不是也觉得每一场比赛都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呢?
用户27xxx38
陈幸同和张本美和比赛,张本智和中了什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