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快餐之王”:曾吊打麦当劳、肯德基,如今700亿元“卖身”

深海看世界 2023-08-28 19:55:27

2023年8月消息:美国快餐连锁店赛百味(Subway)“卖身”给私募股权公司Roark Capital。目前交易正在等待相关部门的批准,具体金额并未透露。据一些外媒的报道,最终交易金额约为9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0亿元)——而此前赛百味给自己定的估值超过100亿美元。

公开资料显示:赛百味成立已有58年,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米尔福德,是全球最大的快餐品牌之一、美国最大的三明治公司,以制作12英寸(30厘米)和6英寸(15厘米)的三明治而闻名。

时间回到1965年。为了攒够读大学的费用,17岁的弗雷德·德卢卡(Fred DeLuca)向家族友人、34岁的彼得·巴克(Peter Buck)借了1000美元,在布里奇波特市中心租下一家小店,开始售卖“潜水艇”三明治。为了感谢巴克的支持,他将店铺命名为“彼得的超级潜水艇”(Pete’s Super Submarines),两年后更名为赛百味。

70年代初,德卢卡从桥港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后,放弃了原先从医的想法,全身心投入到赛百味的运营中。1974年,公司开始采用特许经营的商业模式,四年后便开出第100家门店;到了1987年,门店数量突破千家;此后,它以每年平均新开1500家的速度迅猛扩张,并将门店开遍欧洲、亚洲、大洋洲。

据《福布斯》杂志称,2012年赛百味的营收为180亿美元。巅峰时期,它在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约4.5万家门店,成为全球连锁快餐“老大”,远超麦当劳(3.7万家)、肯德基(1.5万家)。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赛百味快速扩张的秘诀在于加盟费用及门槛极低,其加盟成本只有麦当劳的1/10。而在产品上,为了与竞争对手区隔,它给自己贴上了“健康”“高性价比”等标签,强调新鲜原材料和低热低盐食品。同时还与减肥人员合作,把“吃赛百味”跟“自律”相结合。

不过快速扩张也埋下巨大隐患,比如多家门店开在在同一区域,加盟商很难赚到钱;由于管理不严格,食品质量问题频发,影响品牌形象。再加上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和落后,导致竞争力下降。

2016年,赛百味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降至113亿美元,闭店数首次超过新店数。此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2018年和2019年关店数均超过1000家。危急关头,赛百味聘请前汉堡王首席执行官约翰·奇德西(John Chidsey),这也是该公司第一位来自创始家族之外的CEO。

通过对内降低成本(关闭部分门店、重组运营、裁员40%),对外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聚焦改善菜单和餐品质量,他带领企业重回正轨。目前,赛百味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3.7万多家分店,与巅峰时期相比少了近8000家。不过好在业绩有所好转,去年全球销售额提升至104亿美元,同店销售额增长9.2%。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赛百味来到中国市场,只比麦当劳和肯德基分别晚了五年和八年。但由于定价不符合大家对三明治的心理定位,加之对加盟商的管理力度不足,造成食材质量、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

结果就是赛百味在中国市场“举步维艰”,只开了不到700家店。不仅低于此前公司预期的3000家,也远远被麦当劳和肯德基甩在身后,前者在中国门店数量超过5000家,后者更是超过9000家。

今年6月份,赛百味签订新的总特许经营协议,以大幅拓展中国大陆业务。计划未来20年把在华门店规模扩大七倍以上,即开设近4000家餐厅。约翰·奇德西直言:“中国是一个具有重大长期增长机会的重要市场,我们期待将赛百味体验带给该地区的更多消费者。”昔日“快餐之王”能否赢回中国市场,我们且拭目以待。

0 阅读:27
深海看世界

深海看世界

分享身边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