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农民在种植茄子、辣椒、西红柿、土豆等茄科类蔬菜时,会经常遇到这些蔬菜在几天内就快速萎蔫死亡的病害问题(发病快、传染快、苗株萎枯死苗快),而且这些蔬菜在死掉时虽然从上倒下的叶片全部萎蔫,但苗株上的叶子却是青绿不变黄、也不掉落。如果地里零星出现几棵这样的病株病苗,咱们农民又没放到心上去赶紧打药防治或及时拔掉,那么这几棵病苗还会很快把地里其他健康的蔬菜苗株全都传染上病害,导致全田蔬菜也都快速发病萎蔫死亡,进而导致全田蔬菜大减产。

上面说的这种蔬菜病害其实就是细菌性枯萎病(注意:这是细菌性病害),这是一种主要以靠土壤传播为主的顽固病害。因为蔬菜发病枯萎死亡时叶子依然保持绿色不黄枯,所有这种细菌性枯萎病也叫“青枯病”。细菌性枯萎病是一种农业种植上的一种高发性病害,尤其在辣椒、茄子、西红柿等茄科蔬菜开花结果时发病率最高(苗期发病比较少),除此之外,咱们农民平时种植的黄瓜、西瓜、甜瓜、冬瓜、四季豆、棉花等其他农作物时,也会经常发生这种急性病害而死棵减产。

很多农民在种植瓜果蔬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种发病率很高的细菌性枯萎病,但农技小背篓相信大多数农民根本不知道如何判断是不是这种病害,也不知道如何去防治这种病害。那么今天这篇文章呢,农技小背篓就给大家来讲一讲:如何根据病株表现去判断细菌性枯萎病,如何根据发病规律和改善发病环境去预防细菌性病害,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使用有针对性的杀菌剂去防治这种病害。

一、如何判断蔬菜上的病害是不是细菌性枯萎病?
蔬菜上的细菌性枯萎病,和蔬菜同样高发性病害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病症状很像,如果咱们菜农朋友掌握不好细菌性枯萎病的症状表现和判断方法,那么即使你家作物发生了细菌性枯萎病烂根死棵了你都不知道咋回事儿,所有要想防治好蔬菜细菌性枯萎病,掌握细菌性枯萎病的发病症状与判断方法是第一步。

那么,当蔬菜出现异常生长状况后,表现出哪些症状就是判定是细菌性枯萎病呢?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记住以下几点:
第一点:病株叶片变浅萎蔫凋枯
得了细菌性枯萎病的蔬菜,刚开始时苗株上顶部的叶子白天时会萎蔫下垂、下方的白天叶子会凋萎,但发病初期时到傍晚到夜间时还能恢复,过2-3后正棵苗株上的绿叶都会萎蔫凋枯再也不能恢复正常,直至正棵病株短短3-7天内死亡为止(后续叶子才会发黄焦枯)——注意得了细菌性青枯病的蔬菜到死亡时叶子依然保持绿色不变、也几乎不会掉落叶片,但病株上的叶片颜色会变浅一些。这是判断蔬菜细菌性病害的第一个典型特征。

第二点:病株茎秆内部变褐,挤压后有白色液体流出
得了细菌性枯萎病的蔬菜,如果把病株的茎秆折断剥开,大家可以看见病株茎秆内的纤维管会变成黄褐色,用手挤压变褐的病株茎秆部位,断面部位会有白色且浑浊的粘稠液体(菌液)向外流出来。这是判断蔬菜细菌性枯萎病的第二个典型特征。

第三点 :苗株发病部位不规律,但发病时期很集中
蔬菜上的细菌性枯萎病,在发病部位上没有非常明显的规律性,发病初期时一般是苗株上某一侧的个别分枝上或者某几个叶片上出现叶色变浅、叶片萎蔫的状态,也有可能是整棵苗株所有分枝及叶片都出现叶色变淡、叶片萎焉的情况,但大部分情况下染病苗株都是植株顶部或分枝前段的幼嫩叶片先变淡萎蔫,农技小背篓希望大家要判断细菌性枯萎病时要多注意这一点。

二、蔬菜在哪种环境条件下容易爆发细菌性枯萎病?
第一点:蔬菜发病高峰期很集中
蔬菜上的细菌性枯萎病一般在幼苗期发病的很少,但等到蔬菜进入到开花结果期时(从苗株现蕾期开始出现)就会大幅增加发病率,而且发病速度快、传染速度快、病株萎焉枯死很快。

第二点:蔬菜种植管理环境影响发病率
蔬菜上的细菌性枯萎病在特定种植环境条件下会大幅增加发病率和病害程度:
①长期重茬连作种植瓜果蔬菜的地块,蔬菜容易发生细菌性枯萎病。
②土壤和空气长时间潮湿的地块,蔬菜容易发生细菌性枯萎病,这包括遇到连续下雨天气、持续高温阴雨天气、高温闷湿的大棚、光照不良和通风换气不良的大棚。
③温度在20-35度、湿度在80%以上的高温潮湿环境条件下,蔬菜细菌性枯萎病的发病率特别高且发病情况特别严重。

④长期大量使用氮肥或大化肥导致土壤酸化的地块,蔬菜容易发生细菌性枯萎病。
⑤蔬菜种植密度过大、田间严重通风见光不良的地块,蔬菜容易发生细菌性枯萎病。
三、哪些方法和哪些药物可以有效防治细菌性枯萎病?
知道了诊断蔬菜细菌性枯萎病的方法,搞清楚了蔬菜细菌性枯萎病的发病条件,下面咱们农民朋友就要记住防治蔬菜细菌性枯萎病的方法了。对于蔬菜细菌性枯萎病的预防与治理,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记住以下几点:

第一点:种植蔬菜时,不要一直在同一块地上连年重茬种植,这样会加重蔬菜生长过程中的细菌性枯萎病发病率,正确的做法时同一块地每种1-2年蔬菜后,就与粮食作物进行倒茬种植2-3年(与水稻进行水旱轮茬效果最好),俗称轮茬种植,以此来控制和减少土壤里病菌数量、切断土传病害源头。
第二点:种植容易发病率比较高或者在发病率高季节种植蔬菜时,应该使用高抗青枯病害的品种种植,或者使用抗青枯病的砧木嫁接后栽种嫁接苗,以此来提高蔬菜抗病能力、降低病害发生率。

第三点:蔬菜细菌性枯萎病在酸性土壤中容易侵染蔬菜发病,所有对于土壤酸性偏大的蔬菜种植地(特别是蔬菜温室大棚),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在蔬菜种植前10-15天整地时,每亩地撒施入100-200斤的生石灰来给菜地降低酸性增加碱性。因为生石灰不仅能让病菌在碱性土壤环境中不能有效繁殖和存活,而且被翻埋到地下的生石灰可以直接杀死土壤种的细菌性枯萎病菌。

第四点:种植蔬菜时,尽量使用噁霉灵、新植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能灭杀细菌性枯萎病菌的杀菌剂进行药物浸种或拌种或蘸根,或者播种前55度温水连续搅拌烫种10-15分钟进行杀菌,以防种子或幼苗带菌传染病害。
第五点:在蔬菜播种前或栽苗前,应该做好土壤消毒杀菌处理,以此来避免土壤里积累的细菌性枯萎病菌传染而导致蔬菜发病,大家可以在夏秋高温季节对菜地覆盖起来进行干湿交替闷棚15-20天(地表温度不能低于55度),也可以使用噁霉灵、春雷·王铜、噻唑锌、氢氧化铜等药液喷打地面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第六点:在种植蔬菜时,应该采取起高垄地面覆盖地面的方式种植蔬菜,这样可以有效降低蔬菜生长过程种的根部土壤湿度,有效预防蔬菜在雨后或浇水后因为田间湿度过大而大面积发生细菌性枯萎病,因为细菌性枯萎病主要是在潮湿土壤种通过侵染蔬菜根部而让蔬菜发生病害的。
第七点:平时在给蔬菜浇水施肥时,要做到平衡施肥,既不要盲目过量使用氮肥,要做到氮磷钾肥料平衡施肥(控氮增磷增钾)和重点补充能提高蔬菜抗病能力的中微量元素肥料(重点补钙补锌),也不要动不动就给蔬菜浇灌大水或频繁浇水,要做到勤浇小水而蔬菜不缺水,有条件的菜农建议滴灌供水或膜下浇水。

第八点:当发现菜地里有少量零星出现细菌性枯萎病的病株时,应该粒剂把染病的蔬菜苗株整棵拔掉,然后用生石灰水或者氢氧化铜、噻菌铜等铜制杀菌剂对拔出病株根部的土壤及周边进行浇灌杀菌,以防残留病菌继续在菜地里大面积传播病害。

第九点:当发现菜地里的蔬菜大量发生细菌性枯萎病时,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立即使用以下能防治细菌性枯萎病的杀菌剂进行打药或灌根,轻微发病初期时(顶部零星刚出现萎叶现象)可以只用杀菌剂进行喷雾或药液灌根,但发病情况较重或已经发病好几天时(上部和下部叶片都萎焉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下述杀菌剂进行地上药液喷雾和地下药液灌根:500-600倍的50%琥胶肥酸铜或77%氢氧化铜或60%琥·乙膦铝或50%百菌清或47%春雷·王铜或25%噻枯唑或20%噻菌铜或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300-400倍的14%络氨铜或20%噻森铜或20%噻唑锌或6%春雷霉素,1000-1500倍的50%氯溴异氰尿酸或50%代森锌或80%乙蒜素或枯草芽孢杆菌,600-800倍的3%中生菌素,3000-4000倍的72%新植霉素。

大家在使用上述药物防治蔬菜上的细菌性枯萎病时,如果是喷雾防治,一般每隔7-10天喷打1次,打药时重点喷打蔬菜根基部,视防治情况连续打药防治3-4次;如果是药液灌根,也是每隔7-10天药液灌根1次,苗期每棵药液灌根用量150-250毫升、成株每棵药液灌根用量300-500毫升,视防治情况连续药液灌根3-4次。
本文头条号原创首发,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平台及个人不得搬运复制抄袭,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