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综艺又在玩儿新花样,这回他们把镜头对准了人性最原始的那一面,用高科技手段算计着观众的眼球和嘉宾的心跳,搞得整个亚洲电视圈都坐不住了。
人家在拍真人秀时总得有点新意,《伊甸园》这档节目就把摄影师调教得特别有一套,每隔几分钟就得蹦出个比基尼美女或者腹肌帅哥的特写镜头,这种精准到秒的画面设计让广告商掏钱时特别大方。
上镜的嘉宾也都琢磨明白了,知道自己得在哪个角度最吸睛,比如说防晒霜抹得特别认真,或者游泳时动作格外优美,这些看似随意的小动作背后都是制作组反复计算过的。
这些节目组最会玩的就是用钱刺激人性,就像《欲罢不能》里设置的规则,拒绝一次暧昧暗示就能拿一百万韩元,但要是没忍住就得赔双倍,这种设定让观众看得直咋舌。
制作方现在玩得可高级了,《思想验证区域》在房间里装了一大堆热感应摄像头,说是要捕捉参与者的眼神变化和皮肤反应,好像在做什么科学实验似的。
观众也被带入了这场游戏,通过第二块屏幕就能看到不同的画面角度,这种互动方式让人觉得自己好像成了节目的一部分,看得更起劲了。
《网红生存战》更绝,直接给评委发了AR眼镜,能看到他们的目光都停在选手身上哪个部位,停了多久,这些数据后来都被用来调整选手的表演方式。
制作组把这些数据都存起来,像是在做什么人体研究,弄得观众都不知道自己是在看综艺节目还是在参与什么社会学实验。
《魔女狩猎》这档节目把一些禁忌话题搬上了台面,还请了专家来分析什么支配与臣服的心理,结果年轻人觉得特别新鲜,老一辈却气得写投诉信。
在《体能之巅》里,不同国家的选手被放在一起比较,制作组还用3D技术分析他们的身材数据,这一下子引发了亚洲人对身材标准的热议。
节目组现在像是在玩一场看不见边际的游戏,他们把人体变成了数据,把情感变成了可以计算的东西,却没人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
有些节目开始变得越来越出格,比如《演员请就位3》把一些不当行为归结为文化差异,《网红生存战》更是直接用粉丝数给人标价。
韩国放送协会的数据显示,这种尺度大的节目虽然赚钱,但投诉量也在疯涨,好像整个行业都在一个看不见的天平上摇摆。
制作方现在就像是在走钢丝,一边要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一边又要考虑社会责任,这种平衡越来越难把握。
有人说这是娱乐产业的进步,也有人觉得这是在消费人性,但不管怎么说,韩国综艺已经用技术撬开了传统伦理的大门。
这些节目让人不得不思考,我们是不是正在见证一场关于人性的大实验,而我们每个看节目的人,是不是都成了这个实验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