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采收方式,机械采收要点,福建诏安果实采收方式方案,龙眼树采收效率
在果农们热切期盼着丰收的时刻,有一个问题却常常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他们心头,你知道吗?在果实的采收环节,哪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一年的心血大打折扣。这可不是夸张的说法,就拿福建诏安的龙眼树来说,一年到头精心的照料,到了采收的时候就怕出了岔子。
咱们先来说说龙眼树,这可是诏安的特色果树之一。龙眼树的果实圆润饱满,味道清甜多汁。在过去,诏安的果农们大多都是靠人工采收龙眼。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诏安那片广袤的田园里,一棵棵龙眼树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果农们头顶着炎炎烈日,或站在梯子上,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每一颗龙眼。这个过程可不容易,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一个熟练的果农,一天下来最多也只能采摘几百斤的龙眼。这要是遇到龙眼丰收的大年,这么大的工作量,不仅果农们要累趴下,而且采收的效率低,还可能会影响龙眼的品质。
那有没有啥办法能改变这种状况呢?这时候机械采收就有了用武之地。机械采收听起来好像很复杂,其实也有一定的门道。比如说,现在有的机械是靠振动来使龙眼掉落,但是振动强度要是把握不好,就容易把果实震伤,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口感。有果农就分享过,之前试用过一种不太成熟的机械采收设备,在采收的时候,龙眼掉到地上,不少都出现了磕碰或者裂果的情况,卖相不好不说,储存的时间也缩短了。
咱们再把范围扩大到其他农作物,像苹果和橙子。苹果树在华北地区广泛种植,苹果树结果的时候是满树的喜人景象。但是苹果的采收同样面临挑战。北方的果农老张就说,他家的果园面积不小,如果都靠人工采收,要在一个月内采完可太难了,而且还不好保证每个苹果的质量。橙子呢,在华南地区是主要的农作物,比如在广东的一些果园,橙子成熟的时候,漫山遍野都是金黄的颜色。可橙子树的果把比较细小,如果用不当的机械采收,果把容易被扯掉,这就给果子留下了伤害的隐患,也容易让病菌入侵。
在福建诏安,除了龙眼树,还有一些冷门但是很有特色的农作物也面临采收的问题。比如说金毛狗蕨,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蕨类植物,在诏安的一些山区有野生的分布。它的叶片形状独特,很是好看。但是金毛狗蕨不适合机械采收,只能人工轻轻挖掘,而且挖掘的时间也有讲究,一般来说,早上或者傍晚的时候挖掘,对植株的损伤会比较小。再比如说山捻子,这果实小小的,味道很酸甜。采摘山捻子的时候,只能一颗一颗地摘,机械完全派不上用场。还有牛大力,它的根很粗壮,如果要移栽或者采收根部药用的话,那可需要不少人工,因为根部周围的土壤要小心翼翼地处理,不然根部就容易折断。
那机械采收到底都有啥要点呢?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农作物选择合适的机械。就像前面说的龙眼树,适合那种轻柔振动但能保证果实脱落完整的机械。其次,采收的时间点也很关键。比如龙眼,在果实完全成熟,但果皮还没有开始软化的前期进行采收是比较合适的。这个时间段大概是果实成熟后的7到10天左右,这个时候的龙眼既方便机械采摘,又能保证较好的口感和储存期。再就是采收的时候环境因素也不能忽视,如果果园里的湿度太大,机械采收后要尽快把果实处理干燥,不然容易发霉。
我们再回到诏安的自然地理环境中来看。诏安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这和华北平原那种大片的果园不一样。在诏安的山地和丘陵果园里,机械的通行和操作都有一定的难度。比如说,一台大型的苹果采摘机械在华北平原的大果园里可以自由驰骋,但是在诏安的山地里可能就被困住了。这时候就需要研发适合诏安这种地形的轻型、小型机械采收设备。
有一个诏安当地的案例很值得借鉴。果农李大哥的果园就在诏安的小山村里。之前他也为龙眼采收发愁,人工采摘成本高,效率低。后来他引进了一套小型的、专门针对当地龙眼树的机械采收设备。这套设备在振动频率和采摘角度上都做了特殊的设计。在龙眼采摘前,他把设备调试了7天,试采了不同树龄的龙眼树。一开始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树枝被震断了。但是经过不断的调整,最后在龙眼成熟的时候,用这套设备在3天内就完成了之前需要半个月人工采收的工作量,并且龙眼的品质还很不错。
随着农业的发展,我们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果实采收这一块,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果农的收益和果实的质量。不同地区的农作物有着各自的生长环境、特点,机械采收也要因时因地制宜。
那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经验呢?对于这种不同农作物,特别是像诏安那种有特殊地理环境和作物种类的地方,如何在机械采收和提高效率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呢?希望大家能一起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