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彭博社报道称,欧盟首席谈判代表、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事务的谢夫乔维奇预计于14日前往华盛顿,游说美国总统特朗普降低对欧盟出口产品征收的关税。
在谈判的同时,欧盟正在加紧与其他地区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因为欧盟官员认为,欧盟与美国的关系永远不会回到过去。
之前,特朗普宣布对欧盟几乎所有出口产品征收20%的“对等”关税,9日又将这一举措推迟了90天,维持10%的新税率不变。美国还对欧盟出口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并对欧盟汽车及部分汽车零部件征收25%的关税。特朗普还表示,他将宣布对木材、半导体芯片和药品征收额外关税。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此次访问美国的目标是努力实现“双赢”。欧盟的让步包括削减美国汽车和其他工业产品进口的关税,增加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的购买。
如果谈判失败,欧盟已经准备了报复措施。4月9日,欧盟27个成员国投票表决通过了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的反制措施,冯德莱恩将反制措施推后了90天,希望与美国谈判达成妥协。
欧盟还准备将跨大西洋贸易战扩大至服务领域,可能对数字广告收入征税,这一举措将直接影响到谷歌和Facebook等美国科技巨头。
欧盟对美国采取的是一种硬扛软磨的策略,不那么硬刚,但软中带刺。
中国采取的是直接反制,谈判都放弃了。面对美国对世界乌云压顶般的关税战挑衅,如果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敢于站出来硬顶,特朗普是绝对不会在最后关头推迟加税的。
正因为中国的坚决反制,导致美国股市暴跌,国债市场也出现混乱,特朗普在最后关头选择了退缩。
这就是中欧对世界责任的不同理解,欧盟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不会考虑全球的利益,只要自己能过关就行。至于美国对其他国家的霸凌,欧盟不会感同身受,经常还会助纣为虐。
只是这回欧盟感觉到美欧关系已经回不到从前了,特朗普团队对欧盟使用的都是极其恶劣的评价与攻击。特朗普甚至认为欧盟的成立就是为了对付美国,特朗普有心分裂欧盟。
欧盟拥有全球最大的贸易协定网络,覆盖约75个合作伙伴,贸易额超过2万亿欧元。自由贸易协定约占欧盟与外部国家贸易的45%,截至去年,等待通过或批准的协议将为欧盟贸易总额增加1850亿欧元。
欧盟试图扩大这2万亿欧元的市场,以应对美国的关税威胁。
1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洲将继续致力于实现贸易伙伴关系多元化,与占全球贸易87%、并与我们共同致力于自由开放的商品、服务和思想交流的国家开展合作。” 冯德莱恩指的是不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贸易占比。
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将进一步转向亚洲,如果中国和欧盟在保持全球市场开放方面找到共同点,欧洲就可以专注于减少对特朗普领导下美国的依赖。
这世界变化快,之前欧盟在积极“去中国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现在又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欧盟在探索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加强合作。该协定涵盖从澳大利亚到加拿大的贸易区。特朗普于2017年退出了该伙伴关系的上一个版本。
欧盟正在寻求与南方共同市场达成最大的贸易协定,南方共同市场包括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南美国家。这个协定将创建一个涵盖欧洲和拉丁美洲7.8 亿消费者的一体化市场。
欧盟将对一些最大拉丁美洲经济体降低大部分出口产品的关税,使商品贸易额超过目前约1100 亿欧元,同时向包括农产品在内的更多进口产品开放欧洲市场。该协定还将帮助受到特朗普汽车关税打击的欧洲汽车制造商。
2024年,欧盟就在推进与海湾国家在能源和安全等问题上加强合作。谈判遇到了一些阻力,欧盟决定先与阿联酋达成一项贸易协议。
欧盟和海湾合作委员会领导人将于10月16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加强在影响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问题上的合作,并讨论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
欧盟还在积极推进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的贸易谈判。
欧盟正加紧努力,争取与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敲定一项拖延已久的自由贸易协定。
超过6000家欧洲公司在印度开展业务,过去十年来,货物贸易增长了近90%。欧盟目前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超过美国和中国。2023年,印度对欧盟的进出口额达1300亿美元(1240亿欧元),占印度贸易总额的12.2%。
欧印双方正积极探索新的合作途径组建“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
4月3日,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举行首届“中亚-欧盟”峰会,冯德莱恩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会见了中亚五国总统,双方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中亚五国与欧盟签署了关键原材料合作意向声明,宣布在关键原材料领域加强合作。
11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到访北京,双方签署了30多项合作协议。桑切斯出访中国得到了欧盟的支持,冯德莱恩和负责协调欧盟领导人会议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将于 7 月前往北京参加中欧峰会。
上一次峰会于2023年在北京举行,根据惯例,下一届峰会应在布鲁塞尔举行。欧盟再次邀请中国担任东道主,表明欧洲领导人渴望利用此次恰逢欧中建交50周年的峰会与中国建立更牢固的关系。
之前,冯德莱恩与国务院总理李强于4月8日通了电话,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始终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在当前形势下,欧中关系保持延续性、稳定性至关重要。
欧盟担心中国因为与美国的关税战,会将商品转向欧盟,并用廉价产品充斥市场。中欧讨论了建立跟踪可能出现的商品转移和可能采取的补救措施的机制。
10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欧盟和中国已同意研究为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设定最低价格,以取代欧盟去年征收的关税,并正在探索更新海关合作协议的途径。
去年10 月,欧盟将中国产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至45.3%。
不过,欧盟大多数国家仍对与中国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持怀疑态度。11日,法国总理贝鲁告诫不要向北京靠拢,称中国正试图“取代全球所有欧洲农业和工业生产商”。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欧亚项目主任伯格曼表示,在地缘政治层面上,中欧可能愿意进行更多接触,但经济冲突以及与贸易和竞争有关的现有问题是一个主要障碍。
伯格曼指出:“欧盟和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潜力有限,因为两国都是出口驱动型经济体,因此竞争非常激烈,尤其是在汽车和清洁技术领域。
欧盟这次采取反制措施,虽然推后了90天,还是对美国造成了压力。美国吹嘘有70多个国家要谈判,可没有中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这四个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那些国家的贸易额影响不了什么。
中欧只要坚决反制,美国就处于下峰,这次欧盟体现出了大型经济体应有的实力,没跪。
中国对于欧盟也不可抱有太多的幻想,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中,欧盟能不完全倒向美国就不错了。当然眼下双方都在采取措施,加强一些领域的合作以应对特朗普的关税战。
欧盟在采取措施,建立广泛的合作、签署贸易协议以应对美国,世界各地区组织和国家都在积极报团取暖,中国将是这一轮合作最受关注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