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这篇读书笔记是高淮生教授本学期给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文艺学专业研究生授课时布置的课外作业,原稿两万余字,修订稿八千余字。
《高淮生文存》,高淮生著,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读书笔记所涉及的文章有五篇:《胡适红学新范式百年述论》《俞平伯的红学志业述略》《吴宓红学志业述论》《现代学案述要》《文学接受史:一种文学史的写作实践——评高淮生教授“红学学案”系列成果的文学史写作价值》等,前四篇由高淮生撰述,第五篇由陈长利撰述,分别刊于《东南大学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高淮生教授选此五篇论文提供给研究生做读书笔记的目的即在于传授现代学案的写作方法以及现代学人研究的经验。
引 言
近日我阅读了以“红学学案”为主题的五篇学术论文,感觉收获颇多。这五篇论文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有对“现代学案”文体的内涵、特征、影响等基本信息进行总述的《现代学案述要》,可作为初学者的一个引导;而《胡适红学新范式百年述论》《俞平伯的红学志业述略》以及《体察〈红楼梦〉真义,开拓红学批评新境——吴宓红学志业述论》三篇均是为新红学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立传。
通读下来,我感叹学人无畏的胆魄、创新的思维和独立的人格,敬佩撰述者严谨的选材以及娴熟的写作技巧;而《文学接受史:一种文学史的写作实践——评高淮生教授“红学学案”系列成果的文学史写作价值》一文则为其他学者针对高淮生老师“红学学案”成果与价值的评论,这种以西方文学理论原理解释“红学学案”价值的思路的新颖之处同样值得读者关注。
《现代学案选粹》,李金齐总策划,高淮生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版。
第一篇:《现代学案述要》(作者高淮生)
摘录1:现代学案,顾名思义即为现代学人之学术志业立案考述。或考述其一生之学术志业,或考述其专攻之学术志业,披沙拣金,知其人而论其学。
点评:在此之前我不太清楚“学案”的定义,今天通读了论文才有所了解。学案通俗来说就是为学人立传,将他们的学术成就进行整理归纳和评价,从而为现代学术建档归宗。
摘录2:现代学案体制,虽旧弥新。一则现代撰述之形制略不同于《明儒学案》之形制;二则现代学案之旨趣较之《明儒学案》略有所增益。无论形制之新变,抑或旨趣之增益,皆显见现代学案撰述者之学术史立意。
点评:“学案”这种写法虽然在黄宗羲《明儒学案》创作时就已经形成,但是高淮生老师所创作的“现代学案体制”并不是单纯的继承,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在“形制”即“结构框架”和“旨趣”即“思想内核”两个方面都有最大的改善和进步,也体现出了撰述者独到的智慧。
《宋元学案》
摘录3:笔者以为写作者应建立这样的信念:既要有仁厚之德,又要有智慧。所谓“仁厚之德”,即钱穆先生所说“温情的敬意”,也即陈寅恪先生所说“了解之同情”;学术是我所要的,友情,就是人间情谊,也是我所要的。这样的信念应该成为学案写作所坚守的基本原则,若无“大人”之厚德,何以成就传世之文章或学术?
点评:写作应该要建立“德”和“智”的兼美,这是值得所有从事学术研究和创作的学人共勉的认知。而“德”在创作中似乎体现得更为明显,其中既包括对学人优秀品质的敬畏与赞赏,也蕴含着学者与学者之间惺惺相惜的共鸣与感动。秉持着这样的“仁厚之德”创作出来的文章,才是一篇有血有肉的好文章。
摘录4:立案之材料至少包括以下方面:1、学人之著述;2、学人之书信、日记、札记、随笔、回忆录(包括口述文献)等;3、各种评价性论争性文献资料;4、相关的足以参证所立案学人之“学”与“人”的资料。
点评:此处材料概括得很全面了,我们在选择了学人对象之后,下一步就是要搜集此学人的各种材料。在此之前,只注意到高淮生老师谈及的第一个方面:学人的著作。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参考资料,譬如学人的日常书写包括日记、书信、随笔等,在这些非研究性、非学术性、随意日常的文字里,我们更能抓住学者本人独特的个性特点,进而发掘其性格的魅力。
此外,查找阅读争议性文献更有利于我们去认识学人形象的多面性、立体化。从争论中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捕捉到学人的研究焦点,探究其学术成果带来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也会帮助我们对学人进行更加全面、辨证、客观的评价。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可以作为学人对学术界成就贡献之大的佐证资料,找到这些资料,才能够使学案的论述趋向博观圆照。
《红学学案启示录》
摘录5:“借力打力”,既可以把问题讲充分,又给人以思考的空间;“曲终奏雅”,则有助于规避“棒杀”之武断,并体现“温情的敬意”之精神。“借力打力”和“曲终奏雅”联系起来说,或可看作“疑义相与析,奇文共欣赏”。
点评:我对这一段的理解是有些模糊的,对于“借力打力”和“曲终奏雅”的理解并不是特别透彻。还有一处,前文中的“月旦时贤”也没有理解得很明确。“虽每以轻松语调出之,然十思而后言,语轻而义重,亦未敢妄下雌黄也。”
我自己猜测应该是先用一种很轻松的语气来介绍学人,让读者感觉不到什么紧张的气氛,但作者却将深刻的评价和见解隐藏在了后文轻松的语调之中,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是一种圆润的、更容易让读者接受的写作方式。
我觉得可以称之为“含蓄”。“借力打力”和“曲终奏雅”二词看起来就更有“含蓄”的成分在里面了。“借力打力”,顾名思义,引他人之言来论证自己观点,既让自己的观点得到充分论证,也让人们在二重叙事中感受撰述者所表达的观点。
“曲终奏雅”应是一种规避争议的方式,在结尾奏出轻松敬畏的曲调,让读者的心再度回归平静,倒是和“月旦时贤”相照应了。总的来说,学习到了几种“含蓄”的写作策略,这样的学法是值得我们去考究借鉴的。
《胡适论红楼梦》,宋广波编校,商务印书馆2021年1月版。
第二篇:《胡适红学新范式百年述论》(作者高淮生)
摘录1:“胡适总是以现代学术精神去挖掘传统文化中他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他以‘科学精神’演述乾嘉学术方法,以‘自然主义’‘自叙传’去演述传统的史学实录观念。这两方面的创新合在一起,才是新红学的崭新之处。”陈维昭的评述代表了当代学人对“新红学”的整体观照,其学术史清明认识尤为鲜明。
点评:或许,新红学“新”字的精髓,正是在胡适身上得到了很好地呈现,以现代学术精神、科学精神、自然主义等现代的研究方式与传统文化、乾嘉学术方法、传统的史学实录观念等传统的经典内容进行碰撞,从而形成崭新的学术火花。这样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胡适那个年代确实是一个开创先河且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方式。
摘录2:在顾颉刚看来,胡适从《红楼梦》外部的曹家考证结果使人“得一个新观念”即“历史的观念”,俞平伯从“《红楼梦》内部的抵牾”考证的结果则使人“换一番新感情,新想象”。
点评:这里将胡适和俞平伯两位学人在《红楼梦》研究方面做了一个比较,认为两人的研究角度不同,因此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胡适主要提出了“自传说”,将《红楼梦》的剧情和作者曹雪芹的生平事迹联系结合起来,这样的说法得以普遍传播,让人们把虚构的故事剧情和真实的历史背景进行联联系,即“历史的观念”。
《红学学案》
而俞平伯对于《红楼梦》的考证则是触及到了作品的实质核心,从切身体验感悟来探寻其带来的真实情感,因此带给后人的更多的是一种新的情感体验。新红学的研究其实是既包含着胡适这种外部的考证,也涵括了俞平伯这对内的探索,但在此对比之下,无论是学者顾颉刚还是作者高淮生老师,都是相对来说更加欣赏后者对于红学研究的贡献。
第三篇:《俞平伯的红学志业述略》(作者高淮生)
摘录1:“我原来想,凡是一种风气必有它的来源:自从有了《红楼梦》之后,‘模仿’‘批评’和‘考证’的东西如此地多,自然由于读者的注意,但为什么做出的东西总是浮浅的模仿,尖刻的批评和附会的考证?这种思想的来源是在何处?我要解释这三类东西的来源,很想借了这一篇序文,说明浮浅的模仿出于《尚书》之学,尖刻的批评出于《春秋》之学,附会的考证出于《诗经》之学。”
俞平伯题赠敏泽《红楼梦辨》
点评:这个想法是我比较感兴趣的,“顾颉刚是把‘误读’的《红楼梦》阅读史归之为‘模仿’‘批评’‘考证’三类,这三类的思想来源均出自传统经学,并且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学问’。”“凡是一种风气必有它的来源”,这是将红学研究的派别特征进行追根溯源,与中国古典文学风气或者作品进行联系,从而建构一个继承发展的关系:“浮浅的模仿出于《尚书》之学,尖刻的批评出于《春秋》之学,附会的考证出于《诗经》之学。”
所有的风气都有了一定的根源,这让我们知道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是潜移默化的。这同时也带给我一些启发,在学习近现代某种思潮风气时,我们也可以持有一种“追根溯源”的思维,看看是否可以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找寻出某种藕断丝连的联系。
摘录2:俞平伯所依赖的除了版本校勘之外,就是文学鉴赏的能力以及在这鉴赏能力之上所建构的一套评价原则和系统。鉴赏不是研究,但鉴赏是研究的必不可缺的前提和基础,这是文学研究不同于历史学研究的根本之点。
点评:胡适注重于对作品的历史背景的研究,而缺少了对具体内容的考究探索,不去触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这其实更倾向于历史学的研究,并没有过多涉及到文学研究的范畴。文学研究是需要鉴赏作为基础的,胡适的研究并没有涉及,但俞平伯却触及到了,他是侧重于通过内容考究来捕捉作者旨趣,在这一过程中,学人或多或少都会对具体文本进行评析,是更倾向于文学研究的。所以说,胡适与俞平伯的考证研究是有着根本区别的,这种区别也体现出历史学研究和文学研究的区别。
摘录3:通观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文章和著作,“天趣”与“学力”通灌其间,既有“情辞奔放”的一面,又有“规矩谨严”的一面,正是这两面的兼美成就了个性独异且富有趣味的红学大家。
《名家与红楼梦研究》,高淮生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年版。
点评:这一段也给了我一些在做学术方面的启示。我们在做学问的时候,既需要考虑到自身的兴趣喜好,也要保持对学问热忱的追求,拥有“情辞奔放”的动力;同时,也要不断锻炼对学术研究严谨科学的态度,做到以“规矩谨严”为研究依据,两者兼得,我们才能在做学问是享受过程,才能收获到新的启发。
摘录4:“‘全’者,意指客观的‘掌握’批语的全貌;偏者,盖谓主观的遴选与赏契。‘全’,是治学的功夫本领,但只是个‘条件’,意味上无多,不大。‘偏’,好比艺术家的‘个性’‘特点’‘绝活’——人们欣赏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化而正是他的‘绝活’处。”
点评:“全”和“偏”原来还可以这样去定义,创作其实也要掌握“全”和“偏”的结合,“全”更倾向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如何去简洁精准地囊括所有信息,更像是试卷中非黑即白的客观题,是有着一个准确的评判好坏高低的标准的;而“偏”更倾向于是自身兴趣爱好的延伸,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觉得好的重要的部分进行进一步地探索和分析,更像是那种试卷里开放式的主观题——而往往客观题大家的分数都是差不多的,因为固定的标准,所以答案也千篇一律;可主观题具有的开放性致使其呈现出的都是大家具有个性化的语言,每一个人的答案都不同,也更能从中分出精彩处和平庸处——这就是为何“偏”的部分往往是更吸引读者阅读的部分了——这何尝不是一种“陌生化”的呈现呢?
《红楼梦新谈:吴宓红学论集》
第四篇:《体察红楼梦真义,开拓红学批评新境———吴宓红学志业述论》(作者高淮生)
摘录1:第一,《红楼梦新谈》用西方文学观念评论《红楼梦》,为我们今天引进和运用西方理论与方法进行红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借鉴;第二,《红楼梦新谈》的价值所在即从心理视角分析贾宝玉的做法有启发想象力的作用。
点评:吴宓还运用西方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主角贾宝玉的行为,也是一个十分新颖的角度。相信读过《红楼梦》的人们都会感受到,在初读作品时总是会对贾宝玉“异于常人”的行为感到迷惑,常常不理解他的所作所为,甚至把他的我行我素定义为“疯癫”.但是,我们都知道,其实心灵是行为的一面镜子,一个人的行为举动往往是和他的心理活动挂钩的。
所以说,探究贾宝玉的内心活动非常有利于我们理解他所谓的怪异的举动,而吴宓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去解释结构贾宝玉,让其行为变得合理起来,让人们能够更加透彻地了解贾宝玉的内心。并且通过其所反映出的心理活动,从而去探析其立体多面、鲜活复杂的人物形象,也是给红学研究者们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我们去思考借鉴的。
摘录2:吴宓在中西比较过程中的旨趣在于更注重“同中求异”而非“异中求同”,即注重表彰《红楼梦》特出或超越于西方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质。实际上,吴宓在借用西方文学理论阐述他《红楼梦》艺术论。
《昨夜的星辰—红学书评初集》,高淮生著,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20年10月版。
点评:吴宓虽然是通过中西方文学比较的方法来研究《红楼梦》,但是他的目的并不是想要在存在差异的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之间寻找联系,而是要通过这种对比来突出两者差异,从而衬托出中国古典文学之美之优越。
在吴宓眼里,西方文论似乎只是一种辅助,一种达到宣传研究《红楼梦》的手段。这是以挖掘著作《红楼梦》的优势与精髓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对比方式,这种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人进行红学研究的信心,促进红学研究积极向前发展,更增加了我国作为历史文明古国的文化自信。
摘录3:吴宓试图诠解《红楼梦》所蕴含的人生全部真理,期望众生包括自己能够于现实中求得解脱,实际上是将其经世致用之志趣寓于“说梦”过程中。他“教人于现实中求解脱”的说法虽可从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自律解脱说”中寻得借鉴的痕迹,却又能于平实中见新义。
《吴宓日记》
点评:正如文中所说:“《石头记》指示人生,乃由幻象以得解脱,即脱离(逃避)世间之种种虚荣及痛苦,以求得出世间之真理与至爱。”《红楼梦》是“满纸荒唐言”,但正是这种荒唐塑造出的虚幻的想象世界,让作者和读者将其不敢想的、现实中无法发生、做不到的情节注入到作品的情节中去。
所以说《红楼梦》的人物纠葛、情节发展、家族历程实际上都寄托着作者曹雪芹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幻想和愿望,在想象世界抒发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从而达到逃避现实痛苦忧愁、揭示人生真谛的目的——最后也在残酷的、无法撼动的现实中得以解脱。
摘录4:我觉得文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我们讲的是知识,没有讲人生,没有讲自己的感受。吴宓当年在清华开的一个重要的课程就叫“文学与人生”,通过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来探讨人生问题。所以说从讲解和欣赏文学回归到人生的感悟这一点很重要。
点评:文学作为一种可以影响读者情绪和行为的载体,在传播速度极快的社会,影响力是巨大的。简短的文字在瞬间就可以得到十分广泛的传播,给予人以显性或隐性的影响。
所以如何让文学发挥其最大作用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问题,文学应该让人能够自然而然与人生社会地哲理规律进行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内容解读和理论评析的就事论事中,不能只在理论里绕圈子,而要向外看,向现实人生看。而是要注重文学与人生的联系,更多探讨经世致用的实用问题,由文学作品回归到人生感悟,这是我们在进行文学创作时需要去思考的。
《吴宓的精神世界》,周轶群著,商务印书馆2023年6月版。
摘录5:吴宓解读《红楼梦》义理的哲学基础是所谓的“一多”(One and Many)观念,以“一多” 驭万有,而能融会贯通。张世英在《九十思问》一书中说吴宓本人就是一个“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之人,可以理解为他是一位善于“知行合一”的学人,不仅能够在《红楼梦》评论中贯彻“一多”(One and Many)这一哲学理念,且能在性格行为中同样表现出“一中有多,多中有一”的特质,可谓一体而多面。
点评:“一多”观念在我看来似乎是一种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其实就是一种“以小见大、举一反三”的人生观,善于将想法付诸实践,又善于在不断实践中受到启发产生新的想法,能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进行关联,从而获得新的感悟。
而在吴宓身上,既体现在他对《红楼梦》的评析上,也体现在他对待人处事上。再联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这也让我想到了最近老师门常提及的“学科交叉”,通过不同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相辅相成,从而获得新的启发。我们也要学会培养“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学术态度以及人生观念。
《周汝昌红学论稿》,高淮生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第五篇:《文学接受史:一种文学史的写作实践——评高淮生教授“红学学案”系列成果的文学史写作价值》(作者陈长利)
摘录1:本文把 “红学学案”系列成果的文学史写作价值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认为它是一种文学接受史或效果史的写作实践,它超越了“传统学案”写作路数而具有“现代学案”之品格,它对文学史包括“红学史”写作具有多方面的方法论启示价值。
点评:运用西方文论的知识原理如“文学接受”和“文学效果”阐释“现代学案”,这样的分析评论角度可谓新颖,诗人耳目一新。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研究、现代学术史写作方式、西方批评模式之间的结合,开阔了我们的阅读视野,值得我们进行跟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当然也值得我们去做写作上的尝试。
摘录2:第一,开创性。以“学人”为主线的学案体红学史写法,在红学史研究领域尚属首例,它开辟了红学学术史写作的读者之维。
第二,攻坚性。文学接受史,是由西方接受美学创始 人姚斯提出的,但是,他本人却没有完成这样一部著作,且理论多次遭遇其它理论的质疑和挑战,霍拉勃曾梳理接受美学面对的四大难题,包括文学稳定性的问题、读者性质的问题、阐释的问题、文学史的问题,接受美学理论者并未能够很好的对这些问题做出有效回应,以至今日这一类文学史写作的实际成果并不多见。
第三,示范性。“红学学案” 系列成果产生,是在实践领域的收获,也必然反过来影响理论,从而对接受文学史理论建设具有意义,并带来一定的示范效应,事实上,历史上的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只要它们在历史上产生足够的影响,均可以写它们的接受史或效果史。
《港台及海外红学学案》,高淮生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点评:总的来说,“红学学案”在文学接受史层面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独特的学案体红学史写法创前人未有之新,在接受文学史理论建设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对后学产生示范效应。
我们无法想象高淮生老师用什么样的慧眼捕捉到“学案”这样的切入点,又是以怎样的勇气、魄力和决心去坚持创作这样一种“石归大荒,情系红楼;江山异代,千古评章”的“红学学案”。
我们作为研究生所能做的,就是抱着一颗敬畏之心,通过仔细阅读业已出版的“红学学案”系列成果,来学习作品中呈现学人的个性精神的写作方法以及由字里行间所折射出的著作者所散发的闪光点。
摘录3:在立案人选方面,他提出取决于撰述者的德才学识,以及立案学人的学术成果和学术个性的兼美。
点评:醍醐灌顶。原来立案学人的标准并不只在于学人的学术成果,撰述者的学识与学人的个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撰述者的学识积累代表着学案著作的基础,没有好的才学,如何架构如此庞大的框架?而学人的个性会呈现为学案的个性,这也是学案的闪光点的呈现。所以说,学人的个性也影响着学案的创作是否具有观点的独特性。
高淮生书明义题红楼梦
要点概括:《红学学案》的现代性体现:
1、时间上,学案中涉及的学人对象均处于中国现代时期。
2、内容上,新红学的“启蒙现代性”和 “审美现代性”。
3、旨趣上,“设学案以明 ‘个性’”,区别于传统学案。
4、形制上,《红学学案》是以引言、本论和结语为结构,则类似于现代学术论文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区别于古代学案。
5、方法上,①知识考古学方法②期待视野方法。③视域融合方法④对话的方法。⑤关系主义方法。
点评:“红学学案”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时间、内容、旨趣、形制、方法五个方面。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谈及方法的几个方面——譬如知识考古学方法,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往回找”,通过追根溯源来抓住学人的个性,高淮生老师最擅长通过查阅学人书信、日记、回忆录来进行体悟感受。
这一方法给我的启发很大,令我豁然开朗。或许我们在做论文时也可以通过这种趣味的探索,从论文对象留下的笔迹入手,模糊“过去”和“现在”的界限,挖掘出对象有血有肉的性格魅力,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在我们身边。
其次,我也注意到对话的方法,高淮生老师的“红学学案”除了作者与作品、学人的对话,还有学人之间的对话,这是一个让我觉得很新颖的点。通过学人与学人的对话,将每一个独立的章节以一种符合逻辑的方式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前后左右勾连的整体,进而形成一种自成一体的体系,这也最能考量现代学案撰述者的逻辑能力和整合能力,这对我们的写作具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红楼梦丛稿新编》
结 语
此番阅读之前,我自知对“学案”这个文体了解不多,要想入门,一个要先从定义入手,于是,我最先阅读了《现代学案述要》一文。通过细读,对“现代学案”的概念、立案原则、立案人选标准、立案选材、立案结体、立案笔法、立案之意义等有了比较完整的了解。
接着,通读了胡适、俞平伯、吴宓三位学人的学案,不仅初步了解了百年红学研究史中的代表学人的学术精神和学术个性,而且初步了解了学人研究应熟悉的基本方法和门径。我以为,这三篇可谓现代学人研究的一种可模仿的范本,当然并非唯一可模仿的范本。
阅读了陈长利对高淮生老师“红学学案”系列成果的评论文章这是另一种心境,这一过程犹如一次寻求解惑的过程,又是一次探访幽境的过程。
《红楼梦新论稿》
本篇论文最令我感兴趣以及最大收获就是作者详细阐述的方法论方面的启示,包括“适用对象选择、如何写活学人思想、如何选择方法、对其他文学史类型写作的启发,以及文学史写作发展未来”等方面。这些颇为实用的方法论是非常值得我们这些初学者去了解并运用的。
纵观五篇论文,我不仅在知识扩展和写作技巧方面收获了大量的启发,而且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也得到了明显的升华。
2023年10月12日晚修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