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件结合,广纳院生态助推大湾区纳米产业发展

创业邦 2024-12-17 08:30:17

2024年11月17日,备受瞩目的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纳米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全国总决赛,在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广纳院”)圆满落幕。决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家纳米科技企业,深圳光子晶体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摘得成长组桂冠,而艾赛普(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则荣获初创组一等奖。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纳米产业技术专业赛为参赛企业搭建创新创业的优质平台,汇聚全国范围内的优秀人才、优质项目及企业。在不断涌现的优质项目的背后,是大湾区纳米产业在生态催化下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大湾区纳米产业生态发展成熟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纳米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纳米产业正在生态的催化下飞速蓬勃发展。目前,广州市黄埔区、广州高新区构建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的创新全链条,集聚超百家纳米领域创新型企业,实现产值过千亿。

大湾区纳米产业的发展成果也具有广泛应用场景和广阔市场空间,其中包括5G器件、量子点显示、波导芯片、肝癌纳米药物、纳米疫苗佐剂、1200度高温抗菌纳米材料、1分钟毒品检测、8秒超快止血纳米生物材料,数字化智能实验室等纳米科技创新产品。

纳米产业的高速发展是大湾区纳米产业生态完善的结果。在现代科创体系中,完善的生态是技术转化为产业的必要条件,但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的过程依然非常漫长且复杂。

以原子能为例,作为核武器的副产品反应堆,为了在国际竞争中领先,政府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资本等角色共同构建了一整套完善的生态体系:第一个技术模型出现在大学,随后由国家主导的专业研究机构接手,直到技术成熟后才建立了专业管理和标准制定机构,并对民间资本开放,出现了商业化运营的核电站。在这个过程中,各国政府还为原子能技术提供了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支持,花费了几十年时间,才让人类使用核电成为了可能。

现如今,面对新的国际竞争态势,我国并不满足于花费几十年时间才能将技术转化为产业,展开了规模巨大的科研成果转化活动,通过搭建完善产业生态促进技术转化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果,广纳院生态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国内科技创新链并不是很完整,将科技创新链分为9级,1至3级是基础科学研究,4至6级是成果转移转化,7至9级是企业研发的产品和商品。1至3级是科研人员的事情,7至9级是企业界的事情,而4至6级很少有人在做。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需要在“论文”和“产品”之间建立“桥梁”,这就是创新链4至6级的研发平台。

补齐科技创新链的4至6级短板就是广纳院成立的初衷。

纵观广纳院营造的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生态,为了补齐这个短板,广纳院围绕国纳智造在硬件、软件和产业生态方面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结合不断开展的活动交流与合作,打通了纳米产业科研成果落地应用的短板。

这一套生态的核心是国家纳米智造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纳智造”)。国纳智造是中国纳米领域唯一、全国第十家、广东省第二家获批的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主要聚焦纳米材料、纳米电子器件和纳米医药三大领域,由广纳院牵头、联合石药集团、协鑫集团、纳通科技、软通动力等企业合资共建,十家产业龙头股东围绕“纳米新材料创新升级、纳米智能器件创新攻关、纳米生物医药技术突破”同频共振,旨在支撑更多纳米技术细分领域专业化、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培育纳米智造产业新业态。

围绕国纳智造,行业龙头、产业股东形成了一个同心共力的 “企业联合体”,在共性技术研发、产业技术服务、产品技术育成、科创投资赋能、临床和注册上市等方面实现了同频共振,为纳米产业生态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土壤。

在这套成熟的体系下,广纳院催生出了一大批纳米生态产业链上的优质企业,包括纳米医用凝胶制造商广纳安疗、专注量子点项目的广纳珈源(广州)科技有限公司、专注免疫检测项目的广纳达康(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面向混合现实项目的广纳四维(广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建设了一个成熟的纳米产业生态。

软硬件结合,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具体来说,在硬件方面,国纳智造既是产业创新载体,也是科技成果转化共性平台。

作为产业创新载体,广纳院为企业提供办公园区、研发场地和生产车间。正在建设中的智能器件创新园已建成超过1万平方米的洁净厂房,投入超过1000台、总价值6.35亿元人民币的设备,每年服务五十家以上企业,覆盖低空经济、智能汽车、智慧物流、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带动五十亿元产业产值。

在科技成果转化共性平台的建设上,广纳院依托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联合国纳智造共建了GLP 纳米生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SMILE 智能器件创新与工程验证平台、纳米产业大数据平台、纳米产品服役性能检测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技术实验室认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家药监局纳米技术产品研究与评价中心等“硬件”设施,为纳米产业发展在基础设施上保驾护航。

将这套硬件系统的“性能”发挥到极致的例子是广东广纳安疗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研发具有智能响应特性的纳米凝胶及相关产品,同时布局基于新型纳米材料的III类医疗器械、中试转化服务以及高端医用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项目组依托于广纳院,打造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响应纳米凝胶核心技术平台,从2020年立项到将纳米凝胶技术从实验室阶段到实际临床应用仅仅经过了4年时间,期间依托广纳院建设的国纳智造纳米药物平台完成临床前研究,并于2023年开始临床试验。其建设的第一条肝癌治疗纳米药生产线截至2024年9月1日,已完成40例临床病人治疗,产能达到20万支。

而在软件上,广纳院也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产业知识产权、科技企业孵化、投资与金融服务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人才引进与培养上,广纳院已经成功引进院士团队5个,包括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位国外院士在内的杰出科学家。此外,17名国家级人才(如杰青、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也已加盟。同时,广纳院与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三十多家高校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培养博士研究生,与二十多家高校共建了校企合作基地,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科研人才培养体系。

基于高规格的科研能力,广纳院也建设了一整套纳米知识产权支撑体系,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纳米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打造国家纳米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纳米科技产业高价值专利培养中心、纳米科技产业专利与标准融合试点、纳米领域知识产权服务信息公共网点和大湾区纳米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

广纳珈源就是一个将“软实力”彰显得淋漓尽致的广纳院生态企业。广纳珈源于2022年3月成立,采用了独创的“胶囊型”量子点技术,为Mini-LED蓝光背光模组提供高稳定性、高亮度、高色域和高性价比的色转换解决方案,已在数百万台高端Mini-LED电视机成功应用。

依托广纳院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广纳珈源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32项和3项PCT,申请国际标准1项。

广纳安疗和广纳珈源既是纳米产业链企业,也是广纳院直接孵化的企业群中的一员。

为了方便孵化创业企业,广纳院一方面与五十多家金融机构展开了战略合作,另一方面也在统筹资金支持纳米产业,并于2023年发行两支私募股权基金(专项基金1050万元;天使基金1亿元),2024年扩募1支基金,新设2支基金,初步形成覆盖天使、创投阶段的基金矩阵,形成产业基金、并购重组、资本运营三大投资金融体系。

广纳四维是另一个受益于广纳院融资服务的案例。广纳四维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致力于微纳光学器件研发与生产的公司,创始人李晓军曾在国家纳米中心积累了十余年的工作经验,在纳米材料、纳米加工、AR光学设计等方面有着深入研究。2019年,李晓军关于引进波导片的项目获得北京科委AR显示器件重大专项立项;同年10月,同年10月,广东省广纳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广州成立,向李晓军抛出了橄榄枝,借着这一契机,李晓军来到广州,在广纳院的帮助下着手企业孵化工作。李晓军曾表示,“广纳院给了我们很多资金、技术、政策以及资源上的支持。”

依托这套金融服务体系,广纳院目前已孵化纳米科技项目22项、孵化科技企业15家、产业公司11家、联合体企业 4家,建设了一个成熟的纳米产业生态。

加强行业协作,助力产业整体发展

在软硬件之外,广纳院还致力于产业整体发展,从政策、行业等多个方面促进行业协会形成和规范制定,将产业发展成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共同体。

一方面,广纳院积极促进产业技术标准的制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智造产业技术与产品标准分委员会、国家纳标委纳米生物医药标准化工作组建设,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主导和参与技术标准制修订,建立行业规则,促进纳米产业有序发展;

另一方面,广纳院牵头组建了中国纳米产业创新联合会、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纳米生物医药标准化工作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联盟等,并参与筹建广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创新联盟,牵头组建广州市黄埔区新型研发机构科普协会,打造中国纳米产业协会联盟,形成了创新链上中下游的同步协调发展机制和良好的纳米产业创新生态。

在软硬件结合、产业整体发展的策略下,广纳院营造的生态已经颇具规模,并且还在不断通过活动交流与合作为生态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已经举办了30多场国内外学术活动、20多场行业活动,以及多届国家纳米大赛。作为纳米科技创新创业最高级别赛事,国家纳米大赛汇聚全国范围内的优秀人才、优质项目及企业,链接更广泛社会资源,促进企业、行业协会及产业联盟代表与行业龙头企业的交流合作。

自2021年纳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专业赛序列后,2021至2023年大赛获奖企业中走出了12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和2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企业获得融资约5亿元。其中,广纳四维(广东)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获得2021年大赛一等奖后,成功获得中科创星2000万元的投资;2022年大赛一等奖获奖企业墨格微流科技(汕头)有限公司于参赛次年8月获得了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北极光创投。

作为大湾区纳米产业核心的广纳院生态也已经成长为一个巨人:四年完成专利531项,国家和行业标准31项:软著24项、商标44项。国家药监局审评指导原则3项、国家和行业标准31项;专利的企业转化201项。另外,在广纳院纳米产业生态中还包括自孵企业12家;服务引进企业32家;服务与合作的外部事企业机构超过80家;值得一提的是,广纳院还与3家上市企业合作成立了合资企业。

目前,广纳院团队规模已扩大至1100人,为纳米产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放眼未来,纳米科技被广泛认为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术,纳米科技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并列,预示着科技变革可能成为人类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广纳院生态也将在纳米产业中继续发光发热,为科技变革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0 阅读:0

创业邦

简介:关注创新经济及其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