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初晴,水库边的众多钓鱼人,突然就成了一股潮水,滔滔不绝地涌来。
我发现,原本只能在水库边偶尔碰到的几个人,这会儿人一下子就多了很多。
尤其是距离水面那儿原本空荡荡的地方说不定还真会有条小鱼窜出来,当前居然密密麻麻摆了不少竿子。
每个人用竿子就是为了钓鱼,这个道理没有错,但是,我还是很纳闷地想问一句:这完全没有什么鱼竿之间的间距,这些用手竿钓鱼的人是什么意思啊?
仪式感还是人多热闹?
除了这些人之外,旁边还有不少人正悠闲自得地用抛竿钓鱼,真是百百种不同的奇葩和奇观,让我眼前一亮。
普通钓鱼手竿的挑战。看这些手竿钓鱼的人仪态气质,一看就不是老手了。
有些时候,就连听气质这回事儿都没办法拍板定论;但是,起码从它们进退进退之间,我能知道这些手竿钓鱼的人,其实正为钓不到鱼而烦恼。
因为他们并没有什么显而易见的收获,或者说,他们收获的不看也没什么区别,就像他们地上放着的那几只空空如也的鱼桶一样。
跟他们相比,我倒是觉得那些手竿钓鱼的人更有挑战感。
当然,这些人中说不定有很有经验的老手,但是,我当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些新手小白,正努力好好享受一条自己亲手抛出去的“船去人来”的竿子。
我当时想象着,他们很有可能要面对这样的状况:
大多数时间都无甚收获,同时,这几根手竿还忽东忽西,把鱼线挂到彼此上了。
哪怕是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把它们收起来看看有没有收获,但是这样做也没法让别人不见自己的空桶啊——毕竟,空桶也占地方啊!
然后,在等鱼咬钩的时候,因为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干别的事情,还得保持手竿握在那里随时准备应对的状态,这也太累了吧!
不是说这样拗着胳膊杆出奇难受,让我受尽委屈才让我深刻意识到以前不觉得到处都是能找替代品用的便利,从此轻言不信这个邪再也不会尝试竿釣的休闲。
而且,我还发现,学着手竿钓鱼的人好像有些不得其法:
比如说,他们尝试用重钩+夜光珠组合的办法引起鱼儿的注意;
但是,这完全没法跟同一时间展开不知比他们勤快多少倍的海竿群体相提并论吧?

抛竿那边,这些人完全没有让自己显得辛苦又狼狈。
他们就像在散步一样,也不知道人家是不是在“散步”?
只是在自己觉得合适的时候,把“各自舒服”不争地各自休息的杠放进去,让这些“守株待兔”的“老鼠”停下来吃点东西;
然后,他们就开心地去旁边游一圈,再从别的地方来回看看样子。
即便这时候,有大物儿袭来,努力甩动着给玩具一样的小鱼杆换位置并让它们停下来没问题,两腿轻松跑过去盯着线才是王道;
除此之外,没有鱼口又有什么关系呢?
具备显而易见接纳度和耐心回报能力的杆子,让别人很难想象,比如说,我这个旁观者,它们代表着什么?
还有另一个之前没人想到开启的新奇功能:新鲜热乎,而且又不费劲甚至一点不能玩的乐趣。
以辣条为例,一个人又怎么会不想尝几根,两包才全开吃不够之类的划分?

但是,更多的人选择拿一个整袋,爱怎么样吃就怎么样吃才是让人“不会累”的主流方式。
于是,当我看到年轻小伙还不换海竿的时候,不禁想问他:
“小伙子,不怕累么?”
这位小兄弟乐呵呵地告诉我:
“我也这样觉得!”
看这小伙兴致不错,他到底是觉得还是认为自己会,被逼成了用手竿呢?
哥哥你到底是何坚持?小兄弟告诉我,他自己挑选了手竿还是这个原因:
刚接触钓鱼前,他看到海竿觉得太简单了没什么意思;
于是,他让自己先提前学习一段时间手竿,等自己能熟练之后再去学习海竿。
期间,他被父亲嘲笑过数次,还在海竿可能用上之前兜兜转转尝试了各种方法最终回到了海杆本身之前为止。
但是,即便这样,他也依然还不敢提交挑战;
现在,他和自己的条件配合起来发现,即便实现目标还是难得果机能,好像换成抛竿,就直接换成实现不了目标开始感觉无趣所以还是继续练习手杆就万一实现了目标没有特别水平地实践这些东西结起来变得再牛逼之后悔更什么样似的?

他笑着说道:
“哈哈哈,我现在知道后悔了!”
我这才意识到,我想要知道他原本为啥愿意接受这么大挑战去学钓鱼的时候,他可能只会告诉我:
“因为想看作用!”
那么,包括他在内,所有像他一样用手杆的人,他们到底最喜欢钓鱼的哪个部分?
给我感觉,他们真的只享受那个‘效果如何’!
而我觉得,如果所有做出各种不同选择的钓鱼者都是小朋友的话……
肯定我也不会乐意自己的选择给人所见,我会继续坚定地选继续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