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咱们分享了25国考面试形式其中两种,分别是【结构化面试】和【结构化小组】。这期咱们继续来聊聊剩下的2种形式,分别是【无领导小组】和【材料结构化面试】
【无领导小组】
与结构化面试不同,是一种集体面试的形式,又称之为群面。结构化是考生一个一个进行答题,而无领导面试是多个考生同时进行考试。
组织面试的环节除了结构化面试答题(个人陈述环节)阶段之外,还有一个自由讨论和总结陈词的环节。面试的场景就是给大家一个讨论任务,大家一起商量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考官会旁观打分。这个过程中可能出现杂乱、不规范等等情况,每个考生的话语权也是不平等的,1个小时的面试时间有的考生表达想法的次数可能很少。
在国考中,中央部委的面试近年来个别部门会采用无领导面试形式,如全国政协机关、全国政协办公厅、国土资源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全国人大机关、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民航总局、财政部、全国总工会、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等曾组织过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
无领导小组讨论具有明显的特点:
1.素质测试更全面。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不仅测试应试者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急能力,也能测试出应试者情商,还有情绪控制能力。
2.横向对比更明显。无领导场景多变,应试者要面对各种变化场景,直面对手可伪装性小。
【材料结构化面试】
材料结构化面试是一种将背景材料与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面试形式。相比于结构化面试,多了一个阅读材料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是结构化面试的一种变形。
考生在进入考场前或在考场内的特定时间内,会拿到一份长度和内容量不定的文字材料,一般阅读时间为 10-20 分钟左右。
材料主题广泛,涵盖社会热点、工作场景、政策法规等多方面,也可能是和你报考单位相关联的一些热点话题。
阅读材料结束后,考生进入考场,依据之前阅读的材料回答考官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题目数量通常为 3-5 道,答题时间一般在 15-20 分钟左右。这些问题往往围绕材料展开,大多数也是听题作答的形式,题目设置和结构化面试的题型设置基本一致。
在之前的国考面试当中,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海事局、商务部都有采用过材料结构化形式。
okk。祝大家都能顺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