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旧俗——呼和浩特地区汉族旧俗述略(3)
宁昶英
土葬是旧时呼和浩特地区居民丧葬的主要形式。但各民族土葬的程序却很不相同。其中,满汉两族由于长期居,满族渐渐都说汉话,用汉文字,因而在丧葬习俗上,有若干方面,与汉族融会。
一夫一妻制是满汉两族主要的婚姻制度,女子死后,要随夫合葬,入夫家祖坟。祖坟排列有排马葬、人字葬等形式。其丧葬程序,大体如此:
一、批殃。亡人死后,要请阴阳人(二哲先生)批殃。即将死者的生辰八字,亡故时辰等都写在纸上,贴在木板上面,立在家门口,等于向阴间“报户口”。
在死者死亡的地方,要用硃砂笔在黄裱纸上画符,以镇邪祟(也有的在墙上贴一张红纸)。
这道符,要在死者死后百日后取掉,在百日内不得扫家,以免“刀乱殃”。
二、报丧。家人死后,要向分居在各地的亲友报丧。报丧者手提丧棒,身穿白孝衣,向亲友叩报死者亡故情由,并通报安葬日期。
若是家中父母亡故,一般需长子亲自去报丧,以示郑重。若因人手少,脱不开身,也可令别人代行其事,但需说明情况,否则有轻慢之嫌。
三、入殓。一般要在死者断气前穿好衣服,最忌死后穿衣,怕死者阴灵失散,赤身露体去阴间。
若是老年人,都穿装老衣,款式较随身衣服宽大,忌穿黑衣。鞋子要穿登云鞋。双脚要用麻捻绊住。
死者刚刚亡故,必须立即给他含“口含钱”。一般为银器,也有含珠玉的。还要在死者衣袖内装上小饼,小饼的数量要相当于死者享年的二倍。饼子装好后,用麻捻将油口拴牢,这叫“打狗饼”是供死者在阴间路上行走时打狗用的。用饼喂狗,狗就不会咬人的阴魂了。
衣服全部穿好后,将尸身停在板子上(一般以门板代之),尸身面部要苫一块大白麻纸,身旁或头前置香炉,昼夜敬香不灭。
棺材一般用松柏木、杨木制作,忌用“榆木”。“榆”,“愚”、谐音,说是怕影响后代智能,以免愚不可及。棺材一头大一头小,大头的一边放头部。
入殓前,棺材底部要垫一层炭灰、草荐(最好是干草,即谷子杆),撒上少许五谷杂粮,放两块碳。到第三日太阳落山后,即可人殓(务必不能见日光)。
入殓后,生者每饭必荐,晨昏必奠。
四、起殃。汉语詈语“思不了殃”,“告庙格呀”,实由此及后所述“告庙”而来。死者亡故后,家门外要竖丧幡。丧幡男左女右,为一高杆,顶上粘贴白纸剪成的幡条。
幡条为长条,其数量与亡人寿数相同,这叫“岁头纸”。亡人第三天(或当日)入殓。入殓后,尸棺要放置在灵棚中,一般大头朝外,头部近前设供桌,供桌上要设长明灯,昼夜不息,别具供品、香炉、香楮、黄裱纸诸物。供桌下置一磁盆作丧盆,起灵前摔碎。
这一天,开始诵经、受奠,亲友祭奠者随到随祭,丧盆内敬纸,这叫“起殃”,意即亡人灵魂已从室中走出,可保家中无殃矣。
五、告庙。夜间,要以白麻纸卷上糠秕、木屑,在道路旁燃烧。另燃木柴,以助火势。祭主手挑九莲灯及灯幡,在前引路。念经的僧道,及鼓匠乐队相随在后,孝子及有关亲友皆相随,同赴城隍庙,乡村则赴五道庙。
在庙中敬纸后,即返回的路上,这时才哭叫,秦乐,鼓匠高奏丧歌,及晋剧悲剧乐调,这叫“告庙”,也叫“叫夜”,或谓“送行”。意为向当地神祗汇报,辞行。若死者假死,其灵魂即可被领回家中。
丧队归来后,要开棺验尸,解开绊,动动双手、双脚,看死者是否真的死了。
开棺期间,不许叫生者任何人的名字,要用净棉蘸白酒轻擦死者的眼睛,剩下的酒要由孝子们分喝掉。
若确定死者确已亡故,即将棺盖好,然后用木钉将棺钉好,一边钉一边还要喊躲钉。此后,若再发生死者复活的事,则被认为是“犯墓忽”。
六、起灵。僧道诵经,略无定期。常规每七日一个奠期叫作“过七”。亲友来祭奠的,最晚要在安葬的前一天来,常礼要用白面做十二个馒头,叫“大供”。
富有之家,也有送帐子及挽联的,戚要送猪、羊肉。丧家要以好酒好肉款待宾客,并且要以戚友们所赠送的联帐、纸扎之类,令道、鼓乐,抬上灵牌,到市中游走一遭,这叫“迎经送帐”。
到了灵柩运走前,往往在夜深人静之际,丧主要以孝子为主,一起将棺木抬动几下,边抬边喊:“醒醒,醒醒,明天就送您回家了!”这叫“醒灵”。
七、出殡。贫穷的人家,一般将灵柩停七日或九日即行安葬(忌停双日)。富有之家,有的要停柩一年多,有的要在几年或十几年后才安葬的。这期间,要把灵柩“撒”在外面。
醒灵当日宴客后,摔掉丧盆,将死者枕头皮烧起,即将尸棺送往葬地。途中频撒冥钱(冥钱用烧纸剪成,形状类古代铜制线),一路不断 。
若是人抬,只许倒杠,不许棺木落地,恐亡灵落错地面。到了坟地,要先将“衣饭钵”放置坟中,然后下葬。下葬时孝子要亲自执锹添土,同时哭奠死者。
掩埋完毕后,立即止住哭泣,脱掉孝服,然后返家。离开幕地时不许返头看。祭主自家门前要放一盆水,一块切菜板子,将制钱投入水中,把预先准备好的饼放在板子上。孝子们各食少许后,将钱取出,然后进门,行返主安神礼。至此,出殡之仪初竣。
八、圆坟。安葬三日后,丧主要赴墓地哭奠,焚烧纸制的炊具、衣物、房屋、纸马、轿车等纸扎,供亡灵冥间享用。还要将食物若干,埋在墓门前的土中(有的要放在一个磁盆或沙锅中,叫“安锅”)。
食物还要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泼撒一些,意为敬徇野鬼。丧主亲持锹具,将坟顶垒高修圆,这叫“圆坟”,也叫“复三”。
到了死者忌日周年时,亲友重聚丧家,为死者过周年;第二年也如此;到了三周年,来的人更多,周年过得更隆重。
至此、“白喜事”方告完结。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多年的,其丧仪也大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