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权制度的演变史之前给大家讲过几篇,但总觉得不够细致,后台也经常有一些朋友提问一些相关问题,所以强迫症的老张打算做一个相权演变史系列,跟大家一起探讨整个古代史中相权的发展和更迭。
春秋系列是老张的最爱,所以后边仍然会继续更新,只是要先等一等,另外西夏史目前在筹备新书,如果后期落定会给大家分享。拖欠的章节太多,希望各位老友见谅。
言归正传。
三省六部制度是一个初高中历史课绕不过去的一个点,素来被称为古代官制中的一个创举,这个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它对相权的遏制,即,中书省负责草拟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然后由尚书省负责交给六部去执行。
三省长官都是丞相级别,所以不存在谁管谁,因此也就没法形成某个三分之一的丞相独揽大权的局面。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在我国古代史上,几乎后来我们看到的所有官制都是经过过去的历史检验、淘汰以及修订逐渐形成的。
那么三省六部制度又是什么来的呢,它又是如何取代三公九卿制度的呢?
这一切要先从汉武帝讲起。
众所周知,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难得的一位牛掰皇帝,他改变了秦末以来中原民族对草原民族俯首臣称的关系,将一直压在汉政权吸血的匈奴政权打的四分五裂,并再也不能恢复对汉民族的高压态势。
然而刘彻本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大权在握的,在他即位的前六年中,他的日子过的非常不舒服,原因来自于他的家庭事务。
他的祖母窦太后(窦太皇太后),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太后,同时也是“文景之治”的见证者,所以她对于“黄老政治”非常的支持,所以当汉武帝即位以后打算烧起他的第一把火“建元新政”的时候,窦太后迅速而干脆的出手,最终罢免了丞相和太尉,逼死两位主持新政的官员,将汉武帝的新政扼杀在摇篮里。
与此同时,新上任的丞相和御使大夫全部换成了窦太后自己的亲信。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刘彻即位的前五年中,他的政治作为寥寥无几,反倒是以沉湎于微服私访和狩猎见诸报端,不是他不想做,而是留给他操作的空间很小。
尽管如此,在他的有限的操作空间中,他仍然干出了两件值得后人称道的事情,第一就是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第二就是派遣派严助征讨闽越。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迎来了他皇帝生涯中的转折点——老祖母去世了。
没错,是终于去世了,这个女人的去世改变了大汉帝国的政治生态,从此汉武帝全面接管汉帝国,成为真正的帝国天子。
亲政的第一件事,就是换掉老祖母安排的丞相许昌以及御使大夫庄青翟,把自己的舅舅田蚡推上丞相宝座。
没错,这位田蚡就是五年前被都太皇太后废掉的那位太尉(同时被废除的还有太尉制度)。
另外还有一个永远没法证实的信号是,刘彻居然为此废除了使用五年的年号建元,改元“元光”。
开心吧,尽情的开心吧。
但是很快刘彻就发现,新问题又来了, 他非常信任的舅舅,被重新启用的丞相田蚡,在干了丞相以后也开始腐败变质,居然开始放飞自我。
作为皇帝的心腹以及至亲,田蚡主动挑起了帮助刘彻治理国政的重任,此人经常跑到皇宫跟刘彻一坐就是老半天,目的就是给刘彻兜售他的治国理念,他甚至揽走了皇帝本人的官吏任免权,在他的提拔下,有人从闲职一跃而成为两千石大员。
田蚡实在是太勤快了,他勤快的快把自己忙成皇帝了,以至于刘彻忍不住跟他抱怨:你任命完了没,我也想任命几个官员呢?
“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
田蚡并不是一个很懂得体面的人,于是最后只好刘彻帮助他体面,罢免了他的丞相职位。
然而这两件事让刘彻对丞相这个官职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印象,这么位高权重的位置,外人担任,不可信,亲戚担任,更容易导致其飞扬跋扈。他本人显然没有朱元璋的那种魄力,搞出破天荒的废掉丞相的举动,但是又不能坐视这个不好控制的官职来影响自己的权力。
这个问题显然难不倒我们的汉武帝,丞相既然不能废除,那就只好让他闲置起来吧。
这个举措早在窦太后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早期这些人可以帮助汉武帝进步,并对全国的形势做出精确的判断和分析,在他全面掌权以后这些人日渐成为他决策班子的一员。
在汉武帝的余生中,真正参与讨论决策的是这些出身卑微,但脑瓜子非常好使的士人们。
我们所熟悉的董仲舒、主父偃、公孙弘等人都是来自这一团体,他们的仕途看起来非常的顺利,董仲舒早年在老家苦读,靠着儒学造诣在当地成名,然后直接被征召进入长安,接受皇帝本人的奏对考察,然后直接成为皇帝本人的幕僚。
他们的官职听起来似乎不值一提,不是什么侍中,就是什么大夫或者郎官之类的。
幕僚虽然听起来是个不怎么名正言顺的位置,但是它的重要性取决于跟的是什么主子。跟的是皇帝,那幕僚们所作出的决策将会直接成为国策,进而影响整个帝国乃至于后世。
没错,董仲舒就是这么一个人。
这样的人还有一个好处,因为没有什么显赫的出身和尊贵的官职,所以用起来方便,打发出去也没人说三到四。比如董仲舒在向汉武帝推销“天人感应”的过程中,曾经就因为碰到了钉子上,差点被汉武帝斩首。
那个曾经协助汉武帝搞出推恩令的主父偃,最后也被汉武帝拿来灭族以平息诸侯们的怒火。
在这样一个趋势下,某个后来被称为尚书台的机构就逐渐诞生了。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我们现在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总结一下尚书台的演变。
尚书,本来是负责皇家事务的隶属于少府的属官,分内工作就是为皇宫贵族们提供书籍整理资料之类的,皇帝身边自然也少不了这类人。
于是在皇帝集合幕僚们商议军国大事的时候,某些皇帝身边的尚书就被用来整理记录大家的讨论方案、
随着人员的日渐增多,于是在各位尚书中就专门任命了一个领头的,这个领头的不仅负责整理记录讨论方案,并且还要把讨论出来的决策送出宫去,交给对应的部门去执行。
再到后来,随着进出宫廷太过于频繁,于是就专门安排了一部分人负责去跑腿,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召集各部门的领导过来开会,以及将皇帝和幕僚们讨论的决策发布出去执行。
于是这个模糊的班子进行了进一步的分工。
原本在内廷的尚书令负责向各部门分派内廷的决策, 而在内廷负责整理文书的领导则变成了中书谒者令,简称——中书令。
我们从这个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中书令其实就是在中庭(内廷)中的尚书令,而原本的尚书令现在专门负责对接各部门。
用今天的话来翻译,中书令就好比秘书长,而尚书令则是秘书长之下专门负责跑腿的属官,姑且称呼他为副秘书长也无妨。
然后由于决策要分派给九卿中的对应部门,这些工作不可能都有尚书令去安排,于是在尚书令下边又安排了几个尚书,专门对接九卿中的各个执行部门。
汉武帝时期一共有四个尚书,到他孙子的孙子汉成帝时期,又添置一尚书,共计五位尚书。
让我们用简单的文字来介绍下这几位:
常侍曹尚书,对接丞相和御史。
二千石尚书,对接刺史、二千石们(泛指郡守)。
户曹尚书,对接民间士人上书之事。
主客曹尚书,对接外国藩属以及负责皇帝礼仪。
三公尚书,对接断狱之事。
细看大家会发现,前三位尚书是按照对接部门的地位等级划分,第四位尚书就已经有点后来礼部的味道,而三公尚书就是汉成帝新增的那个,发展到后来就成了刑部。
另外,五尚书的对接范围并不是按照九卿一一对接,比如主客曹尚书,他即负责对接外国藩属,也负责皇帝出行以及祭祀的礼仪,前一份工作需要他对接九卿中的典客,后一份工作也让他不得不经常和负责宗庙礼仪的奉常一起合作。
三公尚书更不用多说,他主要负责对接九卿中的廷尉。
他们的名称和职责会在后来的各朝代中不断地修整和拆分,并且和九卿中的部门逐渐合并,在隋唐时期形成我们所熟知的六部。
在尚书台的改革过程中,尚书之下又增设仆射一人,作为副手协助尚书工作,仆射下设置左右丞两人,负责检查各项工作的完备情况,再其下设置侍郎三十六人,
同时,在这些尚书之下,还设置有仆射一名作为副手,用来协助其工作,仆射之下设置侍郎三十六人(每曹六人),负责起草文书,又设置令史十八人(每曹三人),负责抄录文书分发各部门。
尽管各位尚书的工作看起来非常高级,对接的都是各部门大佬, 但是他们自己的品级确实非常低,尚书和仆射往往都在六百石左右,和刺史一样,他们的品级甚至还不如一个掌万户人口的县令(千石)。
不过尚书们也不必遗憾,因为很多年以后,随着部门的合并裁撤,六曹变成了六部,尚书们也变成了部长,成为朝廷当之无愧的三品大员。
聊完六部我们继续回来。
同样是在汉成帝时期,由于石显和弘恭等宦官在中书令上的胡作非为,立志要打击宦官势力的汉成帝一股脑废除了中书令,只保留尚书令一职,并且规定只能有士人担任,而不再任用宦官。
这个举动暂时消灭了中书令,同时也标志着中书和尚书就此分家。
两汉从此再也不设置中书令。
汉光武帝时期,为了打击外戚和世族,削弱三公的地位,继续完善尚书台,整个东汉一朝,尚书台成为行政中枢,后来染指皇权的诸位外戚和宦官们,无不控制着尚书台。
东汉也在这种绝望而且反复的外戚和宦官专权中解体,这就给了取而代之着一个深刻的教训,外戚和宦官固然是要被消灭的,但尚书台……也确实权力太大了。
实际上,由于东汉后期皇帝的年幼,尚书台不仅负责决策的执行,在某种程度上比如皇帝不过问政事的情况下,他们甚至拥有相当大的决策权。
这就让后来的某些人非常的不满意,比如我们的曹阿瞒同志。
阿瞒固然是个每天勤奋打卡的上班族,但是他不能保证他的后人们不偷懒,于是决定对尚书台下手。
被封为魏王以后,曹操在自己的领导班子里设立秘书令,来负责分尚书台上奏政事的权力,将尚书台和最高统治者本人隔离,凡事上奏需要通过秘书令。
曹丕称帝以后,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并增设中书监一人,这两位职务差不多,但中书监地位相对高一些。中书令下设中书郎若干。
这个就是后来的中书省,其职责主要负责下达诏令的文书和起草,目的很简单,分尚书台之权。
中书监和中书令此时的品级虽然略低于尚书令,但由于他们是经常陪伴在皇帝身边的人,说白了就是对于皇权的距离要远大于尚书令,所以逐渐掌握机要之权。
失去了决策权的尚书台,重新回到它中央执行部门的职责上。
故事讲到这里,另一个部门即将横空出世了,没错,这就是三省中的最后一个——门下省。
门下省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內朝,也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那些经常陪在皇帝身边的各种侍从们。
这些人的工作说来也有点搞笑,他们不仅负责解答皇帝各种灵光一现的问题,保护皇帝的贴身安全,并且在皇帝出行是骑着高头大马伴随左右充当护卫,甚至他们还负责皇帝的日常起居,比如出门半路上要小便之类的杂活。
所以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站在皇帝办公室或者寝宫门口,随时等候皇帝的召唤。
这就是门下一词的由来,所谓郎中也就是站在门口走廊里的侍从,于此类似的还有黄门侍郎,因为皇宫的门基本都被刷成了黄色,所以成为黄门。守在这里的小太监则叫小黄门。
总之,这个群体人员众多,而且主要是从各地征召来的有才能的人,颇有点战国公子们的门客的样子。
汉武帝靠这些人来削弱外朝宰相等人的职权,并且由此诞生了一开始并不显著的尚书台。
很搞笑的是,负责整理文书的尚书们早就发达了,这些配合皇帝做出各种决策的幕僚们居然还没个显赫的地位。
这种情况在司马家得到了改变。
众所周知,在曹魏建立不久,司马家就靠着自己的一套幕僚班子的出谋划策,无耻的撺掇了老曹家的政权,在整个过程中,司马家干掉了一个又一个忠于曹家的势力,扫除了夺权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障碍。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西晋建立以后,司马家为了防患自己的行为被某些野心家模仿,于是分封了一大批司马家的叔兄弟为各地藩王。
这是对外巩固皇权的举措,但仅此不够,因为政权经常是从朝廷内部出现问题,所以朝廷的领导班子还是要改一改。
于是,作为皇帝侍从机构的这些侍从们,就多了一项工作,负责对中书省传递上来的各项工作进行讨论,并帮助皇帝给出最终的判断。
这个办法很好使,毕竟人多力量大,它不仅可以保证下边各部门对皇帝的忠心,同样还能避免因皇帝本人的能力问题而犯错。
这就是门下省的早期雏形,他们的这个检查职能演变到隋唐就变成了对中书省所作出的决策的审核权。
司马家考虑到了各种可能,但唯独没有考虑到他们家族自己的问题,首先是西晋第二代皇帝司马衷是个白痴皇帝,其次当初为了巩固司马家族政权而分封的诸王们,没想到也个个都是野心家。
司马政权也最终在这种皇帝无能,野心家纵横的局面下被撕的四分五裂迅速灭亡。
不过鉴于司马家对完善我国古代官僚制度,加强皇权所作出的贡献,后来的皇帝们理应向他们表示一下感谢。
到此为止,三省的前身,中书省、尚书台(南朝改称尚书省)门下省先后形成。然而不幸的是乱世也要来了。在乱世中,南北朝的三省制度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在南方,大批的北方世族们南迁到长江以南,随后在南方继续建立他们短命的王朝苟延残喘。然而有意思的是,这些高门世族们尽管把持了朝廷,但他们却看不上这些官品低级的各省长官,再加上这群人整日追求清谈,不干人事,几乎所有的三省长官都沦为摆设。
那个被很多农村父母用来鼓励孩子刻苦学习的“尚书郎”,被高门子弟们视为降低身份的官职,东晋以后,加上录尚书事这个兼职也被取消,以至于像尚书省这种执行机构的主要工作多由令史来负责。
令史是啥?我们前边提到过,它是尚书下设的负责誊抄文书的属官。令史干了尚书的活,这就叫权力下移。
跟南朝相反的是,在北方,先后建立的各个中原政权们基本都采用了西晋建立的三省制度,并且将其良好的运转下去,他们既没有高门世族们的那种清高和傲慢,也没有卑微到像灭亡西罗马的那些蛮族一样将文明成果付之一炬,
于是就有了南方的死气沉沉和被北方的民族大融合,新鲜血液的注入让北方政权们虽然也经历了频繁的迭代,但总体的进步却在大踏步的前进。
在这三百年乱世中,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最终统一了北方,北魏短暂分裂成了东西两魏,最后由西魏脱胎而来的北周又灭掉了北齐。
故事的最后,北周的外戚杨坚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然后灭掉南陈,古中国重归于一统。
三省制度到此也基本成型,不过有意思的是,门下省的长官原本叫侍中,但杨坚他老爹叫杨忠,所以为了避讳,侍中改名叫纳言,顾名思义,它决定这个你这个建议能否被采纳。同样的,中书省也因避杨忠讳改名内史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