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去年开始,俄罗斯就声称,在战场之上多次出现中国大疆的无人机,尤其是乌克兰那边,更是多次运用无人机,搞得俄罗斯“头都大了”。
而且在大疆明确表示拒绝参与军事冲突情况下,乌克兰甚至不惜找中间商购买,都要把大疆搞到手,大疆到底有什么“魔力”?
更让人想不通的就是,大疆无人机这么厉害,为啥没给中国解放军装备?
大疆无人机
说到这个,就得从大疆在行内的地位说起,一提到国内的无人机,大疆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大疆无人机的性能可以说是顶级的,续航时间长、图像稳定这些优点在同级别产品中几乎无可匹敌。
而且这样的性能优势,让大疆无人机在各行各业都大杀四方,比如在影视圈,大疆御系列早已是航拍的标配。
还不止如此,大疆农业植保机让农民们尝到了科技的甜头就连工业领域的风电巡检,大疆也能轻松应对,这种一机多能、百业皆通的本事,别家还真不一定有。
正是靠着过硬的产品实力,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独占鳌头,市场份额一度超过70%。
从普通玩家到行业大佬,从发达国家到欠发达地区,大疆的产品几乎无处不在,用户的喜爱和信赖可见一斑。
咱再想想,无人机空中侦察、实时监控的功能,本来就是军事领域梦寐以求的利器。
再加上大疆无人机价格还不贵,比起俄乌双方自己造的军用无人机,性价比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这么好的东西,这俩国家难免会心动。
但这就轮到大疆难受了,好好一个民用企业,生生被扯进战争漩涡,在全球都背上了“参与冲突”的骂名,大疆赶紧四处撇清关系,但舆论的口诛笔伐可不是说停就能停的。
尤其是俄罗斯前总参谋长的一番话,算是把大疆推到了风口浪尖……
俄罗斯对大疆的看法
俄罗斯的这位大佬可以说是眼光独到,一眼就看出大疆无人机在军事领域的潜力。
他表示大疆无人机能给火炮、火箭炮的作战带来革命性的提升!这一番话,算是给大疆无人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盖了个章。
但仔细想想,无人机最初不就是从军用开始的嘛,侦察、监视、情报收集,这些可都是无人机的强项。
有了无人机,指挥员坐在指挥所里就能掌握第一手战场情报,还能实时下达决策,打仗效率自然是比之前传统的人力和无线电强。
更别提无人机还能充当炮兵的“前哨”,给火炮、火箭炮当向导,有了准确的目标定位,炮兵的命中率还不得上天?这样一来,不仅弹药消耗少了,毁伤效果还上去了,一举多得啊。
关键是,俄罗斯自己生产的军用无人机,动辄几百万美金,那价格,普通部队想装备都不容易,自然是选择便宜好用的大疆。
但大疆可不接这个茬儿,人家本来就是民用无人机,从设计理念到产品定位,都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你说突然让大疆转型做军品,那不是把人家的商业模式整个儿颠覆了?
更何况,一旦掺和进军事领域,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技术准入、安全审查、出口管制,这些个门槛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迈过的,大疆好不容易打下的全球市场,可不能说放就放。
所以大疆才会在第一时间表态,坚决不参与军事,停止在俄乌的业务,那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大疆这是想撇清关系,免得自己背上“战争帮凶”的骂名。
虽然大疆停了对乌克兰的无人机出口,但乌克兰可并没有“善罢甘休”……
乌克兰找中间商买无人机
大疆立场还是蛮坚定的,能不掺和的事就不掺和,但乌克兰可不吃这一套。
大疆不卖?没事儿,我们有办法,于是乌克兰就想到了波兰,让波兰的中间商去采购大疆无人机,然后再高价卖给乌克兰。
这一招还真管用,据说乌克兰从波兰那边搞到了不少大疆无人机,价格比原价还高出不少,但乌克兰军方可不在乎这些,反正钱都是欧美援助的,有了大疆无人机,战场上如虎添翼。
乌克兰有了无人机之后,战场直播、前线侦察,这些任务都难不倒他们了,最厉害的是,乌军还用大疆无人机来指挥火力打击,配合地面部队搞伏击,把俄军整得是一愣一愣的。
这下可把大疆推到了风口浪尖。好好一个民用企业,生产的无人机突然成了战场新宠,这算是什么事儿啊?更要命的是,乌克兰的做法,让大疆在国际上背上了“参与冲突”的骂名。
大疆赶紧出来澄清,我们可是民用企业啊,无人机都是给普通消费者设计的,从来就没想过要参与军事冲突,但舆论哪里是那么好对付的?骂声一浪高过一浪,大疆一时间是骑虎难下。
其实大疆也是无辜的,人家本来就是做民用无人机的,从设计理念到产品定位,都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你说大疆的无人机被用到战场上,这锅大疆背得冤不冤?
所以乌克兰军方才会不惜代价,也要搞到大疆无人机,在他们眼里,有了大疆无人机,侦察、监视、火力打击,这些任务都能做得更好,相比之下,大疆的禁令算什么?该买还是买,该用还是用。
这也导致大疆的处境一度非常尴尬,有人可能要问了,大疆无人机这么牛,中国解放军咋就不装备呢?
我国的军用无人机
目前来看,我国确实没有将大疆的无人机配备到军事上,这可不是大疆不行,而是咱们有更好的选择。
首先呢,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那是有本质区别的,民用无人机主要是给普通消费者设计的,追求的是性价比、易用性,对性能的要求没那么极致。
但军用无人机可不一样,那是要上战场的,对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极高,就拿抗干扰能力来说吧,民用无人机的遥控链路,一般都是用的民用频段,抗干扰能力有限。
军用无人机可不能这样,它们必须有专门的军用数据链,还要有多重备份,确保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也能正常工作。
还有数据安全的问题,民用无人机的数据传输,基本上就是明文的,很容易被敌方截获。但军用无人机的数据链,那必须是高强度加密的,就是截获了也破解不了。
再说环境适应性,民用无人机一般都是在城市上空飞,气象条件相对温和。但军用无人机可就不一样了,沙漠、雨林、高原,什么恶劣环境都得飞,这对无人机的结构、材料、电子设备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所以说,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虽然都叫无人机,但内在可完全不是一回事,大疆无人机再好,那也就是民用领域的佼佼者,拿来打仗,还是有不小的局限性。
反观我们自己的军用无人机,那可就是专门为战场设计的,像彩虹—7、无侦—8、翔龙这些型号,在续航、载荷、隐身、抗干扰等方面,那都是远超民用无人机的。
当然,大疆无人机的优秀性能,也给军用无人机的设计提供了一些启示。比如大疆的图像稳定技术、自主飞行算法,就很值得军用无人机借鉴。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就是大疆毕竟是一个民营企业,它的主业是消费级无人机,军品业务并不是它的强项。
如果大疆突然转型做军品,那不仅会打乱它的商业布局,还可能面临技术、人才、管理等一系列挑战。
我们中国作为世界无人机大国,我们完全有实力在军民两个领域都领先全球,民用无人机,我们有大疆这样的领军企业,军用无人机,我们有彩虹、翼龙这样的明星产品。
结语
这也就是我国解放军不装备大疆的原因,大家觉得大疆有必要转型军用无人机吗?
信息来源
彩虹-7、“九天”等多款作战军用无人机装备首次亮相中国航展 上观新闻
都是飞在天上的无人机,民用为何做不了军用?环球网
中国军用无人机为何比有人战机卖得好?航空知识
俄遭无人机袭击没24小时,中方宣布无人机管制,最难受的不是俄乌 国防时报
基辅不顾生产商大疆创新公司的反对,仍在继续通过中间商购买中国无人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俄驻华大使馆赞中国无人机是现代化战争的象征看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