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出洋相:第一次看到灯泡时,问:为何挂上各色不同的‘茄子’

梦里花落无声无息 2024-12-24 17:46:31

清王朝是中华民族里为数不多由少数民族统一的政权,还开创过“康乾盛世”,国运也挺长的。很巧的是,清朝“兴起于孤儿寡母,覆灭于孤儿寡母”。这就必须说到清朝两位参与政治的女性了,她们就是孝庄文皇后和慈禧太后。

孝庄文皇后在中国历史上可是相当有名的贤后。她一辈子都在尽心尽力地培养和辅佐两代帝王,这无疑为清王朝初期的稳定以及后来的繁荣昌盛出了大力,她是非常了不起的女政治家。

另一个女人慈禧太后就不是这样了。客观地说,她那很厉害的政治手段虽然搞出了个“同治中兴”,可她最后还是专权乱政,让近代中国和老百姓的命运变得更糟了。从国家大事能看出她没什么远见,从一些小事也能知道她当时就喜欢铺张浪费。

今儿个,咱们就瞧瞧慈禧太后喜欢的那些“洋玩意儿”,还有她头一回瞧见“洋玩意儿”的时候闹的笑话。

【慈禧太后和那些她喜爱的“洋货”】

工业革命一次次兴起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学等各个方面都飞速发展起来,把以前那个有“万国来朝”盛景的东方第一大国远远地甩在后面了。

在这儿呢,咱们先不去谈西方列强发动战争、进行掠夺对我们有啥影响,就光讲讲那些应时而生的“洋货发明”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后产生的影响。

这些新东西让闭关锁国一百多年的清王朝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慈禧太后作为王朝引领时尚的“头号女性”,特别喜爱这些“洋货”。

慈禧太后私生活一直很奢侈,特别爱坐豪华马车或者多人抬的大轿到颐和园之类的地方游玩,享受生活。

1901年的时候,当时直隶总督是袁世凯。他为了巴结慈禧太后这个掌权的人,花了一万两白银从西方国家买了一辆第二代奔驰轿车,当作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的贡礼送给她。

这辆奔驰轿车时速能到19公里每小时,比马车和轿子舒服、方便多了。那车的模样和现在的汽车差别很大,但它是中国进口的第一辆轿车。

有一辆轿车,以前在颐和园的“德和园”展览过。这轿车的车厢是黑色木头做的,车轮和辐条是黄色木头的,车灯是铜的,轮胎是实心的,有两轴四轮,是敞篷的古典汽车。

现在瞅着样式挺老气的,可在当时肯定特别“酷”,能想象得出慈禧太后每次坐这车去颐和园玩的时候有多高兴。

近代的中国打了好长时间的仗,这“老爷车”还能好好保存上百年,挺难得的。

慈禧太后呢,她不光爱坐敞篷“老爷车”,也喜欢拍照。在某种程度上,这对中国摄影业的发展是有推动作用的。好多近代题材的影视剧里估计都有相关描述,那时候的中国人觉得拍照会摄走人的魂魄,大多都躲得远远的,可这可不是慈禧太后这个“时尚女性”的想法。

1885年,醇亲王把自己的照片拿给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看。这新鲜玩意儿一下子就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注意。

慈禧太后看到自己的第一张照片以后,就变得更加痴迷于拍照了。

慈禧太后每次拍照都得挑个黄道吉日,搭起席棚,布景弄得特别豪华,而且要连续拍好多张。拍完之后呢,还有选片、放大照片这些环节,这就和现在拍艺术照、写真集没多大区别了。

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时,她把自己的生活照、娱乐照、肖像照挂在颐和园和紫禁城,还把这些照片赏赐给了一些大臣。尽管这些照片最后大多都流落到民间,但它们是很珍贵的历史资料。

慈禧太后爱听音乐,爱穿时装,还爱喷香水呢。她有一架洋人送的钢琴,老让女官裕德龄弹外国曲子。

而且呢,慈禧太后的寝宫里有一台留声机,这留声机是从国外来的。她老是让别人播放华尔兹圆舞曲之类的中外名曲来听。另外,慈禧对巴黎的时装、香水、香粉的喜爱一点都不藏着掖着。

裕德龄在《慈禧私生活回忆录:我在太后身边的两年中》里提到,慈禧太后曾请外国画家给自己画像,期间她甚至很自豪地讲:“要是日光灯下画像效果不好的话,咱们这儿也有电灯呢。”

电灯这东西,慈禧太后刚见到的时候还闹了笑话呢。实际上,这个太后头一回见不少“洋玩意儿”的时候都闹过笑话,这些事儿一直流传到现在。

【慈禧太后初见西洋货闹出的洋相】

慈禧太后刚开始见到“洋玩意”的时候闹出来的笑话,有三个故事流传得最广。

当年,袁世凯给慈禧太后带回来中国第一辆进口车,那车可拉风了。不过慈禧太后刚看到汽车的时候就闹了个笑话。慈禧太后瞅见这辆车,心里挺喜欢的,可她没瞧见拉车的马,就觉得特别奇怪。袁世凯告诉她这不用马拉,是有人驾驶的,慈禧太后就更好奇了,当场就下令开车试试。

汽车一发动就跑得特别快,慈禧太后觉得很新奇,就问道:“这车子跑得这么快,得吃不少草吧?”全球工业化发展得特别快,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这么没见识,真有点让人笑话。

这第二个笑话和火车有关。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蒸汽机改良了,火车就开始被大范围使用。可是李鸿章想修铁路的时候,慈禧太后却觉得这会破坏大清龙脉,就给拒绝了。

火车在中国开通可不容易,历经了千难万险。慈禧太后头一回见到火车的时候,她干了啥呢?她让马去代替火车头拉火车。而且还要求驾驶员跪着开火车,得等她先上了火车,那些列车员才能上车。

还有第三个笑话,是关于慈禧太后和电灯的,下面咱们就来瞧瞧慈禧太后和电灯之间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

【慈禧太后首次看到灯泡称“茄子”】

在中国,照明灯具的历史很悠久,而且一直在改进。照明灯具使用的材料,从动物油、植物油、煤油,再到蜡烛不断变化;灯芯也更新换代了好多次,从草、棉线发展成多股棉线,这样就能燃烧得更久。

《周礼》里清楚地写着,在古代就有专门负责取火跟照明的官职了,战国时期青铜人俑灯的代表就是长信宫灯。

到南北朝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用价格更便宜的青瓷灯来代替青铜人俑灯了。这时候,灯具在民间开始普遍使用起来。

打这以后,灯具就一直在更新换代。隋末唐初的时候有白瓷蟠龙灯。到了盛唐,灯具发展得更加多元化了,开始有了仅作装饰赏玩用的灯具,而且材质也更多样了。

康熙那时候,北京就有规模不小的照明系统了。皇宫里头、各个城门都有统一样式的城市照明工具,就连一些民宅胡同也用煤油壁灯来照明呢。

在国外,灯具的发展速度更快。1879年,爱迪生点亮了史上第一盏很有价值的白炽灯,西方这股电灯热很快就吹到北京城了。

1888年,也就是光绪十四年的时候,李鸿章花了6000两银子买了发电设备和电灯,把它们当作贡品送给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的寝宫仪銮殿里装上了电灯,还专门设了个西苑电灯公所来供电呢。就这么着,京城的头一盏电灯把仪鸾殿的夜空给照亮了。

当然这是后来的事儿了,咱们再说回刚开始安装电灯的时候,这里面还有些小状况呢。一开始,“时尚达人”慈禧太后是不同意安装电灯的,她觉得这电灯特别有伤风化。

于是,外国商人眼看交易要黄了,就拿出大笔钱贿赂慈禧身边最得宠的李莲英李总管,想让他帮忙把仪鸾殿装电灯这事儿给办成。李莲英在慈禧身边待了那么久,很清楚慈禧太后的脾气,就趁着慈禧太后出去游玩的时候,私自把电灯和发电系统给装上了。

这次装的发电机是个容量不到20马力(大概15千瓦)的机器,仪鸾殿里还装了各种各样的灯具呢。

李莲英这如意算盘打得挺好,等事情成了定局,搞不好慈禧太后一高兴,不但不会惩罚他,还得奖赏他呢。

慈禧太后外出回来,刚一走进乐寿堂,就立马察觉到寝宫里有了变化,便问李莲英:“你们为啥要在这殿里挂各种‘茄子’呢?”

听了这话,李莲英马上就跪下来磕头请罪,然后小心翼翼地问慈禧太后:“老佛爷,到上灯的时候了,现在就上灯吗?”慈禧太后还在气头上呢,就回了一个字:“上。”

慈禧太后应允后,李莲英赶忙关上电闸,打开电灯开关,大殿一下子就变得灯火通明,色彩绚烂,特别好看。

李莲英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观察慈禧太后的表情,这时候他一下子就放心了。为啥呢?因为看到眼前这个场景,慈禧太后的脸色很快就变得和缓了,还带着些惊喜地问道:“这是啥玩意儿啊?你挂着的这些五颜六色的‘茄子’咋一下子全都亮起来了呢?”

李莲英赶忙回话说:“老佛爷呀,这个就是西洋人使的电灯。这电灯用着呀,又方便又干净,又亮堂又安全,还能给老佛爷增福添寿呢。”

慈禧太后这个“时尚达人”听了之后心里特别高兴,从这时候起就接受了电灯,成了北京第一个用电灯的人,还默认可以在别的宫殿和颐和园装电灯。

【颐和园引领新时尚满园“亮堂儿”】

慈禧太后接受了电灯之后,很快就察觉到这个“洋玩意”的好处,它可比煤油灯亮堂得多。于是,在1890年(光绪十六年),慈禧太后又张罗着在自己常住的颐和园安装电灯。

朝中大臣接到命令后,花了一万多两银子从德国买了不少机器设备,还在颐和园里建了个电灯公所,这一建就建了一年。到了第二年,颐和园的用电设备和灯具才都安装好开始使用。这样一来,整个颐和园都变得亮堂堂的了。

当时的《神机营档》里有记载,颐和园和西苑的两个电灯公所,各有官员、工匠二十人。为了保证供电设备安全运行,户部每年都得拿出六万两白银,给这两处电灯公所的机器维护买单。

《颐和园电灯公所房间、机器数目册》记录了那时机房的规模还有所用机器的数量。当时机房院里总共有68间屋子,东院房有18间屋子,还有三份蒸汽发电机呢,整体规模相当庞大。

但是好景不长,1891年颐和园刚亮堂起来,可没真正灯火通明多长时间。

1900年八国联军打到中国来的时候,颐和园被破坏得不成样子,好多国宝级的文物都流落到海外,没了踪迹。就连园里的灯具和发电设备也都被砸坏了。之前亮了差不多十年的颐和园,这下彻底黑了。那时候慈禧太后忙着逃出北京保命呢,她就算再怎么喜欢新鲜玩意儿,这时候也顾不上这些身外之物了。

战争很快就打完了,跑到西安去避难的慈禧太后又回北京了。慈禧太后回到颐和园以后,竟然让人重新修颐和园的建筑,还有电灯公所呢。

八国联军都来侵略咱国家了,这是强盗行径啊,可国家的统治者呢,不但不觉得耻辱,还接着过自己奢侈糜烂的日子,就从这事儿就能看出慈禧太后那眼界和心胸是个啥样了。

1901年的时候,盛宣怀当时担任邮传部左侍郎,他好不容易凑够了五万两白银,又去买发电设备,好给颐和园装上电灯。到了1903年,颐和园修整好了,慈禧太后就又住回亮堂堂的颐和园了。

1908年,慈禧太后死了,隆裕皇太后就下命令说再也不去颐和园了,这么着颐和园皇家园林的历史使命才算结束。颐和园内的电灯公所也正式关门停业,这座皇家园林又恢复了它该有的宁静祥和。

1931年的时候,颐和园的电灯公所都已经二十几年没运转了,可机器还是好好的,还能启动呢。当时管园林的人想把这些设备拍卖了,好买那种能载人的游览车,不过最后也没弄成。

一直到1935年的时候,张学良少帅把整套设备都拆下来运到了西安,在颐和园里运行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供电设备这才完成任务,有了新的去处。

【结语】

现在,颐和园里慈禧太后住过的乐寿堂中,当年那盏特别豪华奢侈的五彩水晶玻璃大吊灯还好好地吊在那儿呢。这让人忍不住去想,当年这灯要是亮起来,整个大殿得多金碧辉煌啊。

慈禧太后当初看到电灯时出的洋相,到现在还在被人传着呢。早年间拍照有补光设备,大家看到闪光灯的时候也会说“茄子”这个词。

0 阅读:3
梦里花落无声无息

梦里花落无声无息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