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春节将至,家家户户张罗着年货,亲朋好友互相拜访,热闹非凡。
然而,许多中老年人却常在春节期间“出状况”:囤了一堆药,病情没见好反而添新病;盲目治小病,结果拖成大病;戴错了口罩;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健康隐患悄悄埋下,一不小心,节后就得跑医院。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习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1不囤、2不治、3不戴、4不吃”的春节健康攻略,看看你是否做对了!
1不囤:囤药≠健康保障,反而可能带来麻烦春节临近,不少中老年人有个习惯——囤药。
家里药箱像个小型药店:感冒药、抗生素、降压药、胃药……似乎准备得越多,心里越踏实。然而,囤药真的能保障健康吗?答案是:未必!
药物滥用的风险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每年因药物滥用导致的不良反应人数超过200万人,其中中老年人占比高达60%。
春节期间,大量囤药、随意服用药物更是高发行为。尤其是以下几类药物,滥用风险极高:
· 抗生素:很多人一感冒就吃抗生素,但实际上,感冒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 滥用抗生素不仅治不了病,还可能导致耐药菌的产生,增加未来治疗的难度。
· 降压药:部分高血压患者过年期间聚餐喝酒,血压波动大,就自行增加降压药剂量。
· 殊不知,降压药调整需要医生指导,随意增减可能导致低血压、晕厥等危险。
· 感冒药:春节熬夜聚会、着凉后感冒,很多人会随意服用感冒药。
· 实际上,感冒药成分复杂,有些含有对心血管有刺激作用的成分,不适合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服用。
医生的建议春节期间,家中备药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不要盲目囤积。常备药物可以包括一些日常必需的药物,例如:
· 慢性病患者:按医生处方准备好自己的长期用药,避免假期中断治疗。
· 应急药物:如简单的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止泻药(蒙脱石散)和创可贴等。
· 切记: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谨遵医嘱,若病情不明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2不治:别盲目“自诊自治”,小毛病拖成大问题春节期间,很多人为了“图省事”,对一些健康问题选择“忍一忍”“拖一拖”或“自己治”。
尤其是中老年人,可能因为不想麻烦子女而自行用药、偏方治疗,结果往往是“小病拖成大病”。
案例:一个“牙疼”引发的中风前几年春节,一位65岁的老人因牙疼自行服用止疼药。几天后,牙疼没好,反而出现头晕、手脚麻木的症状,送到医院时已确诊为中风。
医生发现,老人本身有高血压,牙疼是感染引发的炎症,加上春节期间熬夜、饮食不规律,血压波动导致中风。
医学分析许多中老年人对“小病”容易掉以轻心,尤其是春节期间,认为“节后再去医院不迟”。但实际上,一些看似简单的症状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征兆:
· 反复头疼:可能是脑血管疾病的信号。
· 胸闷胸痛:需要警惕心梗、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
· 长期腹胀或便血:可能与胃肠道肿瘤相关。
医生的建议春节期间,身体不适切勿拖延或自行用药。尤其是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 突发胸痛、气短;
· 持续头痛、呕吐;
· 出现半身麻木或口齿不清;
· 发热超过48小时,或伴有皮疹、呼吸困难。
3不戴:口罩戴错,防病不成反伤身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许多中老年人养成了戴口罩的习惯。
然而,春节期间走亲访友、逛超市,部分人却“戴错了口罩”,防病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增加健康风险。
常见的错误佩戴方式· 戴了一整天不换:口罩表面容易沾染病菌,长时间佩戴反而成为“细菌温床”。
· 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有些中老年人节俭,把一次性口罩洗了再用,这样不仅失去防护效果,还可能对呼吸道造成伤害。
· 佩戴不当:口罩没盖住鼻子、下巴,或者选择不适合的型号,都会降低防护作用。
医生的建议春节期间,尤其在人多、通风差的场所,中老年人仍需正确佩戴口罩。以下是几个实用小贴士:
· 选择合适的口罩:推荐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不建议佩戴棉布口罩。
· 及时更换:口罩佩戴4小时后应更换,若明显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
· 正确佩戴: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不留缝隙,佩戴后避免频繁触摸。
健康防护不是“形式主义”,正确佩戴口罩才能真正降低感染风险。
4不吃:春节饮食,这些坑最容易踩春节的餐桌丰富多彩,但许多中老年人却常因饮食不当而导致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案例:一顿火锅引发急性胰腺炎某医院春节期间接诊了一名58岁的患者,因连续吃了三天火锅,出现剧烈腹痛和呕吐,被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医生发现,患者本身有高血脂,加上摄入过多油腻辛辣的食物,引发了胰腺炎。
哪些食物是“雷区”?· 高油高盐食物:腊肉、香肠、红烧肉等传统年货中含有大量脂肪和盐分,容易引发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 生冷食物:如凉菜、生鱼片,可能导致胃肠道感染。
· 甜食:汤圆、年糕等高糖食物,容易引发血糖波动,尤其对糖尿病患者不利。
医生的建议· 饮食均衡:春节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适量增加蔬果摄入,避免暴饮暴食。
· 控制饮酒:春节少不了喝酒助兴,但中老年人应严格控制饮酒量,避免加重肝脏负担。
· 关注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尤其需要监控饮食,避免加重病情。
健康过春节,这些细节别忽略春节是团聚的日子,但也是健康风险高发期。
中老年人做好“1不囤、2不治、3不戴、4不吃”,才能过一个健康、安心的春节。健康是最好的年货,愿每位读者都能平安喜乐,健康过年!
参考资料
1. 《中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3年版。
2. 《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2022年版)》,中华医学会。
3. 《慢性病管理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版。
4. 《疫情防护口罩使用指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3年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