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公益日,人人公益的可持续绕不开公益透明化建设

CSR环球网 2022-05-20 16:55:35

5月20日,腾讯公益平台开启为期5天的520公益日主题活动。在活动期间,用户可以通过答题、捐步、送出小红花等多种形式,参与公益。

同日,腾讯公益在2022年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特设一场平台沟通会,公布了多项平台升级措施。此次520公益日活动中,腾讯公益平台升级了配捐模型,将为持续做公益的爱心捐赠人、具有透明项目反馈的优质公益项目,提供更多配捐加成。

从这些措施中,可以看出腾讯公益一直以“透明、科技、连接”三个关键词为指南,在推动人人公益的路上,也在思考如何共建一个健康、透明、可持续的互联网公益生态。

由指尖到心间,理性公益倒逼公益透明

在平台沟通会上,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副秘书长刘琴提出:“做好用户服务和机构服务,真正成为人人公益的创连者,行业发展的新引擎和理性公益的守望者。”

互联网公益的发展已经远超预期,不再只是捐款那么简单。不管是配捐还是捐步、答题获小红花,又或是将小红花融入生活场景,激励人们日常做好事,种种更方便的参与方式和更有趣的公益产品,都让人人公益得到了爆发式的增长。

但同时,公众参与公益的热情成了一把双刃剑,虽让筹款金额越来越多,但也埋下了隐患。违规套捐事件的发生,让很多人对人人公益的真实性打上了一个问号,公益项目的透明度提升依然是业内亟需解决的难题。大家也就有了更深的考虑:人人公益实现了,然后呢?

腾讯公益给出了一个新的方向——理性公益,每一次捐赠不仅源于情怀,更源于对项目的信任。

在每一次捐赠前,腾讯公益都会提示项目的透明度,用户可以停下来,冷静想一想,详细了解项目信息以后再决定是否将善款捐给该项目,捐赠更理性。

在今年的520公益日活动期间,腾讯公益平台还上线了“具象化一起捐”工具,能够将公益项目的信息更全面、及时、有效地反馈给捐赠人。达到具象化要求的项目也将获得腾讯公益更多的资源倾斜,包括配捐额度、平台推荐等,以此激励更多公益项目的公开透明和规范化,共建一个透明的公益平台生态。

公益项目越透明,用户参与越持续

一直以来,不管是传统公益模式,还是进入指尖公益时代,项目的公开透明是大家永恒不变的关注点之一。由于互联网的高度透明和可追溯性,人们对互联网公益的公开透明也抱有更高的期待。越来越多的钱以公益捐赠的名义进入互联网,随之而来的还有人们的顾虑:钱去哪儿了?是否用在了我支持的项目上?项目是如何发展的?达到了什么效果?

公益机构要想获得更多的支持,就需要加强与用户之间的联系。而及时有效的项目反馈,是最直接的联系。只有实现了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每一笔支出都清晰明了可追溯,每一次捐赠都详细记录过程,每一个阶段都主动向捐赠人汇报项目进度,让公众看到自己捐出的钱能够帮助到别人、切实解决问题,才能增进捐赠人对公益组织的信任度,激发更大的公益热情,愿意关注、支持和投入捐赠项目。

因此,要让用户持续参与公益,就要树立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信心。透明化是信任的基础。据腾讯公益用户调研结果显示,68%的捐赠人表示希望收到项目反馈。为此,腾讯公益做出了许多创新的尝试。

一个多月以前,腾讯公益举办了首期“股东人”大会,共有超过2300位爱心网友参加了大会。他们以“股东人”身份受邀,对自己捐助的项目展开问询,爱心网友通过直播观看机构答疑、财报公开、答股东问等环节, 充分了解项目进展、 善款去向、以及受助者故事。

而“小红花来信”功能,可以让捐赠人看到自己所支持的公益项目的进展,也让越来越多透明有效的公益项目让更多公众看到并参与。

项目信息越透明,用户与机构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就会有越来越多人投入并关注具体的公益项目,反过来也有越来越多人监督该项目的情况,促进公益透明化的建设,构筑公益行业透明的制度化、标准化,形成良性循环的闭环。

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可持续的人人公益

要说腾讯公益平台连接的最大资源,用户必是其一。没有大量真实用户的参与,人人公益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满足用户的公益需求也就成了平台运营最重要的一部分。

除了满足用户对公益透明度的需求,腾讯公益平台也在创新各种参与形式,激励公众持续参与。

在本次520公益日期间,腾讯公益平台上推出专属“好人标签”。依照用户日常的公益行为模式,分为有#公益践行者#、#公益倡导者#、#长期公益人#等不同类型。专属的“好人标签”是腾讯公益平台对捐赠人的激励。同样的捐赠金额,拥有专属标签的用户将获得比普通爱心用户更多的配捐。用户捐赠后,将获得具体的配捐列表,看到自己的身份加成配捐,以激励他们持续支持公益项目。

总的来说,无论是以科技和数字化工具支持机构和项目的透明化,还是满足用户需求,支持用户成长,腾讯公益通过推进公益行业的透明化,努力兼备公共利益、社会共同体利益、个体合法权益的实现,连接、触达和转化成更多爱心网友的持续捐赠行为,最终实现可持续的人人公益。

正如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所言:“互联网公益本身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整个生态链中,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会遭遇到因公益慈善本身公信力下降所带来的损失。所有参与方都要对公共利益进行共享共担,这是共生共创的基础和归宿。”

0 阅读:3
CSR环球网

CSR环球网

公益思维+商业逻辑=更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