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灵巧海洋
编辑 |灵巧海洋
生死一线之遥198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狠狠击垮了一个普通农家妇女的生活。夏素文,53岁,居住在陕西汉中的一个小村庄。作为一个传统农村妇女,她的一生就是操劳奔波、拼尽全力养家糊口。16岁就嫁人,19岁生下第一个孩子,之后又是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加上早逝的丈夫,她一人扛起了整个家的重担。
就在这样的沉重压力下,一场突如其来的肝硬化病症彻底压垮了夏素文。起初只是头痛欲裂、呕吐不止,很快病情急转直下,她再也无法下地干活,整日躺在床上痛苦万分。"她最后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了,浑身浮肿得像个10个月的孕妇,恨不得立马离世。"夏素文的独子王明成无比痛心。
曾几何时,这个默默无闻的农家妇女,还是一个勤劳淳朴、宽厚善良的人。可是如今,岁月的无情让她只剩下一具干瘪的皮囊,每天都在干呕、腹胀、浑身疼痛的煎熬中度过。
活着还是死去?就在这人生的最后时光,夏素文也没有放弃对生的渴望。在那临终前的3个月里,她拼尽最后一口气,服用各种补药和保健品,期望能有一线生机。可惜天不从人愿,病情只是一日比一日严重。
"她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多活几天,多看儿子王明成几眼。"对于这个含辛茹苦把四个孩子拉扯大的母亲来说,儿子就是她最大的寄托。然而命运终是无情,在病魔的折磨下,她的生命正在一点点流逝。
当时,王明成是个孝顺的好儿子。他放弃了自己的前程,整日整夜守在母亲的病床前。每天要按摩母亲肿胀的双腿,或帮她翻身,看着母亲满身的伤痍,他的心在滴血。
可即便如此,王明成也从未放弃治疗的希望。他耗尽了全部家当和积蓄,孤注一掷尝试各种民间偏方和补药,只求母亲能够多活一天。可惜上天无情,药石无效,3年过去,夏素文的病情已彻底无药可救。
医生的抉择1986年6月初,夏素文的病情更加危急。她的肚子越来越大,像怀胎10个月的孕妇,手脚更是肿胀到无法活动。吃进去的任何食物都会立即被呕吐出来,头痛欲裂,已经完全失去了意识。可即便是生命最后的时刻,夏素文依然活在地狱般的煎熬之中。
见此情景,王明成如同行尸走肉般拽着当地医院的一名医生蒲连升,哀求他能"让母亲少受些罪"。为了让母亲摆脱病魔的折磨,王明成甚至几次下跪请求,央求蒲连升注射药物,让她安详离世。
"作为一名医生,我怎能伤害生命?但看着夏素文这般情形,我也是无可奈何。"面对王明成的哀求,蒲连升一度陷入了巨大的矛盾挣扎。按理说,当时法律明令禁止"安乐S"等行为,允诺这一要求无异于犯Z。但亲眼目睹病人的无尽痛苦,蒲连升最终还是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在儿子的哀求下,我给了婆婆10毫升的药物,希望让她好好睡一觉,减轻些痛苦。"蒲连升如是解释。但实际上,他用的是一种特效Z静剂。一旦服用,就会陷入深度沉睡,呼吸渐止,直到最终S亡。
就这样,在1986年6月28日这一天,53岁的夏素文在儿子王明成的怀抱中,慢慢合上了双眼,再也没有醒来。这一刻,中国历史上第一例"安乐S"案就此发生。
风波陡起这个本应平静无波的结局,却掀起了一场空前的巨大风波。事后,夏素文的两个女儿得知实情,认为蒲连升是在"故意杀人",遂将其告上法庭,指控犯有"故意杀人罪"。接下来的近2年时间,蒲连升和王明成双双遭到羁押,备受煎熬。
这一罕见的案件引发了全国瞩目。从医学界到普通民众,社会上对于"安乐S"是否应当合法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支持者认为,这种做法属于人道主义的怜悯,能够减轻濒死者的痛苦;反对者则斥之为不道德、不利于生命教育。
最终,直到1991年4月,法院作出了宣判。判决书称:"蒲连升出于怜悯病患和支持病患意愿的目的,用药物帮助病患摆脱难以忍受的痛苦,虽违法但动机纯洁,应当从宽处理。"二人获得了无罪释放。
挣扎到底获释后,蒲连升本以为可以重新回到从医的生活轨道。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重重的耳光。由于参与了"安乐S"事件,他的执业资格被吊销,无法再次行医。更可怕的是,这件事成了他心理阴霾,困扰他多年。"就算给我100万,我也不会再做那种事了!"多年后,已经年逾古稀的蒲连升这样说。
而另一个当事人王明成的遭遇,则是雪上加霜。他的身体出现了严重问题,2000年被确诊为胃癌晚期。睹物思人,王明成见到子女们的眼泪,也开始渴望能像母亲当年那样,得到一个"安乐S"的机会,摆脱这漫漫病痛的折磨。
"可是没有一个医生愿意给我这个机会,他们都怕吃了官司。"王明成无奈地说。就这样,在子女的哀嚎声中,他再次步母亲后尘,在无尽的痛苦折磨中渡过了最后3年。直到2003年离世,王明成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迷茫中前行回望这起轰动一时的世纪案件,我们不由得反思:在病痛和死亡面前,人类应当作何抉择?夏素文和王明成的遭遇是否合情合理?我们如何定义和看待"生命的价值"?
很显然,对于"安乐S"这一问题,我们社会尚未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答复。正如案件中医生的举棋不定,立法者的探讨还在持续,舆论也存在明显分歧,这一法律和伦理的问题困扰了我们太久。
不可否认,"安乐S"确实有背离生命价值的嫌疑。但也有人认为,比起让濒死者在病痛折磨中挣扎,给予他人道主义的怜悯未尝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这不啻于一个命题,是"安乘人道离世"重要,还是"活着但饱受煎熬"更加珍贵。
从1986年到今天,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但面对生老病死,我们却依然显得无助和迷茫。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人性的至高尊严如何与法律相协调?怎样为临终者谋求最后的尊严?这都是我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自网络,仅用于传播积极正能量,不存在任何低俗或不当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人物形象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对于可能存在争议的部分,我们也会在接到反馈后迅速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