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果树上的腐烂病?果农赶紧看:冬季防治腐烂病最当时

农技小专家 2024-12-07 05:46:54

现在已经到了12月份了,今天这篇文章就给大家讲一讲如何防治果树腐烂病吧(包括干黑腐烂和流胶腐烂),因为现在冬季到了,果树也落叶准备休眠了,此时全年防治果树腐烂病害的最好季节到了!因为冬季是最容易检查果树腐烂病的时候,也是树上腐烂病菌休眠不扩散、不发病、最容易清刮防治的时候。

果树腐烂病,是一种很常见的果树病害。低温冻害、高温日灼、病虫害危害、过度修剪、树体结果负担过重、果园长期积水、土壤板结不透气、过量使用大化肥和农药等,都很容易导致果树大量发生腐烂病害,而造成果树发生腐烂病的主要原因是——果树自身虚弱抗病免疫能力差、导致病菌通过树上伤口趁机侵染致病。

果树腐烂病,是一种很难防治的的病菌侵染性果树病害。它包括真菌性腐烂病(如果树茎腐病)和细菌性腐烂病(如果树溃疡病)两大类腐烂病,如果用错杀菌药物则防治无效)。除此之外,果树腐烂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危害性很大的果树病害类型,果树零星发病后防治不及时,容易导致满园果树发病,轻则导致树势变弱、开花结果变差,重则造成果树枯枝甚至死树。

果树腐烂病,是一种春/夏/秋不容易被发现和防治、在冬季容易被发现和防治的果树病害。因为在春季、夏季、秋季这3个生长期内,树上生长稠密的枝叶会把腐烂病害部位遮挡住,到了冬季果树落叶休眠时,果树上的腐烂病斑位置裸露出来被发现,所有说冬季是检查和防治果树腐烂病最好的季节。

果树腐烂病,是一种有明显发病规律的果树病害。果树腐烂病分湿性腐烂病(湿腐)和干性腐烂病(干腐)两种类型春季和秋季是果树腐烂病发病最高的两个季节(5-30度都可以随时被病菌侵染发病),其中春季发病率又比秋季发病率高。

果树湿性腐烂病在温暖湿润环境下容易发病,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的主干和粗大枝条上,导致果树枝干表面上出现水浸状、红褐色-黑褐色的溃疡湿腐型腐烂,发病部位经常伴有带有酒糟味的红褐色菌浓菌流出,如果发病后防治不及时,气候潮湿时会导致果树腐烂发病部位一直流胶不止树势变弱、气候干燥时果树腐烂发病部位容易脱水凹陷、干枯开裂,最终致使果树虚弱枯死。

果树干性腐烂病出在干旱环境时容易发病,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弱树、老树、2-3年的弱枝上,导致果树枝干表面上出现红褐色-暗褐色、向上肿胀的腐烂病斑,发病部位不会出现水浸状、流菌浓菌液体的情况,而是会出现发病部位皮层慢慢扩大变硬腐烂症状,等到枝条上的腐烂病斑环绕一圈后,那么这个枝条也就慢慢干枯死掉了。

果树腐烂病,防治两大技术要点是“一彻底清刮腐烂病斑部位、二均匀涂抹药物杀菌保护”。大家在冬季果树落叶后到早春萌芽前半个月(即果树休眠期)认真检查果树上有无腐烂病害,发现果树的主干、枝条、枝桠部位有腐烂病斑后,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按照以下方法操作防治:

用锋利刀片把腐烂部位及周边的树皮全部清刮干净,清刮树皮的大小要超过腐烂面积1公分以上,清刮树皮的深度要一直刮到树皮漏出青白或青黄或黄褐色的木质部(把染病病菌的皮层彻底刮干净,但不要刮伤果树的木质部),最后用调成黏稠浆糊状的杀菌剂均匀涂抹在清刮好的位置上(药物涂抹面积要大于清刮面积),涂抹药物后要用干净的塑料薄膜等把刚清刮抹药的伤口包扎保护起来。

防治果树腐烂病的药物可以参考以下几种:井冈霉素、宁南霉素、中生菌素、四霉素、多抗霉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甲基硫菌灵、精甲霜灵、溃腐灵、甲霜灵、恶霉灵、精甲恶霉灵、噻唑锌、噻菌铜、噻霉铜、春雷王铜、氢氧化铜、松脂酸铜、乙磷铝、福美砷、甲硫•戊唑醇、甲霜灵•锰锌、霜脲•锰锌、乙磷铝•锰锌,推荐使用铜制剂和抗生素类的杀菌剂涂抹。

注意:①从果树腐烂部位清刮下来的树皮残渣要全部接走(建议烧掉),一定不能随意掉落在地面上(容易继续传染病害);②在使用药物防治果树上的腐烂病时,每隔1-2周要重新涂抹一次药物(建议用不同的药物交替涂抹),一般连续涂抹2-3次、等到3-4周后病害部位伤口结疤愈合好了,我们也就把果树上的腐烂病害治好了!

本文头条号原创首发,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平台及个人严禁搬运复制抄袭AI洗稿,违者必究

0 阅读:0
农技小专家

农技小专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