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总是认为世风日下、今不如昔?

瞰创新 2023-12-29 23:56:57

为什么我们总是认为世风日下、今不如昔?

Adam Mastroianni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你是否经常听到“过去的日子更美好”这样的话?你是否觉得现在的人们比以前更缺乏道德和美德?如果是这样,你并不孤单。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世界各地的人们普遍认为社会的道德水平正在下降,而且这种想法已经存在了很久。但是,这种想法真的有根据吗?多年来文明行为减少了吗?还是不文明的行为变多了呢?为什么人们依旧觉得“还是过去好”?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这种错觉又会对我们的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大家常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种观点由来已久、经久不衰。

两名学者通过分析自1949年以来世界各地问卷调查,发现一个社会无论在何方、有着什么样的历史背景,都认为“道德滑坡”正在发生。

受访者自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身边的人年龄越大,越世故奸诈,二是新一代道德水平更低,一代不如一代。。

但科学研究显示社会道德水准并没有下降,所谓的“道德滑坡”不过是种错觉。

这种错觉的罪魁祸首是两种认知偏好:负面偏好和记忆偏好。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会听到“今不如昔、世风日下”的抱怨——仿佛过去的社会是个天下大同的乌托邦,大家讲信修睦,外户而不闭。对于这种论调,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的心理学家兼研究员Adam Mastroianni反驳道:“如果真是这样,那人类的道德倒退岂不是一场灾难!但如果并非如此呢?那就是个很耐人寻味的心理学问题了:为什么人们总觉得社会在经历道德滑坡?”为寻找答案,Mastroianni联手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Daniel Gilbert,耗时五年分析了过去几十年的上百项研究,还启动了三项新课题。在去年6月的《自然》期刊上,两人发表了一篇名为《道德滑坡的幻象》(The Illusion of Moral Decline)的论文——从标题就能看出对“道德滑坡”的否定 [1]。文中,作者指出道德滑坡的迷思可以追溯到古代,并在引言中引用罗马历史学家Titus Livius的话,这位仁兄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抱怨社会道德“每况愈下”!

01

道德滑坡是一种无处不在、经久不衰、而且空穴来风、信手拈来的错觉。

两位研究者分析了1949年至2019年进行的177项问卷调查,参与者共有22万名,还分析了1996年至2007年在59个国家进行的58项调查,参与者共有35万名。问卷主要内容是受访者对社会风气的看法:人们是不是不如从前那么诚实、大方、礼貌、恭敬或善良了?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社会道德水准是不是下降了?问卷调查无论在何处进行、问题无论如何措辞(两位研究者尝试了一百种不同的问法),结果都基本相同:大家一口咬定社会道德水准在下降。Mastroianni在一篇博客中写道:“我们的研究表明,道德滑坡的感觉无处不在、经久不衰,而且完全是空穴来风、信手拈来。”

受访者无论年龄、性别、种族和意识形态,结果都大致相同,保守者和老年人更甚。老年人之所以尤其坚信道德滑坡,纯粹是因为年龄的增长。两位学者说:“如果将受访者心中的道德滑坡幅度量化,并除以年龄,会发现老人和年轻人算出来的数值几乎一样。”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Mastroianni解释道:“受访者自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身边的人年龄越大,越世故奸诈,二是新一代道德水平更低,一代不如一代。”此外,许多受访者认为道德滑坡始于其出生之年。Gilbert解释说:“人们不会专门说五十年代好、八十年代好。只要是在他们出生之前都很美好,之后就每况愈下了。”[2]

02

人心不古?

明明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道德素质怎么会下降呢?性少数、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待遇比几十年前改善了许多。几百年来,奴役、谋杀、强奸、大屠杀等暴力行为逐渐式微。尽管如此,人们对社会和人性的看法仍未改变。试问在日常生活中,善良、文明、礼貌和慷慨的行为真的越来越少吗?Mastroianni说:“我们没有收集关于日常行为的精准历史数据,只能通过多年的问卷调查等方式,定性衡量人们对周围人行为和品德的看法:大家还都乐于助人吗?你帮助过别人提包拿东西吗?今天你受到尊重了吗?你见过职场上的不文明行为吗?你为邻居做过好事吗?”

如果社会道德水平真的下降了,那这些生活中的平凡小善行数量也应该相应减少。两位专家分析了1965年至2020年间的107项问卷调查,共有400万美国人参与,结果很明确:平凡小善行的数量基本没有随时间变化,波动幅度小于0.3%,且世界各地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会不会是因为随着时代更替,人们对“乐于助人”、“尊重”等表述的理解变化了呢?并非如此。有一些问题指向性非常明确,比如插队、人身攻击等不文明行为是否常见,但受访者的答案多年来同样没有太大变化。

03

罪魁祸首:两种认知偏好

如果身边的文明行为并没有减少,为什么人们依旧觉得“还是过去好”?两位学者认为是两种认知偏好造成的:一是负面偏好,二是记忆偏好。负面偏好是指人们更容易关注负面信息。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媒体总爱报道恶性事件。Mastroianni说:“英文里有句谚语:if it bleeds, it leads(血腥夺眼球)”。随着负面信息吸收得越来越多,人们就越容易认为社会风气恶劣。第二个是记忆偏好:消极事件的记忆比积极事件消失得更快。Mastroianni解释道:“如果你今天经历了开心事和糟心事,五年后,糟心事会忘掉,而开心事却还会记得。第一个偏好让你觉得当下社会恶人横行,第二个偏好让你觉得往昔是淳朴善良的天堂。”

不过两位学者也想提醒大家,认知偏好无可厚非。Adam Mastroianni说:“认知偏好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大脑中,有其存在的意义,记忆偏好尤其如此,有利于我们走出负面经历的阴影。”两位学者强调,道德滑坡是一种错觉,没有任何数据支撑,而且这种错误的观念对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人们会因为觉得“社会上没几个好人”,从而不愿意与他人互动,有困难不寻求帮助,久而久之变得孤立。此外,两位学者还在论文中指出:“道德滑坡的迷思会使民众容易受到恶意行为者的操纵”,特别是某些别有所图的政客。

作者

Sirine Azouaoui

编辑

Meister Xia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137-x

2. https://www.experimental-history.com/p/the-illusion-of-moral-decline

0 阅读:2

瞰创新

简介:关注科技前沿动态,只生产硬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