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贝熙业铜像捐赠仪式在海淀区贝家花园南大房举行。贝熙业的半身铜像高50厘米,由法国雕塑家卡伊努于2023年创作,她还是圆明园雨果铜像的创作者。
贝家花园贝熙业何许人也?如果没有贝家花园的存在,也许这位在北京生活了四十年的法国医生,会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出。探寻贝熙业在北京的足迹,从其经历中会知道,他虽然不像白求恩那样出名,却也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初住大甜水井胡同
民国成立的第三年,一位精力充沛的法国中年人(42岁)携全家来到北京,他就是来京担任法国驻华使馆医生与圣·米歇尔医院(法国医院)院长的让·热罗姆·奥古斯坦·贝熙埃。对于这个法文名字,估计没有多少中国人会记住。于是,在当时的国人表述中,就出现了卜西尔、布西业、贝熙叶等各种音译的名字。在北京待得久了,这位法国人有了个十分好记的中文名字,叫作“贝熙业”。为此,他还用这个名字刻章一枚。
初来北京时,贝熙业的主要工作地点是东交民巷的法国公使馆。法国公使馆旧址现存中央喷水池、大门和4栋配楼,大门用砖做出壁柱和拱券。4栋配楼对称排列,为法国乡村别墅式。至于贝大夫工作过的法国医院旧址,已经在改扩建过程中消失。
贝熙业来京一年之后(1915年),北洋政府正式承认西医的地位。由此,贝熙业有了发挥才干的更广阔平台。那时候,社会名流黎元洪、段祺瑞、蔡元培、梅兰芳等,都曾来找贝大夫看病。而北京城区内的第一所防疫医院“京师传染病医院”,也曾聘请他为名誉顾问。按照袁世凯之女袁静雪的回忆,1916年6月袁世凯去世前,请来诊治的最后一位医生便是贝大夫。再依当时留下的文献记载:“袁氏之病本起于五月廿七日,迭经中医刘竺笙、萧龙友百方诊治,均未奏效。延至六月初四日病势加剧,即请驻京法国公使馆医官博士卜西尔氏诊视病状,乃知为尿毒症,加以神经衰弱病入膏肓,殆无转机之望。”这里所说的医官博士“卜西尔氏”,正是贝熙业大夫。由于贝熙业为北洋时期的大多数总统看过病,所以被在京外国人称作“皇帝的医生”。
1915年,贝熙业买下王府井大街西侧的大甜水井胡同16号四合院。此处寓所是贝大夫在京的第一个家,这里也见证了贝大夫在京的众多社交活动。
民国时期,北京城内的文化沙龙不断涌现。其中最出名的,是史家胡同凌叔华的“大小姐的书房”、北总布胡同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慈慧胡同朱光潜和梁宗岱的“读诗会”等。其实,还有一处沙龙,是需要介绍给读者朋友的,这便是贝熙业大夫的沙龙。当初,参加沙龙的知名人士,有“北京人”头盖骨鉴定者之一的德日进,有诗人圣-琼·佩斯(196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称贝熙业“老哥”的中国政府顾问铎尔孟,还有曾经的留法学生李石曾、蔡元培等。
在大甜水井贝宅中谈论的话题多种多样,大致涵盖了生物学、医学、文学、考古、探险、教育等多个领域。其中,有关教育的话题,居然推动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法大学的创办与西山温泉乡村实验,这或许是贝大夫等人事先无法预料的。
1916年6月,中法两国人士共同发起成立华法教育会,贝熙业积极参与其中,利用法国政府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浪潮。
待贝熙业大夫离开中国后,他在大甜水井胡同的宅子,被分配给抗战名将、时任轻工业部部长的蒋光鼐居住。而贝熙业大夫本人,也曾是一名“抗战志士”。
在碧云寺创建中法大学
1918年,经常参加大甜水井沙龙活动、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邀请老友贝熙业担任北大校医。根据蔡元培给贝熙业所写信函的内容可知:贝熙业大夫每星期需到校一次。遇有特别病人时,可以临校诊视或送至(法国)医院就诊。贝熙业为此获得的报酬,是每月二百元。
1918年8月北大红楼建成,被称作北大一院。位于京师大学堂旧址、东城区沙滩后街55号和59号的北京大学则被称作北大二院。此外,还有位于北河沿的北大三院。至于贝熙业大夫的医务室,大体是在北大一院的区域。如今,位于北大一院的北京大学红楼、位于北大二院的老教学楼,都是京城著名的红色文化遗存。
正值贝熙业于使馆、医院与北大等处来回奔走之际,于京西北数十里外的西山碧云寺下,出现了一处名曰“小南园”的别墅。此乃李石曾与顾孟余(后来担任中央大学校长)向碧云寺租借庙产所建。彼时的李石曾与顾孟余,同为北京大学教授,而且同为孙中山麾下的革命成员。就在此处,李石曾创办了生物研究所,并举行不定期的生物学讲座。而与李石曾关系密切的贝熙业,被请来做讲师。随后,李石曾与贝熙业等人,又在碧云寺开办疗养院,这是在北京地区出现较早的西式疗养场所。接着,李石曾又于此处包下一片山地,以建造农林试验场。而在碧云寺内,亦诞生了法文预备学校。这些产业,最终成为创建中法大学的基础。
到了1920年,碧云寺原有的法文预备学校,被扩充为文、理两科,改称中法大学西山学院。至此,中法大学在京正式成立。
作为中法大学创始人之一的贝熙业,同时也是中法大学的校医。彼时贝熙业大夫工作过的医务室,应在碧云寺山门之内。
和贝熙业同在西山出没的好友,包括圣-琼·佩斯。贝熙业喜好旅游探险,曾与圣-琼·佩斯经居庸关到张家口、蒙古草原,探寻古丝绸之路。促成圣-琼·佩斯在西山管家岭的桃源观创作完成长篇史诗《阿纳巴斯》。《阿纳巴斯》是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作品,圣-琼·佩斯也凭借这一作品,于196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闻名世界的诗人。
贝家花园成抗战联络站
筹建中法大学之时,李石曾又在距离碧云寺不远的一个名叫“石窝”的村子,兴办起第二农林试验场,并建成温泉小学。与此同时,李石曾等人又在石窝开出温泉,并创办了温泉疗养院。此时的贝熙业,在到访石窝村后,对此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了1923年,中法大学附属的温泉中学建成。也就在这一年,贝熙业在离温泉中学不远的阳台山山麓,一个名曰“牛涧沟”的地方,建造起一座藏式石楼。
贝家花园贝熙业何以要到此处建房?当时正赶上贝熙业的爱妻玛丽昂逝世不久,他的女儿又突患肺疾。于是,贝熙业便想到了西山,他要为女儿治病选择一处合适的疗养场所。贝熙业租下西山的一片山地,并在此建造别墅。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贝家花园”,而藏式石楼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按照专业人士的介绍:“贝家花园”是一组非常独特的建筑群,由三组建筑构成。第一组就是类似香山碉楼的藏式石楼;第二组是五间中式厅堂和餐厅;第三组是中西合璧的二层楼房。三组建筑依山就势,以山间羊肠小路相连。
此后,“贝家花园”既是贝熙业在京的第二个家,也是他治病救人、参与抗战活动的重要地点。此外,贝熙业所召集的沙龙活动,也拥有了北京城区与西山的两个场所。
贝熙业当年亲手栽下的七叶栗树依旧郁郁葱葱 新华社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黄浩找到贝熙业,希望他能够用国际友人的身份做掩护,运输重要的情报和物资。早已把自己视为中国一分子的贝熙业亲眼见证了中国人民所受的磨难,因此,当黄浩找到他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于是,位于京西的贝家花园成为沟通平西抗日根据地与北平城的秘密交通联络站之一。
抗战之初,贝熙业是北平令人尊敬的名医,又是法国使馆医生,享有外交特权,日本人通常不会为难他。贝熙业的加入,使北平至晋察冀根据地的药品生命线畅通了起来。因贝家花园的存在,贝熙业可以自然往返于北平城和京西之间,而且他从1920年起就有一辆小汽车,黄浩收集来的大部分药品都要靠贝熙业从西直门开车运到贝家花园,再由交通员把药品、器材套上驴车,翻山越岭地运送到根据地。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加紧了对华北物资的掠夺,汽油成为战略物资,贝熙业的汽车没法开了。为了保住通往根据地的“生命线”,贝熙业开始骑自行车运送药品。从城内的西直门到贝家花园有40多公里,骑自行车要骑上大半天,此时的贝熙业已经年过古稀,沿途还要经过多个日军关卡。在西山的夜色下,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位留着白色八字胡的外国老人,风尘仆仆地骑行在蜿蜒的山路上。黄浩暴露后,也是从贝家花园转往抗日根据地。黄浩走后,贝熙业继续从其他交通员那里接到药品,保持着这条“自行车开辟的驼峰航线”的畅通,他还在贝家花园治疗前来上门求医的八路军负伤战士,有时还会应邀到深山中出诊。
由于贝熙业平易近人、乐善好施,所以其两处寓所附近百姓,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贝”,称他的家为“老贝家”。1954年,贝熙业离开北京,回到法国。多少年过去了,贝熙业虽然已经故去,但他的事迹却一直流传,“老贝家”也为后人提供了缅怀他的场所。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作者: 高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