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开发面试过程中的问题整理二

编程侠 2021-04-01 19:26:06
接着上文Java开发面试过程中的问题整理一讲解的Java基础和前端框架,今天来说说后端技术。

三、后端技术

1、Spring:

(1)Spring中IOC和AOP的应用场景。

AOP:面向切面编程。可以运用在日志,事务和异常处理等。如果不使用aop,那么就必须在每个类和方法中去实现它们。代码纠缠在一起。每个类和方法中都包含日志、事务或者异常处理甚至是业务逻辑。在一个这样的方法中,很难分清代码中实际做的是什么处理。AOP 所做的就是将所有散落各处的事务代码集中到一个事务切面中。

AOP日志处理:使用Aop在接口方法上插入一行自定义的切面注解类,在切面处理类中可以记录接口名称、请求参数、请求ip、请求url、请求时间、响应参数、响应状态、调用时长等;

AOP事务处理:Spring在方法访问数据库之前,自动开启事务,当访问数据库结束之后,自动提交/回滚事务;

AOP异常处理:自定义开启环绕通知,一旦运行接口报错,环绕通知捕获异常跳转异常处理页面。

IOC就是Inversion of Control,即控制反转,又称依赖注入。它不是什么技术,而是一种设计思想。在Java开发中,传统的创建对象的方法是直接通过 new 关键字(之前我们通过 "类名 对象名 = new 类名( )"的方式进行对象的创建,也就是说我们的程序负责对象的创建,控制了它是否被创建这件事情,这就叫做控制),而 spring 则是通过 IOC 容器来创建对象,也就是说我们将创建对象的控制权交给了 IOC 容器。这称为控制反转。概括的说就是:

IOC 让程序员不再关注怎么去创建对象,而是关注于对象创建之后的操作,把对象的创建、初始化、销毁等工作交给spring容器来做。

举个例子:梳理这个问题在各种社会形态里如何解决:一个人(Java实例,调用者)需要一把斧子(Java实例,被调用者)

(1) 原始社会里,几乎没有社会分工。需要斧子的人(调用者)只能自己去磨一把斧子(被调用者)。对应的情形为:Java程序里的调用者自己创建被调用者。

(2)进入工业社会,工厂出现。斧子不再由普通人完成,而在工厂里被生产出来,此时需要斧子的人(调用者)找到工厂,购买斧子,无须关心斧子的制造过程。对应Java程序的简单工厂的设计模式。

(3)进入“按需分配”社会,需要斧子的人不需要找到工厂,坐在家里发出一个简单指令:需要斧子。斧子就自然出现在他面前。对应Spring的依赖注入。

第一种情况下,Java实例的调用者创建被调用的Java实例,必然要求被调用的Java类出现在调用者的代码里。无法实现二者之间的松耦合。

第二种情况下,调用者无须关心被调用者具体实现过程,只需要找到符合某种标准(接口)的实例,即可使用。此时调用的代码面向接口编程,可以让调用者和被调用者解耦,这也是工厂模式大量使用的原因。但调用者需要自己定位工厂,调用者与特定工厂耦合在一起。

第三种情况下,调用者无须自己定位工厂,程序运行到需要被调用者时,系统自动提供被调用者实例。事实上,调用者和被调用者都处于Spring的管理下,二者之间的依赖关系由Spring提供。

生活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支付宝在整个淘宝体系里就是庞大的ioc容器,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资金管理中心。

(2)Spring依赖注入的方式有哪些?

【set设值注入、构造函数注入、spring注解注入】

Spring IOC既可以通过XML的形式进行bean与依赖注入配置,也可以通过注解的方式。(在springmvc中,我们一般使用xml进行装配,而springboot使用全注解的形式)

①通过XML的形式进行bean与依赖注入

通常有两种: 设值注入&构造注入。

设值注入就是指要被注入的类中定义有一个setter()方法,并在参数中定义需要注入的对象。

构造注入就是指要被注入的类中声明一个构造方法,并在此方法的参数中定义要注入的对象。

②注解的方式:

注解包含三部分:

| 组件类型注解--声明当前类的功能与职责

|| 自动装配注解--根据属性特征自动注入对象

||| 元数据注解--更细化的辅助IoC容器管理对象的注解

A、四种组件类型注解

@Component:组件注解,通用注解,该注解描述的类将被IoC容器管理并实例化

@Controller:语义注解,说明当前类是MVC应用中的控制类

@Service:语义注解,说明当前类是Service业务服务类

@Repository:语义注解,说明当前类作用于业务持久层,通常描述对应Dao类

此外,在使用四种组件类型的注解时,必须开启组件扫描,详细配置如下:

B、两类自动装配注解

按类型装配

@Autowired

@Inject

按名称装配

@Named

@Resource

优先设置name属性,若未包含name属性,会按照@Autowired注入

C、元数据注解

@Primary--按类型装配时出现多个相同类型的对象,拥有此注解对象优先被注入

@PostContruct:相当于init-method

@PreDestory:相当于destory--method

@Scope:设置对象Scope属性

@Value:为属性注入静态数据

(3)为什么非使用依赖注入,我要用到一个其他对象时,new一个怎么就不好了。

本质上都是创建对象,最大的区别还是生命周期的管理以及复杂依赖的处理。

①、生命周期

比如一个类或者接口全程只要一个实例,用依赖注入的话只需要注册成单例即可,如果自己实例化的话你需要撸一个单机模式(饿汉、懒汉、线程安全等模式)的类,并发下还要考虑线程安全。

②、复杂依赖

如果这个类或者接口不依赖其他的类或者接口差异不明显,如果依赖的类比较多的情况下(A依赖B,B又依赖C,C又依赖D,D又依赖其他)自己实例化会很麻烦。要创建A, 要先B、C、D先new一遍再new A。用ioc就快多了,A(B b),其他自动创建,是不是快多了。

总结:在程序中如果不是必须同一个对象多个实例时,也就是一个对象只是在某个地方使用一下时new一下,依赖注入就比new一个对象更好,因为new一个对象必选面临频繁创建和销毁内存实例对象的问题。而ioc管控下实例对象都是单例模式的,就是在程序运行时始终只有一个对象实例生成不需要频繁创建和销毁,也因为在内存中只有一个实例对象,减少内存开销。

(4)描述一下DispatcherServlet的工作流程?

(5)SpringMVC如何区分控制器返回的是页面还是数据(比如JSON格式的数据)

使用@ResponseBody注解,该注解用于将Controller方法返回的对象,通过适当的HttpMessageConverter转化为指定格式后,写入到Response对象的body数据区。

使用时机:返回的数据不是html标签的页面,而是其他某种格式的数据时(如json,xml等)。(如果是在程序中返回的html页面代码,也可以使用@ResponseBody,在HttpServletResponse写入,设置ContentType为text/html)

(6)Spring全家桶有哪些?

Spring、Spring MVC、Spring Boot、Spring Cloud 、 Spring Security 、Spring Data

(7)Spring普通类与工具类如何调用service层方法,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注解调用?

Spring中的Service不是你想new就能new的,因为通过new实例化的对象脱离了Spring容器的管理,获取不到注解的属性值,所以会是null,就算调用service的类中有@Component注解加入了Spring容器管理,也还是null。

新建SpringContextUtil类,在application.xml配置SpringContextUtil,最后使用DictService dictService = (DictService) SpringContextUtil.getBean("dictService");

2、Springboot:

(1) SpringBoot中如何进行单元测试?

导入spring-boot-starter-test依赖。测试类使用注解@SpringBootTest,测试的方法上加@Test注解。

(2) 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的作用。

@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是一个组合注解,@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的源码我们发现,它是由ComponentScan、SpringBootConfiguration、EnableAutoConfiguration等注解组合而成:

(3) 在一个Springboot+mybatis+mysql+oracle+redis+aop功能的项目中,在pom.xml中需要引入哪些jar包依赖?

进一步提问:以redis为例,springboot 1.x与springboot 2.x引入的jar包有何不同?

在 springboot 1.5.x版本的默认的Redis客户端是Jedis实现的,springboot 2.x版本中默认客户端是用lettuce实现的。

3、SpringCloud:

(1)springCloud的核心组件有哪些,解决什么问题?

Eureka(注册中心)

每个微服务都有一个EurekaClient组件,专门负责将这个服务的信息注册到EurekaServer中,也就是告诉EurekaServer,自己在哪台机器上,监听着哪个端口。而EurekaServer是一个注册中心,里面有一个注册表,保存了各服务所在的机器和端口号。

Feign(REST客户端)

Feign是一个声明式REST客户端,主要是为了简便服务调用,更快捷、优雅地调用HTTPAPI。主要是实现原理是用动态代理,你要是调用哪个接口,本质就是调用Feign创建的动态代理。

Ribbon(负载均衡)

Ribbon的作用是负载均衡,会帮你在每次请求时选择一台机器,均匀地把请求分发到各个机器上,默认使用的最经典的RoundRobin轮询算法(如果发起10次请求,那就先让你请求第1台机器、然后是第2台机器、第3台机器,接着再来—个循环,第1台机器、第2台机器。。。以此类推)

Hystrix(熔断器)

微服务框架是许多服务互相调用的,要是不做任何保护的话,某一个服务挂了,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别的服务也挂。Hystrix是隔离、熔断以及降级的一个框架。如果调用某服务报错或者挂了,就对该服务熔断,在5分钟内请求此服务直接就返回一个默认值,不需要每次都卡几秒,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熔断。但是熔断了之后就会少调用一个服务,此时需要做下标记,标记本来需要做什么业务,但是因为服务挂了,暂时没有做,等熔断的服务恢复了,就可以手工处理这些业务。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降级。

Zuul(服务网关)

Zuul微服务网关,负责网络路由。假设你后台部署了几百个服务,现在有个前端兄弟要来调用这些服务,难不成你让他把所有服务的名称和地址全部记住,这是不现实的,所以一般微服务架构中都必然会设计一个网关,所有请求都往网关走,网关会根据请求中的一些特征,将请求转发给后端的各个服务。而且有一个网关之后,还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做统一的降级、限流、认证授权、安全,等等。

总结步骤:①服务注册—》②服务发现—》③负载均衡—》④服务调用—》⑤隔离、熔断与降级—》⑥网关路由

流程说明:各个服务启动时,Eureka Client都会将服务注册到Eureka Server,并且Eureka Client还可以反过来从Eureka Server拉取注册表,从而知道其他服务在哪里。服务间发起请求的时候,基于Ribbon做负载均衡,从一个服务的多台机器中选择一台。基于Feign的动态代理机制,根据注解和选择的机器,拼接请求URL地址,发起请求。发起请求是通过Hystrix的线程池来走的,不同的服务走不同的线程池,实现了不同服务调用的隔离,避免了服务雪崩的问题。如果前端、移动端要调用后端系统,统一从Zuul网关进入,由Zuul网关转发请求给对应的服务。

(2)SpringCloud和Dubbo两种微服务架构有何区别?

Dubbo的定位始终是一款RPC框架,而SpringCloud的目标是微服务架构下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如果非要比较的话,Dubbo可以类比到NetflixOSS技术栈,而SpringCloud集成了NetflixOSS作为分布式服务治理解决方案,但除此之外SpringCloud还提供了配置、消息、安全、调用链跟踪等分布式问题解决方案。

(3)SpringBoot和SpringCloud 侧重点分别在哪些方面?

SpringBoot是Spring的一套快速配置脚手架,可以基于SpringBoot快速开发单个微服务,SpringCloud是一个基于SpringBoot实现的云应用开发工具;

SpringBoot专注于快速、方便集成的单个微服务个体,SpringCloud关注全局的服务治理框架;

SpringBoot使用了默认大于配置的理念,很多集成方案已经帮你选择好了,能不配置就不配置,SpringCloud很大的一部分是基于SpringBoot来实现。SpringBoot可以离开SpringCloud独立使用开发项目,但是SpringCloud离不开SpringBoot,属于依赖的关系。

(4)springcloud如何实现服务的注册和调用?

1)服务发布时,指定对应的服务名(服务名包括了IP地址和端口),将服务注册到注册中心(eureka 或者zookeeper)

2)注册中心加@EnableEurekaServer,服务用@EnableDiscoveryClient,然后用ribbon或feign进行服务直接的调用发现。(这一过程是springcloud自动实现 只需要在main方法添加@EnableDisscoveryClient。同一个服务修改端口就可以启动多个实例)

4、mybatis:

(1)Mybatis中mapper.xml映射文件,通常都会写一个Mapper接口与之对应,这个Mapper层接口是怎么能够找到指定xml下的方法的?

Mapper接口是没有实现类的,当调用接口方法时,接口全限名(就是映射文件中的namespace的值)+方法名拼接字符串作为key值,可唯一定位一个MapperStatement。在Mybatis中,每一个、、、标签,都会被解析为一个MapperStatement对象。

(2)Mybatis的Xml映射文件中,不同的Xml映射文件,id是否可以重复?

不同的Xml映射文件,如果配置了namespace,那么id可以重复;如果没有配置namespace,那么id不能重复;原因就是namespace+id是作为Map的key使用的,如果没有namespace,就剩下id,那么,id重复会导致数据互相覆盖。有了namespace,自然id就可以重复,namespace不同,namespace+id自然也就不同。

(3)Mybatis中使用MySQL和Oracle分页的区别

MySQL分页:(利用LIMIT关键字)计算参数为开始序号(startNum),要查的总条数(totalNum)

Oracle分页:(利用自带的rownum)计算参数为开始序号(startNum),结束序号(endNum)【注意:Oracle分页利用其自带的rownum,但是rownum在表中不能使用>号(比如select rownum,a.* from A a where rownum > n,查出的都是空),但是可以使用n(n>1的自然数)这种条件依旧不成立,所以查不到记录】

(4)Mybatis是如何将sql执行结果封装为目标对象并返回的?

第一种是使用resultMap标签,逐一定义列名和对象属性名之间的映射关系。

第二种是使用sql列的别名功能,将列别名书写为对象属性名,比如T_NAME AS NAME,对象属性名一般是name,小写,但是列名不区分大小写,Mybatis会忽略列名大小写,智能找到与之对应对象属性名,你甚至可以写成T_NAME AS NaMe,Mybatis一样可以正常工作。

进一步提问:resultMap和resultType有啥区别?

resultType:当使用resultType做SQL语句返回结果类型处理时,对于SQL语句查询出的字段在相应的pojo中必须有和它相同的字段对应,而resultType中的内容就是pojo在本项目中的位置。

resultMap:当使用resultMap做SQL语句返回结果类型处理时,通常需要先在mapper.xml中定义resultMap进行pojo和相应表字段的对应关系。然后再使用resultMap。

(5)Mybatis xml映射文件中,除了常见的select、insert、updae、delete标签之外,还有哪些标签及其作用?

除了这四个标签,还有、、、、,一个9个标签,其中为sql片段标签,通过标签引入sql片段,为不支持自增的主键生成策略标签。

(6)为什么说Mybatis是半自动ORM映射工具?它与全自动的区别在哪里?

hibernate对很多数据库的操作已经进行了封装,hibernate操作对象时,比如往数据库添加一条记录,直接save就可以了。(Hibernate属于全自动ORM映射工具,使用Hibernate查询关联对象或者关联集合对象时,可以根据对象关系模型直接获取),而Mybatis在查询关联对象或关联集合对象时,需要手动编写sql来完成,虽然现在已经有不少程序可以自动生成xml文件,但还是需要自己调整sql,所以称之为半自动ORM映射工具。这也从侧面可以看出hibernate的拓展性不如Mybatis(hibernate做了很多封装)。

(7)mybatis 为什么大于不用转义,小于必须转义?

mybatis不支持“<”,本质是xml不支持这个符号,<会引起xml格式的错误,xml文件中的标签是<…>这种形式的,所以当出现“<”号时,会认为是一个标签的开始

3 阅读:1696

编程侠

简介:一个爱好厨艺的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