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庄严肃穆的法庭里,一场庭审仍在进行。主审法官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审判员霍思宇正在开庭。她的手机在法台的桌洞里无声地亮起,来电的是霍思宇的母亲王东,当电话无人接听,她便不再拨打了。本想问候女儿是否下班的她,对法院工作的忙碌再熟悉不过。
母亲王东1994年进入法院系统,曾先后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人民法院、州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历任经济庭、监察室、干部处、审管办多个岗位,直至退休。女儿霍思宇研究生毕业即入职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现任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速裁组审判员。
从母亲成为法院干警到现如今女儿接力奔忙在法台之上,一个家庭的两代人已经在审判一线默默奉献了30年。
母亲背影乃进取的底色
“我是1991年上的小学。上小学和初中时,我经常看到给我做早饭的母亲,总是在灶具旁边的窗台上放着本书,一边盯着热气腾腾的锅,不时翻炒两下,一边趁着间隙看书……东北冬天的早上,天还没亮,室内外温差非常大,窗上冻了厚厚一层冰霜,每个窗户上只有一小块没有被冰霜覆盖,能够映进来外面路灯的昏黄。母亲的背影就在厨房的灯光和外面路灯的交映下。如果是夏天,天亮得早,太阳的光照进来,妈妈看书的背影就更清晰了。好多年,不论冬夏,每天早上我起床后看到的都是这个背影……”
提起印在女儿脑海里的这个背影,母亲笑着道出了原因:“那会儿孩子小,单位工作也忙,能够得空学习的时间不多,所以我早上做早饭时、晚上将孩子各种事情拾掇妥了之后,就看看书。学习这事儿是提升能力的捷径嘛,我也希望孩子能够持续地学习,毕竟在法院这一行,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
面对母亲的期待,霍思宇坦言:“坚持学习这事儿,我是非常佩服我母亲的,她的那种执着劲儿对我影响很大。现在我工作了,也当了妈妈,更加理解我母亲当时那个状态。即便是业务熟练,碰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案件,也都得学习新知识。现在我的时间状态也跟当年我母亲差不多,早上孩子没醒的时候看看书,晚上孩子睡着了再写写判决。真的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霍思宇笑着对母亲说。
令母亲骄傲的是,女儿在学习上确实有种执着和韧劲,“思宇生了两个孩子之后,仍然坚持读了博士,完成了十几万字的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当时看她写博士论文,整宿整宿地熬夜,很心疼,我就劝她,要不就算了吧,别把身体熬坏了。但我心里实际上很欣赏她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这也是我们法院干警需要的素质”。其实思宇与母亲心照不宣:“我知道,虽然妈妈心疼我、嘴上劝我放弃,心里还是期待我能学有所成,她也为我这种拼劲儿骄傲。”
闪耀法徽成职业的理想
2001年,法院系统换发新式制服,2000款的制服配有法徽。在霍思宇的记忆中,这款新式制服之前,母亲戴的是有国徽的大盖帽,精神靓丽。换发新装后,新装上的法徽也很闪耀,“平常的西服有了这枚法徽,就很打扮人。”霍思宇说。
换发新装时,正值霍思宇高中时期,考取法学专业一直是她不变的理想。“妈,借我一枚法徽。”“干啥用?”“别人都写个名言警句挂墙上,鼓励自己高考,我不用,我有一枚法徽就行,放笔袋里。”“那你啥时候还?”“等我发了自己的,就还。”这段调侃式的对话,母女俩至今津津乐道。
霍思宇上小学时,在母亲的书上学到了一些法律知识。“现在看来,都是常识,但是当时在同龄人中如果聊起法律知识,感觉自己还是很专业的。”凭借着这种“成就感”,霍思宇在小学五六年级就认定自己要学法学、当法官。高考志愿中,各个批次的填报专业都是法学。研究生毕业后,辗转多地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报考的单位也都是法院,最终如愿入职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
谈起当年女儿的职业选择,母亲王东说:“这些年,我对职业的满意度也影响了孩子。她研究生毕业到各地参加公务员招录考试,走到哪儿都是报考法院,我心里非常欣慰。”
严谨公平是不懈的追求
2010年前后,延边州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母亲王东也从干部处调任审管办工作。彼时正值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起步阶段,对于干警的考核考评,仍然沿用数据手动核算。每到干警考评之时,家里的餐桌就成了母亲的办公桌——一摞摞大表格、一沓沓考核材料、一把算盘、一个计算器……母亲做这项工作极其认真仔细,每名干警的数据都要经过几遍核算、反复确认。那些年,母亲在审管办工作的阶段,经她核定的干警考核考评结果,没有人提出过异议。
同样的2010年,初入法院的霍思宇在执行庭做内勤。同样是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执行庭的十几位执行法官每个月的执行案件的各项数据,都由内勤笔算统计再录入电脑系统。每个月,霍思宇要把全庭执行法官的数据核算出来,每人一张表,全庭再汇成一张总表。因为执行案件涉及的数据方方面面,为了提高计算速度,霍思宇练习单手盲打计算器。凭借着优秀的统计效率和准确度,霍思宇入职当年就被评为优秀统计工作者。
说起工作心得,母亲王东直言:“人事政工工作是个良心活儿,咱得把每个人的数据核准了,不能把大伙儿辛苦工作的成绩核错了,认真细致是应该的。法院的工作,讲究的是公平。政工工作面向法院普通干警,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普通干警。”
谈起工作感受,霍思宇有着和母亲高度契合的理念:“工作的这些年,我能够体会到,法院干警工作中追求的价值是公平,追求公平的方法论是严谨和认真。去年我个人承办案件的结案量突破了900件。对我们来讲,一个案子是九百分之一,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一生可能就这一件诉讼。当事人来诉讼,就是追求公平。所以,审判工作没有容错率。”
千里送书铸就法官底线
2014年,母亲王东到了退休年龄,在延边州中院办了退休手续。这一年,北京市三中院任命霍思宇为助理审判员,开始独立承办案件。退休后的母亲来京看望女儿,行李里除了家乡的美食外,还有一本《法院干警廉政教育手册》。“大老远的,给我背这本书来干啥?放心吧,我不会有廉政问题的。”“我看这书编得挺好,带给你看一看。”轻描淡写的对话间,母女俩心领神会,霍思宇便把这本小册子放在了床头柜上。
回忆当年的这件趣事,霍思宇言语中充满了对母亲的理解:“刚看到那本手册的时候,我觉得我母亲很可爱,我又不会有廉洁问题,给我背来这本书干嘛,但是后来细想想,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嘛,她在法院系统工作了这么多年,她看到的廉政风险远比我经历的多得多,所以,她在以这种方式提醒我远离风险,保持廉洁自律。后来那本书就一直在我的床头柜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的睡前读物,里面的一些人、一些事,还是非常有警醒意义的。”
对此母亲王东道出了当年的良苦用心:“退休整理办公室时,看到这本廉政教育手册,我特意把这本书放好,当时就想着给姑娘带到北京去。孩子为人正直正派,我绝对相信。但是她还年轻,又刚刚开始办案,有些情况、有些问题都是她预料不到的,多学习总是没有坏处。干法官这一行,廉政这道关一定要把住。我看她把这书放到床头柜上,就知道孩子往心里去了,我把这书背来就对了!”
廉政手册的故事转眼就是十年。这十年里,霍思宇经历了从助理审判员到员额法官的角色转换。成为员额法官后,霍思宇的年平均结案量近800件,每天在忙碌中践行着母亲当年的认真细致、廉洁自律。母亲王东已退休十年。这十年里,母亲最乐于与女儿聊的话题始终离不开“法”。听女儿讲讲法院里每天的新鲜事儿,新变化新成就,是老人家最开心的时刻。
本文刊载于2024年11月7日法治周末周刊
供稿:北京三中院
编辑:张竞丹 刘宇航
审核: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