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全球首个商业化通导遥一体化卫星星座“星池计划”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
8月10日12时03分,谷神星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新华社发
8月10日12时03分,“星池一号B星”搭载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入轨。
这是全球首个商业化的通导遥一体化卫星星座“星池计划”成功发射的第一颗卫星,由深圳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椭圆时空自主研制,是我国商业航天在技术领域创新突破的里程碑事件。
“通导遥一体化卫星,指的是在单颗卫星上打包集齐通信、导航、遥感三大功能。”中科院遥感所博士、椭圆时空(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邸凤萍接受读创/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也是最近几年全球航天试图攻克的技术难题。
经过3年技术攻关,椭圆时空自主研制的“星池一号B星”在单星上首次集成了物联通信、多模式遥感、导航增强能力,同时具有多载荷、小型化、轻量化的特点,可以优化和解决目前通导遥数据各自孤立、难以融合应用的问题。
“星池一号B星”也是椭圆时空“星池计划”的首发星。据邸凤萍介绍,“星池计划”是由112颗智能卫星构成的综合感知卫星星座,预计在4年内完成发射。整个星座组建完成后,将提供覆盖全球的即时广域综合感知服务,在轨融合了10分钟量级的响应式遥感、厘米级导航定位增强、全天时双向物联通信的能力,可为电力、石油基础设施智能巡检,期货大数据、双碳、应急减灾、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标准化数据产品。
目前,椭圆时空有另外一颗卫星正处于准备发射阶段。此外,还有两颗遥感功能高度融合的卫星正处于最后测试阶段,预计年底发射。随着“星池计划”正式启动首批卫星发射,未来将服务于数十万亿元规模的数字经济领域,为智慧地球的建设提供高价值的数据底座支撑。
来源: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刘悠扬
图源自新华社
NO.2
全国首颗全AI智能卫星“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地卫智能应急一号” 图源自地卫二
8月10日12时03分,中国首颗以人工智能(AI)载荷为核心、具备智能操作系统的人工智能卫星“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又名WonderJourney-1A,简称WJ-1A),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这一时刻标志着融合人工智能与航天技术的新一代航天企业——地卫二空间技术(杭州)有限公司,在Wonder Journey 望江山星座下的首颗卫星智能体成功发射完毕,即将正式投入运营。
这是实现从智能卫星到太空智能体跃迁的第一步。与其他卫星相比,地卫智能应急一号携带峰值80 TOPS (TOPS即每秒钟万亿次运算)星载算力,而星上超高算力的实现得益于地卫二自主研发的星载智能载荷处理单元“弦”(“String” Edge AI Platform)。相较于当下在轨的卫星智能化水平,提升数十倍。
通过部署全新计算架构和自动驾驶级的太空算力,驱动高分辨率面阵相机、近红外相机等载荷,运算超过百种算法,实现星上的实时观测、实时处理和太空智能。具体来说,可实现语义理解、在轨识别、智能分割、智能压缩、无效数据清洗、大模型推理等星上AI能力。
太空AI“弦”是一个开放平台。地卫二协助多家单位和企业,成功上注他们的太空智能程序,共同打造了基于智能载荷处理单元“弦”的“望江山太空程序1.0”应用矩阵。
在商业卫星发射按重量以克计价的时代,软件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卫星的物理载荷。通过软件上注的方式,这个智能平台让多种智能应用程序得以在航天器上运行和验证,赋能包括森林减灾、水质监测、土壤墒情、非农非粮、森林火点、病虫害监测、城市两违等多种场景,作为一种长时序、高精度的监测手段有独特的优势。
“地卫智能应急一号”卫星入轨后将首次在轨开展星载智能载荷处理单元“弦”验证试验,评估多方算法及模型的在轨应用效能,并持续开展“天空地脑一体化”架构验证。
在轨期间由苏州天巡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等多家联合研制单位共同在应急减灾、水利、农业、林业、海洋等领域进行推广应用。
来源:地卫二
NO.3
国内首条芯片原子钟生产线投产
生产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芯片加工后的筛选工作
天津华信泰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国内首条芯片原子钟生产线日前在滨海高新区落成投产。该条生产线可达到年产3万台的生产能力,其落成投产表明我国在芯片原子钟领域打破国外垄断,突破关键器件“卡脖子”问题,满足国内该技术产品在相关领域的迫切需求。
芯片原子钟属于电子信息技术中时间频率技术领域的核心基础器件,具有授时精准度高、功耗低、体积小等特点,适用于卫星导航授时、通信同步、水下探测等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在天津华信泰刚刚落成的生产线洁净间,记者看到了天津生产线生产的芯片原子钟,体积小巧,比家庭常用的小闹钟还要小。芯片原子钟是原子钟领域的新产品,由于它的出现,推动了海底勘探节点(OBN)的研制,海底石油勘探发生了革命性升级,实现了全水域、高效率、采集道数不受限、勘探成本大幅下降等诸多优点。
“传统的石油勘探一般采用线缆的方式,如果采用OBN海底勘探技术将大大提高勘探效率。”华信泰董事长梁小芃举例说,石油勘探的时候,可以在海底投放上万个以芯片原子钟作为核心器件的OBN节点,每一个节点都严格要求时间同步,1个月漂移不能超过1毫秒。利用以芯片原子钟作为核心器件的OBN节点勘探比传统操作更加方便,不仅成本低、精准度高,而且还进一步提高了勘探面积。
华信泰历时十年研制出了低功耗、高精度芯片原子钟产品。梁小芃表示:“这条生产线的投产不仅标志着我国长期被国外垄断的芯片原子钟‘卡脖子’技术实现了突破,更重要的是成功将技术产品实现了产业化。随着需求的不断扩大,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建设十万台,乃至百万台的生产线,同时加快产品的迭代升级,不断推出更优、更强、更先进的产品,在时频领域里做大做强。”
来源:天津日报、天津市人民政府网
NO.4
海南将实现“一船一码一设备”监管
停靠在洋浦干冲渔港中心码头的渔船。图源这里是儋州微信公众号
8月5日,记者从海南省渔业监察总队获悉,海南拟在全国率先在大中型渔船上安装北斗三代船载终端,并配备“插卡式AIS”终端,有效杜绝渔民擅自拆卸、故意关闭、随意擦写篡改船舶识别码等违法违规行为,解决船码不符、一船多码、一码多船等问题,实现“一船一码一设备”监管目标,降低渔船航行事故的发生,为渔民安全作业生产提供保障。
据了解,小型渔船安装北斗定位终端后,渔业管理人员可通过管理系统随时查看渔船动态,船主可通过手机APP掌握名下渔船位置等信息。
同时,在大中型渔船安装的“插卡式AIS”终端,该设备能够保障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准确了解周边船只的动态,实现渔船的海上避碰自动感知能力。该设备是农业农村部的新型试点设备,与传统AIS设备相比,在自供电、防拆卸、防数据篡改能力上实现了优化升级。
海南省渔业监察总队装备技术指挥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渔民可通过卫星电话、手机等拨打应急热线,也可通过船载AIS、北斗等设备一键报警,值守人员和附近作业渔船同步响应,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有效提高险情事故处置效率,提升渔业公共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升级改造短波、超短波系统,不断提升我省沿海市县和三沙市周边海域远程通信能力,强化信号覆盖范围与重叠度,为应急救援提供服务保障。
据介绍,海南省渔业监察总队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全省在册渔船北斗定位终端和大中型渔船AIS船载终端的“两个全覆盖”。
来源:海南发布、海南日报
图源自这里是儋州微信公众号
NO.5
轻便一体式卫星基站首次大规模投入抗洪救灾
工作人员正在连夜架设卫星基站。中国移动供图
面对洪水导致的电力及光缆受损,中国移动首次大规模将轻便一体式卫星基站投入现场救灾抢修中。中国移动抢险突击队利用这款可以单人背负的设备,克服了通信车无法抵达等困难,徒步穿行到受灾严重区域,迅速抢通通信站点,为抗洪救灾提供通信保障。
此次投入抗洪救灾的中国移动轻便一体式卫星基站,将高通量卫星站、基站和WIFI融合一体,自备大容量电池,具有易运输、自开通、高速率特点,适用于“断路、断网、断电”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通信保障。
作为应急保障的“利器”,此套设备可放置在1个背包内,重量仅16公斤。设备送达现场后由通信专家快速开通,能有效解决“通信孤岛”问题,为受灾山区群众、留守老人儿童快速提供移动通信话音和网络服务。
据了解,中国移动在全国配置512M高通量卫星资源专用于应急通信保障。相比传统卫星,国产新一代高通量卫星信号提升1倍、单星容量提升10倍、单站速率提升10倍,特别适合于小型轻型化、高度集成化的轻便一体式卫星基站。
通过人工背负和空中投递相结合的方式,这些设备在送达现场后5分钟内便快速恢复灾区通信,在北京房山区十渡镇、蒲洼乡、史家营乡,门头沟雁翅镇、清水镇,河北保定市易县南城司乡等10个乡镇为当地居民提供通信服务,单站通信速率达到50M,在支持96路基本通话的同时,还能有效保障现场人员视频和互联网接入能力。
目前,中国移动已在北京、河北等地投入了27套这类设备进行现场保障,并已做好向黑龙江、吉林等受灾区域支援的准备。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图源自中国移动
NO.6
北斗助力,天生桥局解决行波测距装置对时“顽疾”
8月2日,天生桥局继电保护班通过引入了北斗对时技术,圆满完成了兴仁换流站、天生桥换流站行波测距装置双对时的改造工作任务,为该装置的功能增添了新的优势。
据了解,在此之前,兴仁换流站、天生桥换流站行波测距装置仅采用GPS单对时系统,经常出现对时不稳定现象,导致线路跳闸后无法自动获取测距数据,需人工进行手动测算,大大降低事故处理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继电保护班积极响应,对两站行波测距装置进行改造升级。本次改造,检修人员首次成功将北斗对时技术引入行波测距装置,通过新增北斗对时和2M通信通道,测距子站可以接收到对侧测距终端发送的录波文件,并借助装置录波文件中经双对时修正过的时间,使之与当前实际时间一致,从而实现自动测距的准确结果。
此次,通过引入北斗对时技术改造举措,为兴仁换流站、天生桥换流站行波测距装置对时系统安上了“双保险”,解决了装置对时“顽疾”,为检修人员后续面对类似问题时提供了全新解决思路。
来源:天眼新闻
通讯员 李建霖 韩建波
NO.7
国网甘肃电科院:北斗新技术助力甘南电网自主巡检
8月7日,国网甘肃电科院组建专业团队赴甘肃甘南夏河县博拉沟,在当地首次采用自主研发的北斗星基差分装置,协助无人机完成了无公网区域线路自主巡检任务。
目前,在无公共网络、无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覆盖的区域,电力线路巡检只能依靠人工徒步并携带器具进行巡视,耗时耗力的同时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无法实现无人机巡检一直以来是甘南输电线路巡检班的难题,基于此,国网甘肃电科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以服务基层为出发点,提出利用北斗星基差分方法解决甘南地区无公网区域线路巡检,帮助国网甘南供电公司首次利用北斗新技术解决一线生产痛点问题。
“有了北斗星基差分无人机自主巡检技术,原先人工巡视线路要1整天的工作,现在只要5个小时就能全部完成,而且故障点查找更加精准,工作效率有了质的提升。”国网甘肃电科院技术人员介绍道。该技术能够在无通信网络、无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覆盖区域,利用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红外镜头,按照设定的航线快速飞行,精准定位故障点,有效提高输电线路的运维效率和质量,减轻巡检人员日常巡检工作的强度和压力。
此次飞行实验中,3架无人机通过北斗星基差分技术,成功完成无人区域220千伏约30公里、22级杆塔的三维激光点云建模、无人机自主巡检等多种作业任务。不同于以往通过运营商通信网络连接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作为差分数据链路的方式,不仅解决了无信号区域的无人机巡检难点,同时化解了无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覆盖区域的痛点,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数字化转型,为安全作业和电力可靠供应提供高效保障。(杨勇)
来源:国网甘肃电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