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的审美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没有书法经验的人也很难明白,而有了一定的书法经验,倘若没有一定的传统书法认知,也往往很难具备全面的书学审美。
中国的书法审美与传统文化当中的阴阳哲学息息相关,能够看懂书法,懂得“笔法”是第一步,懂得阴阳哲学是第二步,懂得书写着创作的情态,以及其在这种情态当中的心理变化在书法上的情感表达则是第三步。
而一般没有书法经验的人,往往只会根据自己固有的庸常审美来判断,而庸常的审美往往是以对称、平行、规范、方整的美术化字体作为依据,这恰恰与中国传统书法背道而驰,传统书法的核心乃是“阴阳之变”。
尤其是在草书领域,没有一定的“草法”基础,也是很难能够看懂的。
在今天的日本京都藤井斋成舍有邻馆当中,藏有一件“草圣”的书法真迹,这种作品从整体水平上来看,可以说是千古罕有,却被一些外行人骂成是“鬼画符”,因为全卷都是草书写就,不懂“草法”的人根本看不懂。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当他面对一件古人的书法作品并且自己看不懂的时候,往往怀疑的不是自己的审美,而是这件作品的优劣。
这件作品就是黄庭坚的《李白忆旧游诗卷》。
此作可以说是黄庭坚一生当中草书的“扛鼎之作”,与他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并称其为“巨幅双璧”。
这件作品从内容上来看,抄写的乃是李白的诗句,从整体气韵上看,也跟李白的诗句相契合,满纸烟云,仙气飘飘,即便是不懂“草法”,不知道这件作品写得是什么字,也能够从其笔墨当中体会出其不俗的意境表达。
从书写的技法上来看,黄庭坚被誉为“宋代草圣”也自然名下无虚,他继承怀素的点画的“古法”,用笔如同“惊蛇入草,飞鸟出林”,不漏痕迹,并且笔力飘忽,有着极强的韵律和节奏感,并且在线条的变化上甚至比起怀素来,又犹有过之。
明代的大画家沈周在得到了这件作品之后,认为此作乃是黄庭坚晚年被贬到宜宾时候的作品,并且写了一段题跋:
“山谷书法,晚年大得藏真(怀素)三昧,此笔力恍惚,出神入鬼,谓之 '草圣'宜焉!”
意思是此作的水平出神入鬼,称之为“草圣”也丝毫不为过,明代的草书大师祝允明更是对此作青睐有加,并且数十年如一日的临习,从中汲取营养甚多,并且评价道:
“此卷驰骤藏真,殆有夺胎之妙。”
意思这件作品可以跟怀素媲美,甚至犹有过之。能够得到了历史上许多大家的评价和青睐,并且被其一致认为不输怀素,此作的价值也岂是外行人的一句“鬼画符”所能论断?
中国古代的草书的名家名作真迹极其稀少,宋代极以前总共加起来,也不足十件,而这件《李白忆旧游诗卷》更是值得每一个书法人毕生珍藏的佼佼者。
用户10xxx86
死蛇挂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