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年来,由于工作关系,我常常审读研究生们撰写的学位论文,也常常为他们在撰写中的随意、草率而感到不安。我这里讲的随意和草率,是指一些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写作,缺乏基本的规范意识。这不仅指论文的内容,还包括论文的形式。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将我对学位论文的一些想法写出来,供大家作进一步的思考。
01
关于学位论文的性质
学位论文是学术论文。学术论文与非学术性文章的本质区别,在于学术论文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知识创新。所谓“知识创新”,即知识的创造与生产。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是因为人类在维持自己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同时,还在创造并积累着知识。一代一代的人类创造着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知识,其中的一部分,或通过文献记载,或通过实物保存,或通过口耳相传,传递给下一代,开启下一代人的智慧,启迪新的知识创造与生产。知识的创造或生产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不断延续的。
非学术性文章则大不相同,它不需要以前人成果作为自己的基础,也不需要创新。它可以是个人情绪的流露,也可以是家长里短的唠叨,还可以是工作总结或报告,更可以是学习上级文件的感想。这类文字,既不是继承性的,也不是创造性的。所以,它不是学术性的。
有一类文字常被人称为准学术,是由于所涉内容具有知识性特征,虽与个人情绪、家长里短、工作总结及学习体会无涉,但所涉知识是人类既有的知识,即前人创造的知识,而非作者生产的知识。此类文字不可以充当学位论文。还有一类准学术性文章,其中不乏新鲜立论,不乏灵光乍现,但却缺少学术脉络的梳理与把握,缺乏甚至不屑进行严谨而扎实的论证。此类文字不可以充当学位论文。
对于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而言,追求自身独特的创造性,以此生产新知识,就成为论文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知识的新旧是通过与他人的工作对比来展开的,将自己工作的每一点进展都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是体现学术价值的核心所在。知识之所以新,是通过严谨而扎实的论证来完成的。将自己的每一个立论都建立在扎实的证明之上,才有可能体现论文的学术价值。
02
关于学位论文的绪论
在规范的学位论文中,此部分不可或缺。在一般情况下,“绪论”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选题的价值与意义、文献评论、本文的思路、资料和方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逻辑安排等,以此彰显本项研究与已有成果之差异,强调本项研究在资料、方法上的独特性,以及全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以俾读者更好地把握全文,并激起阅读的兴趣。
如上文所述,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性质是学术论文。既然是学术论文,就必须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的讨论。不仅要指出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更要指出其不足。所有的成就与不足,大体围绕资料、方法、论证过程等方面展开。
完全空白的研究领域几乎不存在。虽然有些领域,研究者涉足甚少,但绝不可以认为研究者涉足甚少的领域,研究水平就很差。事实完全可能相反,在某一研究领域,虽然研究者甚少,却是因为在这一领域,不多的研究者,甚至一个研究者,以几篇甚至一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让后来者叹为观止,无法逾越。在这样的研究领域,后来者暂时不可能有所作为。
然而,在阅读中,常见有作者申明本项研究涉足者甚少,并以此作为本项研究展开的理由。这种写作方式是不正确的。哪怕只有一篇专门论文,也要认真评述。即使没有专门论文,对于相关研究所涉进行细致的讨论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所有需要讨论的问题,在相关研究中已经得到充分的展示或解释,专门性研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一般说来,前人成果如有不足,总是表现在资料、方法、论证过程及理论的把握或运用中。换言之,后来者超越前人,总是在资料、方法、论证过程或理论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如果发现自己在这几个方面均不能超越前人,这项研究的可行性及学术价值就值得怀疑。
在我从事的历史学领域,我们将史料看作是第一位的。这是因为,历史学首先是史料学。后代学者对于前人研究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史料上突破的。所以有人说,没有新史料,就没有新史学。对于一篇硕士、博士论文而言,不仅存在史料上的突破问题,而且存在新史料量的突破问题。如果不是关键的新史料,仅凭作者发现的几条新史料,有时候并不足以支持一项新研究,也不足以构造一篇新论文,并推翻成说。史料的质和量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方法上的创新主要依赖于学者的学问素养,但也不是孤立的。这是因为,一个学者,纵然掌握有多种研究方法,但是,如果他所掌握的资料不支持新方法的运用,所谓的新方法,无异于屠龙之术。同样,只有掌握了新的研究方法,才有可能从一般性的资料中,读出前人不曾读出的内容,读出自己的心得。从这个角度看,有时候,新方法也就是新史料。
在前人的研究中,如果论证过程疏密不当,条理不清,逻辑混乱,后来者的批评可以针对这些失当而展开。然而,仅仅因为这些,还不足以构成重新撰写一篇论文的理由,尤其是不足以构成撰写一篇硕士或博士论文的理由。一般说来,学位论文是构建的而不是解构的。所以,资料和方法的突破与创新才是学位论文成功的关键。
直到今天,有相当数量的硕士、博士论文竟然没有“绪论”的安排。此类论文通常不太关注他人的研究成果,所谓“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复的,与已有的成果相仿佛。也有相当数量的硕士、博士论文,虽然安排有“绪论”一章或一节,但其中内容,并非上文所述,而是什么都有。有的作者竟然将鸣谢部分置于“绪论”当中,其实是不正确的。如上所述,“绪论”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可有可无的“搭头”或零碎。长篇“绪论”通常被当作学位论文的第一章,是“正文”的一部分。
03
关于文献评论
该如何进行文献评论呢?在我们看来,文献评论指对所涉文献的理解、吸收与批判,就内容而言,主要包括资料、方法、理论和总体四个方面,兹分别叙述如下。
(1)理解并学习他人如何获取资料,判别资料的价值并思考进一步开掘新资料的可能性。
(2)将已有各种研究方法进行认真的评估,判断各种研究方法之优劣并思考采用新方法的可能。
(3)将已有的各种理论置于不同的概念架构中进行分析,并形成自己新假设。或者辨识已有概念间的前提假设,提出对某行为或现象的可能解释,形成新概念。
(4)把握有关研究的进展,探讨改进的可能性或思考未来的研究是否更有意义,是否能得出更为显著的结果,即是否获得学术上的新进展。
上述四点可以分别归纳为从资料上把握、从方法上把握、从理论或概念上把握、总体把握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其目的是通过对于已有成果的有条理的思考及批判,探索是否能发展出自己的研究,即有自己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及新资料的新研究。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理应在资料、方法、概念、理论以及写作方面均获得成功。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即便没有自己的新理论和新概念,能够搜集新资料,或采用新方法,印证其他的相关研究也是成功的。
为撰写硕士、博士论文所进行的文献评论,可以不涉及被评文献的语言、题名、章节安排、表格设计、一些小的史实错误等。评论者应大处着眼。学习和批判的目的,在于构建自己的研究论文。评论者始终追问的是:他人的工作是否能构成自己进一步研究的平台?又有哪些失误可以避免?如何平衡相互矛盾的观点,或者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完成对于矛盾双方的超越?
对于号称填补空白的研究活动,读者应当加以特别的注意。“填补空白”并不完全在于前人是否做过这项研究,而在于前人是否作过类似研究,并且对于前人的研究方法,你是否有革新或发明。举例说,在有关中国灾荒史的研究中,经典的研究方法是根据文献的描述,将灾荒程度进行大旱、旱、平、涝、大涝的五级处理,再据此进行统计及其他相关因素研究。前人的研究不可能穷尽各个时期各个地区所有的灾情,因此,后来者不能以一个前人未曾研究过的时段或一个未曾研究过的地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就号称填补了空白。如果采用的是同一种研究方法,也只是将已有的方法作了一个应用。如果连分级的方法亦不知或不会用,只是简单地将所有的灾荒作不分等级的处理,就只能是学术研究的倒退,倒退至 1930 年代邓拓研究中国灾荒史的水平。
因此,有学者将文献检索的过程,具体表述为检索背景文献、相关文献和最相关文献的过程。
朱浤源等认为,“背景文献”仅需大致提及与引述,“相关文献”介于最相关文献与背景文献之间,需要较为详细的描述与摘要,“最相关文献”基本不超过三篇。依我们的理解,“最相关文献”是与论题密切相关的“核心文献”。核心文献既是新研究赖以展开的基础,也是后来者与前人对话的平台。
具体地说,在上述有关中国灾荒史的研究中,中国经济史或中国人口史的相关论著可以称为背景文献,中国灾荒史的相关论著可以称为相关文献,而与灾荒史方法论有关或与研究者选定的研究时段及研究区域有关的灾荒史文献可以称为核心文献。
04
关于论文架构之设计
精心设计过的论文架构,应该是主题突出,线索清晰,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且各章节在篇幅上保持一个大致的平衡。没有逻辑的混乱,也没有畸轻畸重之偏颇。这样的论文堪称构造完美且丰满。
1、主题与线索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该突出主题,各章节围绕主题展开。论文主题见之于论文标题,各章主题见之于各章标题,各节标题见之于各节标题。一般情况下, 20 万字的博士论文可以设计二级标题、章和节,或章和点。点通常用文“一”、“二”、“三”、“四”来表达。篇幅大者,还可以设置第三级标题,章、节和点。文中出现的所有标题必须在目录中标明。
读者通过浏览论文目录从而对论文的学术水准做出自己的基本判断。导师通常根据目录所列各级标题,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实际上,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作者反复推敲,用力最多的,也是论文目录。这一切,都是因为目录可以反映全文的主题与线索。
有些博士生在写作开始之前,并没有通盘的谋划。只是围绕主题,边收集资料,边整理资料,边分析资料,边撰写单篇论文。无论从哪方面讲,这样的研究过程,都是正常的。只不过,我们想强调,当论文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或者说有二三篇同一主题的论文完成之后,就应该对博士论文主题及线索作通盘的考虑了。也就是说,在完成几篇单篇论文之后,就必须构造博士论文的目录了。
论文主题是硕士、博士论文的中心论点。各章主题围绕论文主题展开,各节主题围绕各章主题展开。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的章节目录,反映的是作者良好的学术素养。
2、逻辑关系
在历史学论文中,常有人将时间顺序视为论述的结构,也有的将空间作为论述的结构,从而忽略与主题有关的叙事逻辑。论文叙说的逻辑,从根本上讲,是在构造一个完整的论辩。将每一章中的每一个小节标题联系起来,构成本章完整的论辩,将每一章的标题联系起来,构成本书完整的论辩。作为一种分析策略,论文的作者和论文的读者,都不妨对自己的论文的每一节或每一章,进行一句话式的归纳,再将这几句话合在一起,检讨其中的逻辑关系。经过这样的分析,我们通常会发现自己或论文作者思维的混乱或逻辑的混乱。几句混不搭界的句子,无论如何也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学术论文,如何论,论什么,都成了问题。
3、平衡原则
论文构造应遵循平衡的原则,即论文核心各章篇幅应大致相等。每一章中,各节篇幅也应大致相等。论文结构的不完美,反映的是论文内容的不完美。结构的完美与内容的完美是一致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考虑合并或分拆,也要重新考虑章与章或节与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审阅硕士、博士论文的过程中,通常发现学生难以掌握平衡的原则,文章的畸轻畸重现象十分明显。博士论文,如果是 20万字的篇幅,正文通常以5-6章为宜。篇幅增加,章亦增加。每章以3-5节为妥,太少,考虑合并,太多,考虑分折,以达到正文各章之间的基本平衡。加强弱势章或节的分析和研究,或者将两个弱势章或节合并,也可以算是一种解决之道。总之,在论文写作中,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过于冗长的表格或其他引用文献,甚至稍为偏离主题,但有时又是必不可少的交待或说明,置于正文中,显得累赘,置于脚注和尾注,又嫌太长。在这种情况下,将其置于附录,应是明智之举。
05
关于论文之 “结论”
硕士、博士论文之所以要写结论,是因为研究者应当藉此向读者呈现最后的研究结果。论文的中心论点,必须在此得以陈述或体现。
在历史学的硕士或博士论文中,一般说来,每一章的最后应当有一节为“小结”。“小结”的功能是对本章内容进行归纳。在历史学论文中,通常是进行事实层面的归纳。有了这一归纳,便于作者在论文的最后一章,进行更为抽象的概括。
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论文最后的一章“结论”是不重要的,是可有可无的,关键是事实的重建。对于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典章制度的里里外外,历史事件的缘起兴衰,加以描述与分析,以此构成硕士、博士论文的全部。殊不知,这样的论文写作是远远不够的。
从学理上讲,无论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对于典章制度的重建,还是对于历史事件的梳理,都有一个认知的问题。所谓的事实复原,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靠的。既然事实本身不可穷尽,那么,以穷尽事实为目标的研究价值是有限的。因此,历史研究,重建事实只是其目的之一,而不是全部。从另外一方面说,正因为事实不可能穷尽,所以才需要建立以事实为依据且又能超越事实的解释。撰写论文结论的过程,即是根据事实,建立解释性概念或解释性体系的过程,亦完成从个案至通则的过程。
在我看来,学位论文的最后一章是“结论”。“结论”不是应景式的几句话,而是在学理层面上,对于所陈事实进行重新认识,对于所涉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归纳性概念。
在上引著作中,朱浤源等将硕士、博士论文的结论一篇内容完整的结论可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检讨研究过程;
(2)提出研究发现及其贡献;
(3)预拟未来方向及可能遭遇到的进一步疑难。(第 238-239 页)所谓“检讨研究过程”,我们的理解是,在概念而不是在事实的层面,整理研究的思路,以期使研究的脉络得以流畅的呈现。“提出研究发现及其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以一个简炼的文句或一个新的概念表达全文的成就。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抽象的过程。“预测未来方向及可能遭遇的进一步疑难”,是针对下一步的研究而言。在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中,多无此项内容。
“结论”一章写作的难点在于如何“提出”“研究发现及其贡献”。有不少学生抱怨,本文的发现已经达论文的有关章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读者可以自己体会;关于各章的“小结”已经完成,“结论”还能说什么?学生因此而怀疑撰写“结论”的必要性。
作为教师,我们通常给予研究生以这样的指导:当有关事实的研究完成以后,是否能从中抽绎出超越事实的一般概念?学术抽象能力的获得,来源于对于相关知识和理论的系统把握,缺乏相应的知识准备,则无法进行学术的抽象。
学术抽象的过程可以简化为如下的程序:其一,用一段最简单的文字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其二,用一个最简单的句子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其三,用一个你创造的概念来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这有点象小时候学写作文,老师要求学生突出中心思想。只不过,在硕士、博士论文写作时,所谓的“中心思想”必须是自己独创性的思想。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常见有的研究生在表达中手足无措,一段冗长的文字表达的不是中心思想,而是论文的结构或内容。当研究生顺利通过这一关卡,他们对于自己的归纳或创造,通常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06
几句闲话
除了上面的内容外,我还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一些心得概括为以下几点:
(1)论文是写给外行看的。因为是写给外行看的,所以遣字用句,尽量平实;行文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尽量做到引人入胜。切忌理论先行,概念先行。
(2)构造复杂文本而不是简单文本。文章是分析性的,讨论的,而不仅仅是描述的。完整地表达是:描述—分析—归纳—整合。对于历史学论文来说,史料是 A ,论文亦是 A , A=A ,是简单的描述性文本;论文是 B , A=B ,是复杂的分析性文本;新的概念是 C , B=C ,是一种简单的理论文本。将研究中归纳的概念或理论,用来整合全文,是一种复杂的理论文本。因为,后者要求你有更多的理论自觉。
(3)期刊论文是学位论文的缩小,与期刊论文遵循同样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