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理解,为什么昭节皇后一定要让任如意生一个孩子,为什么任如意一定要听昭节皇后的话给自己生一个孩子?
看完《一念关山》第十二集才知,所谓的孩子其实是昭节皇后想要任如意活着的一个心理寄托。
一、昭节皇后之死五年前,安国昭节皇后困于邀约楼,任如意赶往营救,可当她赶到的时候邀约楼已是一片火海。
任如意想救昭节皇后出来,可昭节皇后似是存了死志,只叮嘱任如意说,“这辈子千万不要轻易爱上男人,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昭节皇后葬身火海,任如意背上了刺杀昭节皇后的罪名被关于诏狱之中,幸得人相助才得以借自焚从诏狱之中假死脱身。
之后,任如意便一直想要查找昭节皇后死的真相,并且将昭节皇后的那一句“一定要有个自己的孩子”奉为圭臬。
可她不知道,也从来没有想过,昭节皇后一定要她有个自己孩子的真正原因。
二、“孩子”的真正含义昭节皇后为什么一定要让任如意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呢?“孩子”意味着牵挂、担忧、束缚,意味着正常人的生活。
昭节皇后对任如意有此嘱托,其实和任如意身上的“标签”有关,昭节皇后希望任如意可以甩掉她身上的那些标签,回归正常人的的生活。
三、任如意身上的“标签”任如意的身上到底有哪些标签呢?这些标签对她有哪些影响呢?
1、刺客
任如意是安国最好的刺客,“一月三杀节度使,七日褚国披国丧”,她的世界里没有喜怒哀乐,只有完成任务。
她就像是一个被朱衣卫牵引着的一个木偶人,专注于刺杀,专注于完成上级任务,不会想缘由,也不想因果。
昭节皇后让她生孩子,她便一定要给自己生个孩子,她不会去想其中的深意,只知道照做,即便她并不喜欢孩子,她也不愿违背昭节皇后的遗愿。
听话、服从是她刻在骨子里的,正如昭节皇后所说,任如意前世就像是一把剑,一把帮他人杀人的兵器。
昭节皇后不希望她成为一个杀人机器,她希望她能回归正常人的生活,不要再当朱衣卫手中的一把刀,皇室手中的一把刀。
2、孤狼
元禄说任如意是二狼,但其实任如意是头孤狼,没有感情,很难亲近。
又或许,不是她很难亲近,而是她不懂得与人亲近,她很难对人放下戒心。即便是曾出生入死玲珑、与她相处了一段时间的义母,她也无法做到与他们真正的亲近,总感觉中间隔了一层。
任如意的性格会变成如此这般,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朱衣卫内斗严重,任如意没有背后可托付之人,她从小生活的环境和氛围,养成了她这般冷情的性子。
其二,昔日的同伴之后可能成为争锋相对的敌人,可他们作为杀手却连问为什么的权利都没有。杀手是很难有个人感情的,又或许说杀手不配有个人情绪。
任如意刚被卖到朱衣卫,带她的紫衣使给她上了狠狠地一课。任如意的父亲在卖她之前给她买了一根糖人,她很是开心,因为她的情绪外露,被紫衣使打了整整三十一鞭。
其三,任如意是杀人无数,可同时她也见证了太多的死亡,任如意身边的人都慢慢地离开,见过了生死,也就不会再过多的在意生死。
在很多的时候,她都会避免自己投入太多的感情,防止他日因为他人的离开而伤心,这也是她自我保护的方式。
长此以往,她的心在不知不觉间就被筑起了高墙,旁人越不进,里面的人出不来。
3、“单纯”
虽说任如意曾经官至朱衣卫左使,可如意除了在武功上颇有造诣之外,在其他方面,她单纯的像一张白纸。
她懂男人的心思,可她不懂感情,更不懂男女之防。在她眼里,这个世界没有男女之分,只有死活之分。
朱衣卫内部竞争激烈,任如意走得每一步都很是艰辛,如果不是昭节皇后一直庇护她,提拔她,说不定她早就死于朱衣卫的内斗之中。
她孤僻、高傲,不善与人同行,更不喜与人合作,她只会凭实力说话,只会蛮干,不会智取,为了达到刺杀的目的可以为此付出生命。
她不如朱衣卫右使一般会谄媚向上,她只专心于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她的世界很单纯,清醒的单纯。
4、面冷心热
任如意是一个面冷心热的人,可恰恰是外表的冷掩盖住了她内心的热。长期的刺杀、杀人,在她的身上已经筑起了一道围墙。
她不相信任何人,也不愿意相信任何人。可即便她从未有主动信任过别人,她也从来没有让信任她的人失望过。
玲珑在她重新做白雀的时候照顾她,她说她不喜欢欠人人情,可她为玲珑做的已经远远超过了人情那一步。
她和宁远舟等人同行,便将他们的难处当成自己的难处,她将一切都归之于交易,可她为使团做的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交易中约好的一切。
她面冷心热下掩盖的是自己的重情重义。可旁人却常常会因为她面上的冷而忽略掉她内里的热,因为她的嘴硬而忽略她心底的那一抹柔软和善意。
结语在成为朱衣卫的日子里,对她最好的人就是昭节皇后,昭节皇后教她读书写字,明辨是非,总是在她受罚的时候救下她,可谓是如姊如母。
昭节皇后说要她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她为了完成她的遗愿就真的选一个优质男人去父留子。可她却不知,不懂,不曾揣摩过昭节皇后话中的深意。
昭节皇后说的孩子不是真的要她生一个孩子,而是不希望任如意再过刀尖上舔血的生活,她希望她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她希望任如意能够学会爱自己,也学会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