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兵一词在《后汉书》、《三国志》等史书中频繁出现,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对其并不陌生。丹阳兵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武装?为何在汉末和三国时代,号称天下精兵的丹阳兵却鲜有作为?
一、汉末之前,丹阳兵就早已以善战闻名天下
丹阳兵也称丹杨兵,因其兵源出自扬州的丹阳郡而得名。丹阳郡自西汉以来就以其境内盛产精兵而闻名。史书记载:“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
公元前99年,即汉武帝天汉二年,李陵率五千步兵从居延向北挺进,进入草原后与匈奴八万骑兵遭遇。李陵的五千步兵死战八万匈奴骁骑,最后因孤立无援而被歼灭,主帅李陵被俘,只有四百人逃回关内。李陵的这5000步兵就是丹阳兵,当时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死战不退,一度令匈奴产于丧胆。此战后,丹阳兵的勇猛善战闻名于天下。
李陵
公元28年,东汉光武帝刘秀为消灭割据淮南的李宪,调集丹阳等四郡兵马征讨,最终大获全胜。公元162年,武陵郡发生叛乱,汉恒帝派遣车骑将军冯绲出兵讨伐,所率部队中的精锐也是丹阳兵。
二、丹阳兵有善战之名,但在汉末、三国时代的表现却乏善可陈
汉末时,各路诸侯对丹阳兵均青睐有加。丹阳兵一词,则更多的出现在史书之中。
汉灵帝时,黄巾军四起,当时的大将军何进为扩充兵力,派人到各处募集精兵。都尉毌丘毅就曾前往丹阳募兵,刘备还随同前往。董卓造逆时,关东诸侯联合讨伐。曹操在荥阳被徐荣击败后,曾率夏侯惇等人前往扬州募兵,丹杨太守周昕给了曹操兵四千丹阳兵。然而,这四千丹阳兵在返回途中发生了哗变。哗变的士兵焚烧曹操的营帐,曹操手持佩剑击杀数人后,才闯出营帐。曹操的这支丹阳兵多数在哗变后都逃亡了,最终只留下500人。
徐州牧陶谦是丹阳人,其统帅的兵士很多都是丹阳兵,所倚重的大多也是其丹阳老乡。史书记载,刘备到徐州帮助陶谦抵御曹操时,陶谦曾经给刘备四千丹杨兵。历史上的陶谦,并非演义中的忠厚长者形象,在汉末群雄割据时曾凭借着手中的精兵的丹阳兵积极参与争霸。丹阳兵在陶谦手下也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曾击败徐州的黄巾军。
陶谦的主要对手是当时占据兖州的曹操。然而,陶谦的军事才能比曹操要差太远了。丹阳兵虽善战,在陶谦的统帅下却是屡战屡败。公孙瓒与袁绍在河北争霸,陶谦帮助公孙瓒,屯兵发干牵制袁绍,后被曹操、袁绍击败。后来n曹操与陶谦在彭城展开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
陶谦死后,刘备接管徐州,陶谦的丹阳兵自然也全部归刘备统帅。刘备不是丹阳人,自然不能像陶谦一样重用丹阳人。刘备的中郎将丹杨人许耽趁刘备前往淮南征讨袁术之时投靠了吕布。吕布率军赶到下邳,丹阳兵均开门迎吕布。
剧照:陶谦
吕布占据徐州,还获得了劲旅丹阳兵,在和袁术的作战中多次获胜,饮马淮水,风光一时。然而,吕布称霸徐州仅仅三年后,就被曹操剿灭在下邳,徐州的丹阳兵除一部分战死外,大多数投靠了曹操。
三、丹阳兵的精悍善战与其地理环境和风俗教化有很大关系
古时的丹阳郡,隶属扬州,在史书也常写作“丹扬郡”或者“丹杨郡”。《汉书》的《地理志》中记载:丹扬郡,故鄣郡。秦始皇设置郡县时,并无鄣郡。秦末时,才将会稽郡的西部分出,设置鄣郡。后来鄣郡改称丹杨郡。丹杨郡的治所也几经变化,开始在宣城,后迁至丹杨(今安徽当涂),后来又迁至建业。丹杨写作丹阳,是唐代以后的事了。
从现在的行政区划看,三国时丹阳郡范围包括现在的安徽省东南部、江苏省西部、浙江省西北部和江西省北部的一部分。史书记载:丹杨地势险阻,山谷万重,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可见丹阳地区临近山越,险恶的地理环境和山越人好战的习俗的影响,加之当地有时铜矿产地,可旧地制造兵器战甲,这些因素都促使丹阳地区的百姓习武好战。
孙氏在江东割据后,非常重视对丹阳地区的统治,历任丹阳太守都是名声很大的人物,比如:吴景、孙翊、孙瑜、诸葛恪、李衡、沈莹、吕范等。丹阳地区也多次爆发叛乱。公元216年,尤突叛乱,陆逊奉命征讨,最终平定叛乱,史书记载:“丹杨三县皆降,料得精兵八千人”。诸葛恪担任丹阳太守后,更是收服丹阳十余万口,并从中拣选四万余人充作士卒,极大的增强了东吴的军事实力。东吴政权也通过在丹阳地区征召精锐兵员,一方面能够扩充军力,另一方面达到强化对当地统治的目的。
诸葛恪
丹阳兵虽然强悍善战,但纵观汉末和三国时期,丹阳籍有名的将领却不多。因丹阳兵容易哗变,难以管控,统帅丹阳兵的将领,除丹阳人陶谦外大多不能做到完全信任丹阳人。丹阳人多数充任下级军官。
公元280年,奉命灭吴的西晋部队攻打丹阳城,丹阳太守沈莹率领丹阳兵多次攻陷西晋阵营。在东吴政权的覆灭之际,丹阳兵的强悍善战依然令人胆寒。此后,随着西晋的统一,曾经善战的丹阳兵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古代丹阳兵,近现代独服湘军,桂军![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