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被投毒了!这份家长群聊天记录,看得人好窒息

又仁看娱乐 2023-06-13 15:00:08

前几天,一则热搜引发热议,迅速登顶——

大概事件是,有网友匿名曝光班级群里的一位妈妈,因自家孩子吃了同学分享的“植物奶油”蛋糕公开发飙,在群里一顿输出,直言自己忍不了这种“不健康”的食物投喂。

另外她还自曝:在催吐不成功后,逼孩子生喝了 50ml 植物油排毒。(聊天记录有点长,大家可以上下滑动看一下)

网友的评论在几小时内迅速升到将近 2W 条,大部分都对这个妈妈的反应和行为,感到“太过”“压迫感太重”。

同样作为当妈的,咱看了之后,有一部分的理解——这位妈妈对孩子的饮食十分讲究,三餐精心搭配,只偶尔吃动物奶油。突然得知有人给娃吃了自己视为洪水猛兽的反式脂肪酸(蛋糕是植物奶油的),才做出了一些过激反应。

但更多的,也确实觉得她太焦虑了,孩子已经上学了、有了自己的社交圈,吃一口蛋糕,就算是相对不健康的“植物奶油”,真不会怎么样。

这位妈妈也说了,自己知道“吃一口死不了,但就是心里过不去”“要逼着孩子去喝所谓的可以逼出东西的油”“去抠孩子的嗓子眼催吐”。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母亲失控的“控制欲”,被一块植物奶油蛋糕就压垮的老母亲,在群里崩溃、发飙,这真的就是对孩子好吗?

1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科恩博士有句名言:人要健康快乐的成长,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获得掌控感。

但现实却往往是: 孩子连吃什么、怎么吃完一碗饭的自主权都没有。

中国孩子的餐桌上,这种压力似乎更大。

我们当然提倡,大家在家给宝宝做一些健康零食,但细想想,在控制好量和频次的前提下,偶尔吃吃外面的,真的那么可怕吗?(当然,二手烟、酒精、卫生不达标吃完就拉肚子的这类东西肯定是不能碰)

各种育儿理论爆棚的当下,又诞生了多少随时会被一块蛋糕、一根烤肠、一根薯条压垮的父母?

前几年的热播剧《小欢喜》里,也有这样的故事。

陶虹饰演的英子妈妈,她就是禁止女儿吃任何的零食,会替女儿安排好《学霸饮食计划》。

妈妈不仅仅是在餐桌上安排好一切,在其他的方方面面,都要求孩子按照她定的计划表来,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全都规定的死死的。

这样没有任何自由和自主权的孩子,尽管成绩优异又乖巧懂事, 内心却是十分的压抑——“高中没意思”“家里没意思”“学校里也没意思”“什么都没意思”。

最后甚至有了厌世的举动,看的人无限唏嘘。

没尝过甜的孩子,生命里就只剩下平淡和苦楚。

但英子妈妈,你能说她是个不负责的妈妈么?这一类家长,往往就是太爱孩子了,总是关心孩子的一切,怕他们出问题:

“孩子哪知道怎么吃合适、怎么吃健康啊?”

“我们就是为了孩子们好啊,这样他才能健康成长啊。”

殊不知,我们只顾着自己爱孩子,却忘了孩子也需要空间和自主。

关心也有度,过了头就是可怕的控制欲啊。对孩子的餐桌,我们可能需要更开放的态度。

而且很多网友也提到,这样的孩子以后很可能会被孤立。

日本心理学者、庆应大学讲师植木理惠也提到过一个相关的理论:“老是对孩子说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TA 可能会容易在幼儿园受到欺负哦。”

“但在同龄人的眼里,他们认为这种性格并不是什么温柔懂事,而是唯唯诺诺的人,默认这个人可以欺负。”

2

大家回忆一下小时候,你有没有偷偷背着老妈狂吃垃圾食品的时候?

一直跟孩子强调“不要吃什么”,孩子就真的不会吃了么?

《蜡笔小新》里,哪一次妈妈美伢不是强迫孩子吃青椒和花菜,不准吃太多可乐和薯片,但是蜡笔小新却从来没有从内心接纳青椒,背着妈妈更是抱着垃圾食品狂吃不已啊。

编辑部琪琪也曾拒绝给孩子吃各种零食,直到有一次,她看见自己 3 岁半的女儿在捡别人掉在地上的巧克力碎吃。

琪琪当时真的,又心酸又无语。

其实,尝试着开放一点,孩子会变得失控么?

并没有吧。

有位网友就分享过自己的经验:

琪琪后来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允许孩子吃一些相对健康的零食,偶尔和小朋友分享一些在她看来有点“垃圾食品”的东西,也学会了睁一只闭一只眼:总比掉在地上的巧克力好吧~

前几天,琪琪家孩子从幼儿园提溜回来的儿童节礼物,说是表现好的小朋友才有。特别开心,到现在也没舍得吃

在如今这个时代,做父母的确实挺不容易的,总想给孩子更健康更安全的东西。但我们的孩子不是活在真空里,总有一天他会走出父母画出的那个圈。

在孩子 0-2 岁的时候,把握几项大的科学喂养原则,保证孩子的营养、健康、安全是必须的。但他们不会永远是那个一两岁的、嗷嗷待哺的小宝宝,当孩子长大一些,我们也可以慢慢学着适当放手,给孩子一些空间和自主权。

况且,吃这么令人愉快的事儿,真不必那么剑拔弩张呀~

0 阅读:0
又仁看娱乐

又仁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