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电诈”亲历者讲述:没姿色的女子,最后的归宿是公海…

秋春谈娱乐八卦 2025-01-11 08:34:39

《孤注一掷》这部电影可能很多人都看过,电影讲的是电话诈骗的故事,很多人觉得里面的人都很可怜,而真实的场景要比电影要残酷的多。

二一年,张先生的生活彻底被疫情打乱,上海的水果店经营不下去,每天都是入不敷出,看着家里剩下的存款,张先生夜夜失眠。

他想改变命运,但没想到等着他的,是一场噩梦。

有人告诉张先生,迪拜那边水果生意很赚钱,利润翻倍不止,张先生心动了,想着搏一搏,或许能给家人带来希望。

他托中介联系了“贸易公司”,一心扑向所谓的发财机会。

“迪拜梦”变成噩梦

张先生刚到迪拜,就被所谓的“公司代表”热情接待,丰盛的饭菜、舒适的酒店安排,彻底打消了他的疑虑。对方告诉他,“迪拜贸易大有可为,你只要听话,很快就能发财。”

可仅仅一天后,张先生被带进了一座高楼,一进门,他的护照和手机被没收,几个壮汉用冷冰冰的眼神盯着他。

他被逼着签下一份“合约”,连内容都没看清,张先生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底。

电诈园区的恐怖日常

张先生被关进了园区,那是个彻底封闭的地方,里面的人各个愁眉苦脸,有的甚至眼里没有了生气。

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不停“聊天”,用假身份和陌生人交流,靠谎言骗钱。

第一次拒绝,张先生就挨了一顿毒打,他亲眼看到一个同伴因为“业绩差”被拖到沙漠暴晒回来,身体虚弱得站都站不稳。

更让人绝望的是,园区里甚至不给水喝,只让受罚的人喝自己的尿。

管理者盯上了张先生的家人,他们拍下张先生挨打的画面,发给他的妻子,勒索几十万。

他的妻子吓坏了,东拼西凑,甚至借了网贷,才凑够了第一笔钱。

可钱根本堵不上园区的黑洞,很快,管理者变本加厉,索要更多的钱,还威胁说如果再不汇款,就要“处理”张先生。

那段时间,张先生几乎每天都想自杀,但他心里还有一线希望。

园区里不仅有男性,还有不少女性,她们被要求用“甜美的声音”骗钱,稍不如意就会被暴力对待。

有个女孩因为长相普通,被直接关进一个“小黑屋”,张先生后来听说,那些地方就是用来“摘取器官”的。

一天晚上,张先生看到几个保安拖着一个女孩子往外走,女孩喊得声嘶力竭,却没人敢帮忙。

那一晚,张先生几乎没合眼,他知道,这里如果不跑,迟早就是死路一条。

赌上性命的逃亡

一个机会让张先生等来了希望,一次“工作”时,他趁着管理者不注意,从厕所的窗户跳了出去。

他拼了命地跑,跑过一个个街巷,直到腿脚麻木,才遇到一辆路过的车。

司机听了他的遭遇,把他送到了大使馆,张先生颤抖着告诉工作人员,“快救救那些还在里面的人,他们都没有活路了。”

张先生回到了家,但内心却再也无法平静,他每天晚上都做噩梦,梦见那些受害者的脸。

他的妻子抱着他说:“活着回来就好,咱们重新开始。”

张先生清楚地知道,他是幸运的,还有许多人,永远留在了那座园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张先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那些看似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其实是最危险的陷阱。

他希望更多人擦亮眼睛,不要为了“高薪”轻易相信陌生的承诺。

无论生活多难,也要守住自己的底线,正如张先生所说:“只要活着,一切都会有希望。”

张先生的经历不仅仅是个体的不幸,更是警示,面对这些跨境犯罪,我们不能冷眼旁观,公众要增强防范意识。

或许,正义有时候会迟到,但它不会缺席。

张先生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再难,也要相信,善良和努力终会战胜黑暗。

张先生的经历,你有什么感触?你是否也曾遇到类似的“高薪诱惑”?

欢迎留言讨论,让更多人了解背后的真相,一起守护我们和家人的安全。

0 阅读:0
秋春谈娱乐八卦

秋春谈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