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被刺杀身亡,全世界轰动。
看来不光是韩国总统,就连日本首相也是个高危的职业,稍不容易就短命了。
对于这位前日本首相,我国网友的态度大多都是抨击的,因为他对于中国不算友好。

除了多次发表危害我国的言论,安倍晋三在卸任之后还去参拜了靖国神社,这无疑是在挑战我国的底线。
就是这样一位对中国态度恶劣的日本首相,死后却一个谜团始终没有解开。
明明他是日本人,可他的墓碑上刻的却是中文,这是为什么呢?

安倍晋三的名字,相信大多数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
他在日本执政期间政绩突出,饱受日本人民喜爱,但对于我国来说,他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危险分子。
安倍晋三作为日本右翼势力的领头人,在中日关系上的态度很不友好,准确来说就是反华。

除了在公开场合中所提及的反华言论,安倍晋三的许多行为还令国人震怒。
2021年8月15日,已经卸任一年的安倍晋山去参拜靖国神社,这无疑是在挑衅我国的权威。
实际上,有媒体报道称,他在卸任的三天后就已经出现在了靖国神社,只是当时是否参拜并未可知。

2022年6月5日,安倍晋三在论坛上扬言: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同一年,安倍晋三还曾经发表言论,说要与美国共享核资源,日本这个弹丸之地,要共享美国的核资源,目标对准的是谁已经不言而喻了。
还只是冰山一角,而仅仅就是这些只言片语,也可以让人气愤,所以当安倍晋三身亡的消息传来时,很多人的心情是复杂的,有可怜,也有恨。

按理来说,安倍晋三这样一个日本人,他应该不愿意中国沾染上任何的联系,可是有一个很奇怪的事,那就是在他死后,他的墓碑上写的竟然不是日文,而是中国的汉字—安倍家之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网络上流传最广多的原因就是,在日本。中国文字是很高级的一种表现形式,几乎在重要的场合,都会有中文的参与。
我们也可以注意到,现在在日本的课本、宣传海报以及商业街的门头上,都可以随处可见中文。

都说日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其实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远不是日语所能相提并论的,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日本人认为中文很高级很难学,现在日本国内还有以学汉语为荣的,所以安倍晋三的墓上出现中国汉字,可能就是他们认为,这样更有面子。
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基础,就是因为日本文字和汉字关联颇深。
准确来说,日文就是中文演变过来的,中文是他们不可忽略的源头。

光听日文的发音,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说什么,但如果你看日本的小说、动漫的字幕,就会发现,很多句子我们都能读得懂,就算是看不懂这个字,但也好像能从它的形状中悟透它的意思。
这不是因为我们天生悟性有多强,而是因为,日文就是汉字演绎过来的。
无论它们如何变化,这些文字里都带有着中文的影子,仅凭感觉,我们就能推断出它的意思。

根据资料显示,中文是在1700多年以前传到了日本,而在此之前日本没有文字,只有口语。
学者斋部广成在《古语拾遗》卷首记载:蓋聞、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貴賤老少、口口相伝、前言往行、存而不忘。
当时他们靠口耳相传来交流,没有文字就没有载体,所有的事情都要靠着靠大脑来强制记忆,直到三世纪末之后,我国的汉字才通过朝鲜半岛慢慢流传到了日本。

当时日本被我国称为倭,现在很多电视剧里出现的倭寇,其实就是当时所衍生出来的词。《隋书·倭国传》说:无文字,唯刻本结绳。敬佛法,于百济求得佛经,始有文字。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文字流传到日本最早是以佛经的形式开始传阅的,从那时开始他们在慢慢的有了文字,但并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字。
公元前284年之后,阿直岐、王仁带着《论语》和《急就篇》到日本,日本对于我国的文字尊敬不已,当时的应神天皇,甚至邀请这两位学者来当太子的导师,汉字就是在日本流传开来。
徐福东渡日本,也因为日本学习中国文化和文字打下了基础,据说当时徐福东渡没有找到秦始皇所要的长生药,便留在了日本,不过这件事并没有史料考证,只是一个传说而已。

中国文字一开始流入日本时,并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简体,而是当时流行的隶书且是繁体字。
后来我国国力强盛,汉字不断发展,可是日本人并没有跟上脚步,他们只能用这些隶书来当做文字,为了方便,他们开始改造。
一开始日本人学起来中文十分有难度,毕竟他们没有任何的文化基础,直到万叶假名的出现,这时文字才变得简单。

所谓的万叶假名,就是将原有的汉字进行拆解,变成日本人可以接受的简单的字,而此时,原有的汉字就不再使用,而是作为注释或者是音译。
比如麻奈,读作“まな”(mana)。
这个时候中文麻奈两个字就相当于音标,只用来做读音了,没有具体意思,至于日本拆解后的文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全靠他们自己定义。

后来日本又进一步拆分,把偏旁和部首都拿出来单独简化,这是就有了片假名和平假名。
对于传入日本的中国汉字,有些被保留了音,这个叫音读,有些只保留了意思,发音变了,这个叫训读。
日本流传最广的变形方式就是训读,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一大长串的日文中间会掺杂许多汉字的原因。

这些汉字并没有被简化,但日本人只保留了它的意思,读音已经变了。
比如在中文中的“川”和“山”这两个字,在日文中也是同样的书写方法,同样的意思,只不过念出来不同。
而像“稼”,在中国是庄稼的意思,在日本就变成了挣钱,这是它的音变了,意思也变了,这叫做混读。

总之,汉字流传到日本之后,日本人为了简单好记,给它们进行了各类变形,现在我们看到的日语好像是日文和中文的混合,其实就是他们变形的结果。
说白了,他们把一些简单的字保留了下来,要么作为语音注释,要么就重新标音,复杂的字则被不断简化,拆分成现在的日本看起来歪歪扭扭的文字。
而在这个发展中,日本人也经常会自我创新,有些中文里不好解释,但日本经常会用到的词汇,他们就会以自创文字,不过自创文字的基础仍然是汉语,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语言系统,所有的语言都是要靠中文来变形的,即便是创造一个新的词汇也要根据汉语。

比如:“凪”这个字,看起来像是汉语,其实是日本人自创的,多表示风平浪静。
再比如“辻”,也是日本人自己想出来的,多用来表示十字路口。
可见,日本人自创的文字多半是以形来表意,因为它的基础仍然是汉语,所以即便我们不知道怎么读,也没有学过,仍然能够看出它的基本意思。

中国作为古老的文明古国,在唐代时达到兴盛,当时日本依附于强国,对于我国是多方吹捧,我国也不吝赐教,把汉字服饰和文化都相继传到了日本。
所以时至今日,日本的文化文字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里都有中国的影子,不管他们是否承认,汉字都在他们的生活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没有汉字,日本人到现在也不会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现在也不知道如何创造文字。

时至今日,很多日本人仍然推崇汉字,他们觉得会写汉字,会使用汉字,是一件非常高级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在死后也会在墓碑上雕刻汉字,这或许也是安倍晋三的墓碑雕刻汉字的原因。
从这点可以看出我国的大国风范,不管世界格局如何变迁,我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都是不可否认的,其他国家要么借鉴我国的文化,要么遵从我们的文化,我国始终是有文化、有底蕴的强国。
当然无论如何学习我国的汉字,都学不来我国汉字的优美意蕴。

比如成语、古诗,这可不仅仅是学汉字就能体会得到的,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文化与魅力,让人自豪!
参考资料
[1]环球时报《安倍晋三,“已没有生命体征”》20220708
[2]新周刊《日语和汉语的关系》20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