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凯琪扭腰30遍,上海滩风情重现,绝代风华!

落星河静 2025-03-21 14:52:47

最近春晚的热搜榜上有个名字特别显眼——薛凯琪。这个穿白裙子唱歌的香港姑娘,硬是在满台红彤彤的喜庆颜色里杀出一条血路。她扭着腰唱粤语老歌的时候,我隔壁邻居王大姐正嗑着瓜子看电视,突然一拍大腿:“哎呦这姑娘腰扭得跟麻花似的!”这话可把我逗乐了,可仔细想想,这不正是咱们老百姓最真实的反应么?要说薛凯琪这身打扮确实扎眼,别人都穿着红衣裳像过年挂的灯笼,她倒好,整了件银闪闪的白裙子,灯光一打跟披了身月光似的。有网友说看着像婚纱店走错了场子,也有人夸这是春晚舞台三十年来头一份的清爽。要我说啊,这就跟吃饺子蘸巧克力酱似的,乍一听邪门,说不定尝一口还挺带劲。您还别说,这两天菜市场卖白色连衣裙的摊位生意都好了三成,老板娘逢人就夸:“这可是春晚同款!”这姑娘的腰是真会扭。我儿子看着电视直乐:“妈,这姐姐跳舞像不像咱家甩干桶?”这话糙理不糙,人家那腰肢摆动的幅度,搁广场舞队伍里绝对能当领舞。可您要仔细看就会发现,她每个动作都卡在拍子上,连手指头尖都在打节奏。去年中秋晚会她穿红裙子跳《夜来香》的时候,我八十岁的老母亲戴着老花镜看了半天,最后憋出一句:“这闺女跳得比年轻时的小凤仙还浪。”说起薛凯琪的"黑历史",那可是三天三夜说不完。十五年前她在电影里演个兔子警官,顶着俩毛绒耳朵萌得观众心都化了。谁成想十年后上《浪姐》直接来了个大变活人,透视装上阵唱摇滚,惊得电视机前的老观众直揉眼睛。要不说岁月是把杀猪刀呢,到人家这儿倒成了整容刀——从甜妹到御姐,变得连亲妈粉都认不出来。您可能不知道,这个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姑娘,十年前差点被抑郁症压垮。那会儿她站在维多利亚港边,看着夜景就想往下跳,得亏朋友方大同给她写了首《苏州河》才缓过劲儿。现在她每次上台前都要闭眼深呼吸,跟练气功似的,说是要把魂儿都押在舞台上。难怪她跳舞那股子疯劲,感情是把命都豁出去了。这次春晚争议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王菲。当年天后戴着透明手套唱《相约98》,不也被说成"妖精现形"?现在再看,那手套都成时代记忆了。所以说啊,新鲜事物总得给人点适应时间。就像我家楼下新开的重庆小面,头个月街坊都说辣得遭不住,现在不去排队都吃不上了。

网上吵得最凶的时候,我特意去翻了文化局的资料。您猜怎么着?春晚舞蹈动作的重复率这些年一直在降,从十年前的七八成降到现在的四成多。这说明啥?说明导演们也在求新求变啊!就像咱家里过年,从前是必须吃饺子,现在年轻人搞什么火锅年夜饭、烧烤守岁,不也挺热闹?老传统要传下去,总得添点新佐料。有个事特别有意思。薛凯琪那件白裙子刚被吐槽,服装设计师的网店访问量"蹭"地就上去了。要不说现在的商家精着呢,争议越大生意越好。我闺女在淘宝上搜同款,发现价钱从99到999的都有,最夸张的还有卖家挂出"春晚原版1:1复刻",结果点进去一看是婚纱改的,评论区都在问"穿上能扭秧歌不"。说回正题,为啥大伙儿对个唱歌姿势这么较真?往深了想,这是新旧观念的碰撞。就像我丈母娘总嫌年轻人穿破洞裤,说像要饭的,可街面上穿的人越来越多。春晚这个老招牌,既要照顾中老年观众的怀旧情怀,又想吸引年轻人眼球,可不就是老厨子做新菜——众口难调么?我倒觉得薛凯琪这姑娘挺实诚。她在采访里说过:“舞台就是我撒欢的地方。”这话听着糙,理不糙。您看那些老艺术家,梅艳芳穿着婚纱唱最后一曲,张国荣高跟鞋配西装上台,哪个不是顶着争议成了经典?现在回头看看,那些"出格"的表演反而成了时代的印记。最近在公园遛弯,听见两个老太太闲聊。一个说:“现在春晚越来越看不懂了。”另一个接茬:“要都看得懂还叫创新吗?”这话把我逗得差点没憋住笑。可不是嘛,二十年前赵本山的小品刚出来,不也被说成"土得掉渣"?现在倒成教科书级别的经典了。

说到这儿,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自从薛凯琪上热搜,KTV里点《万水千山总是情》的年轻人多了三成。我侄女和她同学去唱歌,非要学那个扭腰动作,结果闪了腰贴膏药贴了三天。她妈气得直骂:“追星追到骨科去了!”要我说啊,这追星也得量力而行,人家专业练过的身板,咱普通人可比不了。其实换个角度看,薛凯琪这事儿给春晚添了不少热闹。往年大家吐槽完节目就完了,今年倒好,从服装造型讨论到文化传承,从抑郁症聊到中年危机,愣是把娱乐新闻整成了社会大讨论。就连我家楼下小卖部老板都参与进来了,结账时非要跟我辩两句:“你说那白裙子到底适不适合春晚?”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咱们老百姓看春晚就图个乐呵。有人爱看整齐划一的团体操,也有人爱看标新立异的个人秀。要我说啊,春晚这桌年夜饭,既要有老少咸宜的饺子,也得来点年轻人爱吃的麻辣烫。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反正大过年的,图的就是个热闹劲儿,您要实在看不惯,换个台看戏曲频道也挺好——说真的,您试过跟着薛凯琪的节奏扭两下吗?说不定会发现新天地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