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他靠核酸检测设备2年狂入222亿,扬言活120岁,如今咋样

天下战史事 2025-01-15 03:23:47

五年前疫情爆发之际,汪建逆行武汉,手握核酸检测设备救民于水火,两年狂赚222亿,是人人称颂的“抗疫先锋”。

可没想到,短短几年后他的口碑就开始暴跌,成为大发国难财的“奸商”,可他却不以为然,甚至放出豪言自己能掌握生死,目标要活到120岁。

那么,这位任正非口中的“神人”,登顶胡润榜的“基因富豪”,他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非典逆行者·——»

2003年,非典肆虐中国,那时,汪建的华大基因也才才刚刚成立不久,实验室里仅有一个简陋的实验台,条件十分艰苦。

在这样的情况下,华大基因的员工们纷纷决定还是回老家避一避,但汪建看到电视上播报的非典高达11%的死亡率,知道如果不尽快研制出检测试剂,将会有更多的人死去。

于是,在一次紧急会议上,他一拍桌子,目光坚定地对大家说,他们就是搞基因研究的,现在正是他们发挥作用的时候,他们必须要研究出病毒样本以及相关试剂。

员工们听了汪建的话,都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以他们目前的条件,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病毒的序列测定并研制出试剂,根本不可能实现,但是,汪建的那份坚定和执着感染了大家。

一位年轻的员工率先站了出来,说他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应该有这样的担当,他愿意留下来,紧接着,其他员工也纷纷响应,他们决定和汪建一起,为了抗击非典而努力。

接下来的时间里,汪建带领着员工们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手套,小心翼翼地进行着每一个实验步骤。

病毒的样本很难获取,而且保存条件也非常苛刻,有时候,为了得到一个合适的样本,他们需要跑遍整个城市的医院和疾控中心。

实验的试剂也不够用,他们只能打电话给各大药房,但是药方也时常断货,他们不得不到处托关系找熟人。

由于设备简陋,很多实验都需要人工操作,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难度,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但是,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汪建亲自指导实验,员工们也都非常努力,他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奇迹发生了,短短72小时,他们就完成了病毒的序列测定,并成功研制出了试剂,也是当时中国第一个合格的非典病毒检测试剂。

试剂生产出来后,立刻有经销商找上门来,愿意以1000元一个试剂的价格购买,当时华大基因只有一条生产线,员工们日夜赶工,终于生产出了30万个试剂。

如果将这些试剂卖掉,不仅可以覆盖研究的花费,还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汪建没有丝毫犹豫,断然拒绝了经销商的请求,毅然将所有试剂捐给了国家。

«——·新冠逆行·——»

2019年底,新冠疫情来袭,汪建又一次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赶在封城之前,到达了武汉。

那时候,每日新增感染人数超过1000例,是当初非典每日新增病例的5倍还多,这让汪建认识到,这次如果仅仅依靠在小型实验室做实验,根本无法满足疫情防控的需求。

于是,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四处奔走,从一个政府部门到另一个政府部门,一级一级地进行沟通。

他告诉他们,目前疫情形势严峻,现有的检测能力远远无法满足需求,而 “火眼” 实验室是标准化的核酸检测平台,能够提供一体化的病原检测解决方案。

有些部门的人员对他的想法表示怀疑,担心实验室的建设难度太大,时间紧迫,无法按时完成,汪建没有气馁,他拿出已经制定好的详细的建设数据和运营计划,并承诺,华大基因将全力以赴,确保实验室的顺利建设和运行。

在汪建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被汪建的执着和专业所打动,批准了修建大型 “火眼” 实验室。

实验室建成之后,他又穿上那厚重的防护服,深入到疫情最严重的一线,他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位感染者的症状,从发热、咳嗽的程度,到呼吸困难的表现,同时,还收集了血液、唾液等各种样本。

回到实验室后,汪建便开始操作各种仪器,连续几天高强度工作16个小时不吃不喝,在他的带动下,团队成员们也都鼓足了干劲,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

研发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难题,比如,如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如何缩短检测时间,如何确保试剂的稳定性等等。

这些在国内都没有先例可查,但汪建和他的团队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国外文献资料,对每一个方法都进行尝试和摸索。

几天时间后,他们成功研制出了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而且,经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他们将每日检测量提升到了5万份。

连日的操劳让汪建经常咳嗽不止,身体也越来越虚弱,有一次,在实验室里,他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紧接着就晕倒在地。

员工们心疼地围了过来,纷纷劝他休息一下,但汪建却拒绝了,他虚弱地表示,现在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他还不能休息,然后继续工作。

接连两次的杰出贡献,让汪建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抗疫英雄,新闻报刊、社交平台上,无数网友纷纷表达对他的感恩和敬意,可谁也没有想到,短短两年后,他的口碑却突然暴跌。

«——·口碑暴跌·——»

2022年4月,有网友在网上爆料称,在刚刚发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汪建的资产飙升至310亿元,而在疫情之前,他的个人财富仅为88亿,这意味着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他的财富激增了222亿。

这一消息瞬间在网络上炸开了锅,无数网友纷纷指责汪建在疫情期间利用人们对核酸检测等抗疫物资的迫切需求,趁机谋取了私利,他就是在发国难财。

面对这铺天盖地的指责与质疑,汪建却选择了沉默,让事情慢慢被大家淡忘,但很快又有新的负面消息被爆出。

几个月后,汪建参加了一场汇聚众多商业领袖的访谈,其中包括俞敏洪、王石等知名人物。在这场访谈中,当被问及成功秘诀时,其他商业精英都表现得十分谦虚,纷纷表示自己不过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踩中了时代的红利。

汪建却截然不同,他直言自己的成功,完全是凭借自己独特的眼光和不懈的努力,跟其他任何条件都没有关系。

访谈的最后,汪建还谈及自己对莎士比亚等文学家的看法,他表示自己对这些文学巨匠一无所知,也从未看过他们的作品,他是一个至少要活120岁的人,看这些东西对他毫无用处。

这番言论一经播出,再次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反应,大家纷纷嘲笑他是一副暴发户嘴脸,而且还妄图违背自然规律,简直可笑至极。

可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在大众眼中愚昧无知,狂妄自大的人,曾经还是个海归硕士。

不过,汪建成为海归硕士之时,已经是40岁了,之所以到了这个年纪才毕业,实在是因为他的前半生实在是太坎坷。

他曾经历了特殊时期的农村下放,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他一度因为饥饿不得不吃死老鼠饱腹。

这样的经历让他觉得,只有更多地挣钱,才能让自己有安全感,所以他一手创办了华大基因。

在非典和新冠疫情期间,汪建带领团队冲在抗疫一线,他无疑是爱国的,但他同时也认为,通过合理的商业运作获取收益并没有什么不对。

汪建的故事映照出商业与公益、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复杂的关系,尤其是特殊时期,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是每一个企业家必须深思的课题。

作品声明:内容存在艺术加工,故事情节

参考文献:

0 阅读:23
天下战史事

天下战史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