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记者获悉,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先生是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她把一生献给了古典诗词的传播,她的生命也一直都与诗有关。
一生多难 ,独以诗词开解内心
叶嘉莹的诗很美,但与这种美极不相对的,是她命运多舛、苦厄交杂的一生。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三四岁时开始跟随长辈吟诵古诗词。
△少女叶嘉莹
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时值抗战,父亲随国民政府南迁,失去了音信。
同年9月,母亲在伤病中去世。在母亲离开后,叶嘉莹将悲痛与后悔写进八首《哭母诗》:噩耗传来心乍惊,泪枯无语暗吞声。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
后来,叶嘉莹与伯父、伯母及两个幼弟一同生活。沦陷区中生活艰苦,但叶嘉莹从未中断读书,从师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
△辅仁大学求学期间,后排右二为叶嘉莹,前坐者为顾随先生。
1945年叶嘉莹大学毕业,同时被三所中学聘为国文教师,深受学生的喜爱。
1948年叶嘉莹随丈夫迁居台湾,在多所大学任教。她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传统文化人才,成长为著名专家、教授。此间,还有一批欧美学生从师于她,后成长为汉学专家。
△上世纪50年代,叶嘉莹在台湾任教时给学生讲课。
因为“白色恐怖”,丈夫被捕入狱,叶嘉莹只能带着年幼的孩子独自生活。《转蓬》一诗所写的,就是这段时间的漂泊: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年过半百,大女儿和女婿发生车祸与世长辞,她一口气写出十首《哭女诗》,字字泣血: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一世逼人来。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似乎叶嘉莹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与诗词紧密相连;她的每一段痛苦阴霾,也都是在诗词的支撑下走了出来。
一生漂泊,终归故土
教师,是叶嘉莹最珍视的身份。20世纪60年代后,叶嘉莹先后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她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了国外。
1974年,她第一次回到北京探亲,看到幼时常去的西长安街的灯火,她不禁感动落泪,写下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1978年,叶嘉莹从报纸上得知国内恢复高考的消息,即刻给国家教委写了一封长信,表示不要任何报酬,只希望能回国教书。从1979年开始,叶嘉莹每年假期都会从加拿大回到国内,辗转各地数十所大学讲学。
△改革开放之初,叶嘉莹(前排右三)回国讲学。
上世纪七十年代,叶嘉莹在南开大学授课,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场景:她的课被安排在南开主楼的阶梯教室里,没过两天,大家就闻风而来,不仅座位上,阶梯上、窗台上、窗户外面都是人,学生们“挂在那儿听”。因为人实在太多,学校甚至出动了“纠察队”。后来中文系不得已想出一个办法:持听课证入场。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们为了听叶先生的课,竟自制了许多“山寨版”听课证。
2015年,南开大学为叶嘉莹新建了一栋古朴雅致的书院——迦陵学舍。这一年,她正式定居南开园。她说:“我的根是在中国。”
诗词养性,先生风骨为明证
94岁寿诞之前,叶先生宣布将个人全部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这些年,叶嘉莹已陆续捐赠3500多万元。
叶嘉莹说,她有一个愿望,“在有生之年,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她坚持以传统声调读诵,为后人留下诗词原本动人的音韵。
在央视新闻公开课的现场,白岩松问了叶嘉莹这样一个问题:您在我们很多人眼里是一个强者,因为一路走得不容易,那您为什么要提倡“弱德之美”?
叶嘉莹说,词本身存在于苦难之中,而且也在承受苦难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弱”。而在苦难之中,你还要有所持守,完成自己,这就是“弱德”。
若以此来观照叶嘉莹的一生,也许可以明白她是依靠何种力量一一战胜人生中那些猝不及防的苦难——“我不想从别人那里去争什么,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提倡‘弱德之美’,但我并不是弱者。”
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
叶先生,一路走好!
来源:央视新闻
作者: 杨煜 董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