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 解忧僧
编辑 | 解忧僧
我一直信奉一个道理。
婚姻的失败,往往不是因为感情变了,也不是因为对方移情别恋了,而是在婚姻的长河里,因为琐碎的家务事分工不均,长此以往的积怨,导致最后的分离。
波伏瓦在她的经典之作《第二性》中深刻地剖析了家庭主妇的处境,她认为这种角色所承担的劳动无比繁重,且充满了无尽的循环与重复。
波伏瓦用西西弗斯的神话来形容这种境遇,使得我们更加能够体会到家庭主妇的艰辛。
家庭主妇的劳动仿佛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酷刑。每天,她们都在重复着相同的任务:洗盘子、掸去家具上的灰尘、缝补破损的衣物。
然而,这些劳动成果往往只是暂时的,因为第二天,那些盘子又会再次被弄脏,家具上又会重新覆盖一层灰尘,衣物上又会出现新的破损。
这样的生活仿佛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家庭主妇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的劳动是家庭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这种劳动往往被忽视,甚至被视为理所当然。
波伏瓦提醒我们,这种看似简单的劳动背后,隐藏着家庭主妇的辛劳与付出,她们在默默地承担着家庭的责任,为家庭的幸福和和谐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我成长的原生家庭中,母亲的形象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女神。
从晨曦初露的那一刻起,她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直至夜幕降临,星辰点点时,她仍在为家庭琐事忙碌。
她的双手如同魔法师般,将琐碎的家务化作一件件井然有序的事情,无论是洗涤衣物、烹饪美食,还是整理家务,她都能做得井井有条。
在我眼中,父亲的角色却与母亲截然不同。
他似乎总是忙于工作,每个月的工资是他对家庭的主要贡献。
虽然他偶尔也会帮忙做些家务,但相比母亲的无休无止,他的付出显得微不足道。因此,在我年幼的心灵中,我始终认为母亲比父亲更辛苦。
这种观念在我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深化。
我看着母亲每天忙碌的身影,听着她抱怨家务的繁琐,我心疼她的付出,也对她充满了敬佩。
而父亲的形象在我心中则变得愈发模糊,我甚至开始怀疑他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价值。
父辈那代人生活在一个男耕女织的社会里,家庭分工明确而和谐。
男人们辛勤劳作,外出赚钱养家,女人们则在家中操持家务,照顾家庭。
这种默契的分工模式,让女人们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也会默默承受,认为这是她们的责任和义务。
如今,女性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家庭主妇,她们和男性一样,步入社会,参与工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
她们在工作中展现了同样的能力和才华,为家庭的经济支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尽管如此,在家庭中传统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下班回家后的家务活依然是女人的责任。这种不公平的分工,不仅让女人们承受了双重的压力,也成为了夫妻间矛盾的导火索。
看得见的家务,也就罢了,而那些隐性的家务,自己要是不说出来,对方还真以为你没有什么家务可干。
脏衣服不会自己跑进洗衣机,干衣服不会自己飞到衣柜。
家庭日常所需的各种物品,如水果、蔬菜、肉蛋奶、米面油、水、卫生纸、厨房纸、洗衣液等,它们也不会自己跑到购物车结算,而是等待着那双巧手的挑选和整理。
还不能自理的小朋友,他们更是无法独立完成日常琐事,需要大人的帮忙。
他们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洗漱、抹香香、防晒、穿衣服......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占据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夫妻抢着干家务的一般都不会离婚。
夫妻共做家务象征深厚感情与默契配合,体现平等与尊重,营造幸福家庭。
在这种家庭中,家务成为双方共享的乐趣,加强彼此关系。共同目标和价值观使他们在面对挑战时更坚定。
相反,缺乏沟通和理解的夫妻易生矛盾。
抢着干家务的夫妻珍惜、尊重、支持彼此,理解包容,共同努力,创造美满家庭,婚姻稳固长久。
--END--
简介:张平,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知名情感自媒体人。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结婚是为了抢着干家务活?不结婚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