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尹相杰却和网恋对象结婚,结婚21年无子女,于文华现状如何?

王哆娱 2023-03-27 11:30:38

“家庭地位我排第一,闺女第二,他第三,而且我脾气大,生气时他总哄着我。”

2020年,于文华在《你看谁来了》的舞台上十分干脆地回答了主持人的提问。

她告别第一段沉痛的婚姻之后,再一次结婚的对象是未婚的小伙子,并且两人之间结婚多年却没有生出属于自己的孩子,外人也总忍不住猜测她是否真的过得幸福。

但实际上,到底是否过得幸福,她和她的家人都知道。

1965年,正是我国处于比较贫穷的时期,而于文华不仅出生在这个时候,更是出生在河北一个十分贫困的农民家庭。

除了她,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和四个姐姐,而她的到来是个意外,并且打乱了家里的节奏。

之所以说她打乱了家里的节奏,是因为她出生时父亲已经将近60岁,家里的姐姐也已经有的出嫁,家族中的侄子辈有些比她还大。

她的母亲并没有老来得子的喜悦,更多的是受世俗影响的羞愧,以及担忧已经年迈的夫妻二人无法凭自己的能力养活小女儿,那就会给家里的其他孩子造成压力。

于是,妈妈提议将她送人。

但爸爸却不同意,跟妈妈说:就算是家里的小猫小狗出生咱都养着,更何况还是我自己的孩子!

爸爸不同意将她送人,妈妈就没有再提,因为她的妈妈内心也是舍不得将她送人,只是碍于家庭经济情况才不得不说出送人的提议。

好在,她的身体从小就十分健康,一路茁壮成长并没有给贫穷的家里添太多的麻烦。

甚至,因为她身体条件十分出众而在小学时就被老师选中,参加了学校的文艺队。

加入学校的文艺队,是让她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却能够接触艺术并走上从艺道路的契机。

加入学校文艺队,让她爱上了歌唱,让她在闭塞且条件有限的村落中十分关注与文艺相关的消息。

在她16岁的时候,从村里的文艺馆得知艺校正在招生的消息,她火速回家将自己想要报考艺校的决定告知父母。

而用她在采访时的话来说,她的父母连字都不认识,却一直支持她的学习和爱好。

在父母的支持下,在他初中即将毕业之际,报名参加了艺考。

艺考时,她出色的嗓音获得当时监考老师的一致认可,成功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学习评剧。

而她之所以会选择学习评剧,主要是来自她干姨妈韩少红的影响。

韩少红是中国评剧韩派的创始人,她对于文华走上从艺道路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

1982年,于文华进入河北省艺术学校,开启了为期五年的评剧学习。

那时她给自己的规划,是与干阿姨韩少红一样,成为一名出色的评剧大师。

但她没料到的是,她在学习评剧大概两年半的时候,恰巧中国音乐学院到她所在的学校招生。

她决定参加面试,并且当时的这个想法也得到韩少红的认可与支持。

天生的嗓音条件和已经学习了两年半的评剧唱腔,让于文华在面试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理想的学习殿堂。

1985年,她进入中国音乐学院民族歌剧系,开始学习歌剧。

在校期间,她华丽且温柔的嗓音和扎实的演唱水平,在获得老师与同学的认可的同时,也获得许多登台表演的机会。

1987年,还未毕业的她就已经被请入录音棚,为许多电视剧作品录唱歌曲,其中包括录制《红楼梦》的插曲,《葬花》《太虚幻境》《提帕》都是她所唱。

1988年,迎来毕业之时,也是她被吸纳入中央歌舞团的时候,并且担任独唱,成为寒门家族中唯一一个捧着“铁饭碗”的孩子。

可惜的是,她的爸爸没有看到她的成名就已经去世,无法报答爸爸的养育之恩成为于文华一辈子的遗憾。

她毕业开始工作便把已经年迈的妈妈接到身边亲自照顾,再苦再累都不愿再与妈妈分开。

而一毕业就进入中央歌舞团且成为独唱,这种罕见的安排足以证明她的歌唱水平。

1990年,她的实力让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所观瞻,在亚运会开幕式上,她成为唯一一个独唱演员。

而那一场演出,也是我国首场开启直播的演出,她凭借着一首《仙鹤》而让观众折服于她的歌唱水平,更是被誉为是“用嗓子绣花”的歌唱家。

人美歌美的于文华,在当时成为了许多青年才俊的追求对象,其中不乏“富二代”和“官二代”。

但在众多的追求者当中,她却将芳心许给了李凡。

二人的相识、相知、相爱都是发生在录音棚内。

1991年,于文华受邀参加中国唱片总公司录制卡拉OK盒带的录制,而李凡则是担任那次录音的音乐总编。

李凡出生于音乐世家,父母都是在四川音乐学院任教,他从小学习钢琴且水平高超,高中和本科都是就读于四川音乐学院,专业是学习作曲。

在本科毕业之后,李凡又成功考取中央音乐学院的作曲系的硕士学位。

拿着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文凭进入中国唱片总公司的李凡,不仅履历金光闪闪实力不凡成为公司里最年轻的音乐制作人,更是外表斯文颇具儒雅。

他的音乐素养和才华,他的外表和谈吐,在接触的过程中成功打开了于文华的芳心。

他拿出足够强的业务水平,让于文华与尹相杰所合作的《纤夫的爱》红遍了大江南北,并且夺下了央视首届MTV大赛中的银奖。

1995年,李凡再次为于文华的声音量身定制了《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同样是与尹相杰的合作,歌唱效果再一次引起轰动。

这两首作品,都是以男声的火爆粗狂,衬托了女声的甜美与柔情,一刚一柔且内容直抒胸臆,大大增加了歌曲美感和传唱度。

而凭借着这两次成功的合作,李凡不仅打出了知名度,也彻底赢得于文华的爱慕。

也是在这一年,已经打出知名度的李凡,不仅离开中国唱片总公司而自立门户,也迎娶了于文华。

而于文华不仅成为驻扎在他新公司里的实力唱将,更是拿出大量的婚前积蓄支持他公司的运转。

1996年,于文华与李凡的女儿出生,取名李思妤。

由于那时正是夫妻二人事业的上升期,女儿便主要由外婆照顾。

那几年,她们四口之家,一个唱歌、一个当制作、一个照料家务,还有一个可爱的孩子嬉闹,家庭分工有序幸福美满。

可往往也是这种幸福美满,在噩耗传来之时毫无准备,且最容易击溃当事人。

1999年,李凡婚内出轨,出轨对象是公司里年轻貌美的女员工,李文华选择离婚。

在得知李凡出轨之时,她悲痛欲绝,李凡打碎了她对爱人的信任,李凡也直接毁灭了她的爱情与婚姻。

出生于农民家庭的她对感情真挚且淳朴,纵使她是红遍大江南北和无数次登上春晚的女歌唱家而身边有众多追求者,但她依然坚信认定的人就该一起走一辈子。

而她毅然选择离婚,是因为她知道一次不忠百次难容,她不能成为女儿的坏榜样,也无法继续面对李凡。

可离婚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无法走出李凡所造成的伤害和对感情所产生的阴影。

尹相杰作为多年好友,实在不忍心她沉溺于悲伤而无法走出来,多次上门拜访与她聊天,甚至为了让她重拾自信,还不惜将当年与她一起录歌合作时,对她的美貌和歌声的着迷,要不是因为知道当时她与李凡在交往以及君子不夺人之爱,自己早就恨不得使尽浑身解数来取得她的芳心。

尹相杰也告诉她,说出当年的心意并非要造成她的负担,而是想让她知道,她的美好让许多人为之折服,她不能辜负了自己的这份美好,重新站起来重新站在舞台上才是她该做的事。

尹相杰等好友的劝慰和鼓励,再加上妈妈和女儿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不离不弃,于文华痛定思痛,逐渐走出感情的阴霾。

令人敬佩的是,她为了李凡的事业不受影响,和保护女儿与前公婆的名声,在采访时多次被问及离婚原因时,她不仅坚决不提李凡婚内出轨的事,只说是事业发展的原因导致分开,而且也要求知情的朋友们必须坚守秘密,否则再也不是朋友。

可令人感叹的是,她为了保护昔日的爱人而仁至义尽,却换来了许多伤害,甚至被反咬一口是她出轨在先。

最后,她的好友终于忍不住回应采访揭露了“谁清谁浊”这个问题,外界才大吃一惊,感叹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差距竟然如此之大,姓林的那位女歌手不仅“知三当三”还散布谣言,而李凡为了自保而放任谣言。

第一段婚姻所带给予文华的伤害,让她在离婚之后的许多年里都不敢再碰触感情,直到李年的出现。

李年在通过网络上认识于文华的时候,是一名颇有名气的钢琴演奏家。

他与于文华的相识,是源自喜欢她的歌,在网络上听她的歌并详细地做出点评,也给出颇为专业的建议。

李年建议甜美婉转的她,可以走亲情歌曲路线,而且这个主题是历久弥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彩。

看到他的建议之后,于文华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且与李年成为网友。

两人在交流的过程中,李年除了给她歌唱上面的建议,也在感情上给了她诸多开导。

渐渐地,两个处于天南地北的人通过网络相知又相恋了。

而两人面基和面对面交流之后,更让二人肯定了要在一起的决定。

在决定与李年在一起之后,她陷入紧张中,自己是结过一次婚还带着女儿,而对方是未婚未育的小伙子,对方的父母估计会难以接受。

出乎意料的是,还不需要她做出任何解释,李年就已经说服自己的父母,欣然地接受了于文华。

2001年,于文华与李年结婚了,一切从简过程十分低调。

婚后,于文华不想再生小孩,只想尽力照顾好女儿。

对于她的这个决定,李年表示尊重和支持,并且将继女李思妤当成亲生女儿去疼爱和照顾。

而她的公婆也表示“儿孙自有儿孙福”,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老人想要抱孙子但也不能强求,更何况两位老人对小孙女李思妤也是十分宠溺。

2017年,在公公去世之后,她将婆婆接到北京同住和照顾,她把已经年迈的老人家当成小孩子一样爱着和哄着,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有人觉得她没有为李年留下后代实在不应该,可每个人对人生的理解各有不同,她已经把爱和婚姻给了李年,至于愿不愿意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一个小孩作为感情的维系,这也不过是她权衡之后的选择。

而能够为之负责的选择,便值得其他人的尊重。

0 阅读:42
王哆娱

王哆娱

头铁大角牛带你四处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