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中有“黄金6年”,家长要重视,不要错过!

南蕾评育儿 2024-01-20 13:06:11

我们总以为,6岁之前,是孩子最简单也最轻松的阶段。他们只需要吃饭、睡觉、玩耍和长身体就行了。但其实,孩子在6岁之前,他需要发展的东西,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艰巨。

01.1岁培养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来到这个嘈杂、陌生的世界,他的内心是充满不确定和不安的。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孩子最需要发展的,是安全感。如果在孩子人生的第一年,妈妈能做到与孩子的情绪同步、及时回应他的需求、给予他充分的信任感。那孩子的安全感就会非常充足。

所以,当孩子出生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多回应他、多拥抱他、多和他说话互动。我们的爱和关注,能让孩子顺利获得信任感,从而培养积极乐观的品质。

02.培养孩子的表达力

孩子在18个月大的时候,会进入“词语敏感期“,2岁进入“句子敏感期”,3岁前的语言能力,是整个语言敏感期最重要的阶段。孩子的大脑,最先发育的是语言理解能力。

孩子2岁前,最主要的事情便是发展语言能力。这一阶段,他积累词汇的多少、语言组织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会影响之后的表达能力。在这一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多说话、多交流。让他的“大脑词典”里,尽可能多地存储一些词语和句子。

03.培养自主感

当孩子踉踉跄跄走到3岁,他会发现,这个世界太神奇了!最重要的是,他还发现了自己的力量。比如他能自己穿衣系鞋带,甚至能想去哪就去到哪。所以到了3岁,他最想做的,就是“让我来”。

3岁的孩子,他最需要体验的,是自己能力的界限。这种“让我来”的自主感,延伸出来的就是自律、坚强、独立的品质。如果孩子一直处于被拒绝、被限制的状态,他就会怀疑自己行为的正确性,从而意志薄弱、犹豫不决、做事容易半途而废。

04.培养社交能力

到了4岁,孩子会在集体生活中,通过竞争与合作来不断认可自己。到了这一阶段,孩子会非常有活力。他们的思维活跃、想法天马行空。而且在社交中,他们会任性、有主见、想法多。

我们需要教孩子用正确的社交方式去表达自己的主见,并且培养他的共情能力与合作能力。一个社交能力强的孩子,会备受欢迎,也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05.发展求知欲

孩子爱问“为什么”,其实也是他表现出了超常的求知欲,这是孩子的大脑建立逻辑思维的表现。当我们被孩子问一连串“为什么”,甚至被问到令我们尴尬的问题时,不要简单粗暴地回答“不知道”,或者给出错误的答案。我们可以欣赏他的问题:“你提的这个问题真有趣。”然后和他一起思考,陪他一起发现能找到答案的方法。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能为他将来学习奠定好奇心的基础。

06.培养勤奋感

到了6岁,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学习系统的知识。这时候,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培养他的勤奋感,克服懒惰。6岁这一时期,孩子的阅读、计算、书写都已经进入启动阶段。孩子需要通过勤奋来提高各项能力,并且用实力来赢得别人的认可。

而如果孩子无法克服懒惰,能力受限,他就会产生自卑感,无法正常发挥自己的潜能。我们需要学会鼓励孩子,而不是夸奖孩子;学会用正面的方式引导,而非负面地批评打压。这样,孩子会更有主动感,去获得勤奋、克服懒惰。

2 阅读:8
南蕾评育儿

南蕾评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