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73岁的刘晓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最想演妲己。
还自信满满地表示凭借自己会说话的眼神,演20、30岁的角色完全没问题。
这番言论一出,立即在网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不少网友调侃道:"甄嬛传没找她演胧月真是遗憾。"
刘晓庆的这番言论,再次将内地影视圈中演员与角色年龄差异过大的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事实上,刘晓庆超龄出演年轻角色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在63岁时,她在电视剧《隋唐英雄3》中出演唐太宗16岁的妃子;
65岁时,她在电影《我有一个梦》中饰演20多岁的女青年……
这些超龄出演的角色,无一例外都引发了观众的不适感和吐槽。
然而,这种演员与角色年龄差距过大的现象在内地影视圈中并不罕见。
叶璇、任重在中年演少年,刘嘉玲在55岁演20多岁女青年……
这些案例都曾引发观众的诟病。
无论是演员"装嫩"还是"装老",只要与角色年龄差异过大,都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和出戏。
相比之下,像惠英红在《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中饰演80岁老妪。
谭松韵在《以家人之名》中饰演初中生。
都因为演员与角色年龄相差不大、形象气质相符而更容易让观众信服。
这些成功的案例说明,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比单纯追求演员的知名度更重要。
频频出现演员与角色年龄差距过大的现象。
归根结底还是内地影视剧题材和角色的单一化、程式化导致的。
当下内地影视圈过度侧重青春偶像剧。
主角大多是年轻人,中老年演员难觅适合自己的角色,不得不尝试超龄出演。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观众的观剧体验,也限制了演员的发挥空间。
对此,我们期待未来内地影视圈能在剧本创作和角色塑造上有更多突破和创新。
好的影视作品应该关照社会的方方面面,呈现各个年龄段人物的喜怒哀乐。
只有打破单一化、程式化的桎梏,才能让各年龄段的优秀演员都能遇到合适的角色,施展自己的才华。
73岁的刘晓庆想演妲己,固然有她对自我状态的自信,但也折射出内地影视圈单一化的现状。
与其苛责刘晓庆的"不自知",不如反思内地影视圈的创作生态。
唯有多元化的题材、立体化的角色,才能推动内地影视不断进步,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
所以,甄嬛传没找刘晓庆演胧月,未必是一种遗憾,而是一种幸运——幸运的是,这部剧没有让演员和角色的年龄出现太大的违和感。
这,恰恰是一部优秀影视作品应有的品质。
那些导演也是脑残的,演少女就应该找少女来演,找个大妈来演少女?导演那大妈都可以当你娘了还演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