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元帅中有5人是他的部下,晚年他坦言:若跟对人,我是元帅之首

历史与江湖 2024-09-19 00:03:22

在1950年代的一天,一位年迈的老者坐在电视机前,正观看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全军授衔仪式的录像。他的目光随着画面中的十大元帅逐一出现,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突然,他感慨道:“想当年,如果我跟对了人,这十大元帅之首,可能就是我了!”这句话引得身边的人一愣。然而,这位老者的自信并非毫无依据,因为十大元帅中,有五位曾是他的下属。

这位老者便是张发奎,曾在抗战期间于国民党军中拥有不小的影响力。他的名字如今或许鲜为人知,但在那个时代,他的威望几乎不亚于蒋介石。张发奎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从战场上的勇猛将领到晚年的反思,故事可谓波澜壮阔。

张发奎1896年出生在广东始兴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那个年代,普通人家如果想改变命运,往往寄希望于科举考试。张家也是如此,拼尽家中积蓄让张发奎进入私塾接受教育。然而,命运却在他年少时出现了转折。1911年,年仅15岁的张发奎与同学外出游泳时,因同伴意外溺水身亡,他一时间成为嫌疑对象。为了避开麻烦,他决定连夜出走,前往广州。

到达广州后,张发奎暂时进入扎染作坊当学徒以谋生。然而,生活的艰辛并没有磨灭他的志气。一年后,他在朋友的帮助下考入了广东陆军小学,并在那里接触到了革命的新思想,随后加入了同盟会。自此,他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1916年,张发奎毕业于武昌陆军军官学校,正式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抗战时期的张发奎作战英勇,声名显赫。在一次与桂系军阀的交战中,他凭借个人勇气,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夺回两支新式步枪,还能全身而退。这次胜利使他升任上尉副官,并很快获得敢死队督战长的职务。他在战场上的无畏精神,使他成为国民革命军中的一位重要指挥官。

1922年,张发奎被晋升为总统府警卫团营长,负责保护国家领袖。然而,当年陈炯明的叛变改变了他的命运。作为一名忠于孙中山的革命者,张发奎奉命率部征讨叛军。陈炯明虽叛变,但他对张发奎的才干十分赏识,甚至试图通过张发奎的恩师翁式亮来拉拢他。面对恩师的书信,张发奎虽内心感激,但立场坚定,他回信道:“感念昔日老师知遇之恩,然,立场不同,恕难从命。”

1925年,张发奎所在的警卫团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4军,他升任独立旅旅长。在东征的一次战役中,面对远超自己兵力的敌军,张发奎坚决抵抗,誓死不降。他鼓舞部下:“宁可战死,也不许投降!”经过顽强作战,张发奎最终迎来了友军的援助,取得了胜利。随后,他被晋升为12师师长。

张发奎的军旅生涯达到了新的巅峰。1927年,他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总指挥,指挥着包括第4军、第11军和暂编第20军在内的多支部队。而此时,国民党内部汪精卫与蒋介石的分裂愈演愈烈。蒋介石反共立场明确,而汪精卫则愿意与共产党合作。张发奎选择了站在汪精卫的一边,因为他本人也对共产党员持友好态度,并愿意与其合作。

张发奎麾下的队伍中,后来有不少人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元帅。叶剑英元帅曾在1927年担任第4军的参谋长;林彪则是第4军中的一名连长;贺龙担任过暂编第20军的军长;徐向前曾在第2方面军总部担任军部参谋;而陈毅则在第2方面军中担任文书。这五位后来成为中国军事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曾经都是张发奎的下属。

然而,历史的发展并未如张发奎所预料。在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中,他的选择最终将他推向了与共产党的对立面。虽然他对共产党人持友好态度,但他的立场和信仰却使他无法与他们并肩作战。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蒋介石败逃台湾,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也纷纷随之而去。张发奎却没有选择跟随老蒋前往台湾,而是飞往了香港。

晚年的张发奎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难免有几分感慨。他深知,如果当年他站在了共产党这一边,或许他不仅能名列元帅之中,甚至可能成为十大元帅之首。然而,历史没有假设,张发奎最终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名旁观者,见证了昔日下属的崛起与辉煌。

0 阅读:100

历史与江湖

简介:据说,历史喜欢作弄人,喜欢同人们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