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严风波不断升温,尹锡悦展现出强大的自我保护能力,顺利完成了第十轮辩论。尽管弹劾压力依然巨大,但尹锡悦的团队展现出顽强的生存能力。最新的民调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韩国受访者希望尹锡悦辞职,韩国媒体也不遗余力地报道,指出尹锡悦在执政两年内让韩国失去了对中国的主要优势。在外部压力下,尹锡悦能够撑多久?他执政两年,韩国的优势又减少了什么?
2月20日,尹锡悦第十次正式庭审辩论启动。根据曝光的消息,尹锡悦在不久后便申请离开庭审现场。韩德洙如他所愿成为证人,却开口道歉,表示未能说服尹锡悦做出其他决定。辩论次数不知不觉增至十次,结果却未能如人所愿。尹锡悦提出以“国家形象”为由请求回避,但终究无法逃避即将揭晓的结果。辩论结束后,宪法院代理院长宣布,将在25日下午发布最终辩论的相关消息,尹锡悦的去留结果则预计在三月的第二周公布。尹锡悦的律师团队依然在坚持辩护,然而韩国的民调却在催促政府尽早作出决定。2月24日,韩国的一家研究机构发布了最新的民调数据,调查显示,有52%的受访者赞成弹劾案的通过。
尹锡悦是否会辞职,关键在于韩国宪法法院的判决。就在这个时刻,国内却发生了一起看似出乎意料的事件。一些自称支持尹锡悦的韩国民众突然闯入中国驻韩大使馆,现场扬言要实施恐怖袭击。尽管警方迅速将他们拘捕,这一行为却引发了更大的舆论反响。韩国国内开始热议所谓的“中国干预选举”问题。随着事件的发酵,韩国贸易委员会决定对中国采取升级制裁措施,计划对出口的厚板征收反倾销税,税率提升至27%到38.2%。韩国贸易委员会简单声明,升级制裁的原因是中国出口的厚板对韩国钢铁产业造成了损害。关于其他原因,韩国方面似乎也无法给出明确的解释。
自从尹锡悦执政以来,他不断推动“亲美遏华”策略。激进的支持者冲进大使馆,其实是这些政策故意引发舆论关注,把韩国内部问题转移到中韩关系上。
尹锡悦为了保护自己,拼命利用身边的人脉和资源。可是,韩媒的一篇报道早已揭露了他愚蠢的计划。经过两年的观察,韩国专家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尹锡悦的印象。韩国曾经的最大优势,在他执政的这两年里,已经消失不见。韩国科技评估和规划研究院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在这个关键时刻,尹锡悦面临的弹劾局势异常严峻。调查结果表明,在短短两年内,韩国几乎所有的半导体技术已被中国赶超。这样的情景早在去年就已有所显现。
KISTEP对39位韩国专家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结果让人惊讶,专家们认为这是尹锡悦任内最严重的失误。这段时间刚好是过去两年多,韩国半导体行业陷入低迷,而同期中国却在快速发展。两年半的时间切合尹锡悦上台之际。仅凭一份调查报告就将韩国半导体的全盘落后归责于尹锡悦,这种说法并不太合理。然而,这种文章在此时出现,无疑对他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文章提到,为了支持韩国专家的态度变化,调查提供了详实的数据。例如,功率半导体的国家技术标准定为100%,韩国得分67.5%,而中得分79.8%。在先进封装技术方面,两国同为74.2%。高集成度和低抗阻存储芯片的得分中,韩国是90.9%,中为94.1%。即便是在高能传感技术领域,韩国也比中落后了2.6%。
参与调查的韩国专家之前做过类似的采访,那个时候他们还认为韩国在这些领域超过了中国。然而,短短两年过去,专家们的看法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尹锡悦的失望已化为无奈的叹息。韩联社引用KISTEP的数据后,依然持乐观态度。尽管韩国在基础技术方面有所欠缺,在制造工艺和量产能力上,依旧优于中国。将韩国半导体行业被中国超越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尹锡悦个人,并不符合实际。近年来,中国不仅面对疫情,还经历了美国的封锁与制裁。在这段时间,中方企业稳扎稳打,努力进行技术研究,其成效也十分明显。此时,韩国失去了昔日的竞争优势,想要缩短这一差距,恐怕将会面临相当大的挑战。
韩国的一些专家指出,未来韩国对中的贸易逆差可能成为常态。这一现象不仅仅是因为中半导体产业的迅速崛起,更是中在多个领域取得全面进步的体现。尹锡悦目前面临的关键在于庭审结果,无论有罪与否,都尚未揭晓。现阶段,愿意承认罪行的人寥寥可数。虽然大部分人试图为尹锡悦辩护,然而证词表明,他确实涉及违宪的行为。
尹锡悦的团队依然抱有逆转局势的期待,韩国的民意调查显示,无论他是否会辞职,公众的支持已无法使他完成剩下的任期。韩国当前亟需一位具备全局视野的总统。与美国合作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愈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