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观众自发起立鼓掌,贾玲一出拳,人生的荣光回来了

冬云评娱乐 2024-02-13 09:02:43

#2024春节档# 谁懂啊,一个中年大叔,在大年初一的电影院里哭得稀里哗啦的。

一句话概括我的观影感受,就是浑身上下冒着热气,内心滚烫。

不仅是我,一个影厅的人都是看到结尾,站起来一半又坐下,听完了大张伟唱的整首片尾曲。

感动我的,是电影里贾玲身上的那股劲儿,那股为自己活一次的信念感。

不藏了——《热辣滚烫》。

导演兼主演贾玲,为角色减重增肌,令电影从一开始就倍受瞩目。

贾玲消失于公众视野很久,甚至缺席了春晚。当她再次出现时,热搜整个炸开。

看阵容,贾玲+雷佳音+张小斐+杨紫,还有沙溢、乔杉、李雪琴、马丽、魏翔。

不火都难。

但另一方面,贾玲为电影的巨大付出,也构成了另一种压力——观众的巨大期待,需要电影实打实的品质来填平,否则,就可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某种意义上,大年初一清晨,等待电影公映观众反馈的贾玲,就像电影中,那个准备开启人生第一场拳赛的乐莹一样,她们都需要一个答案。

结果。

从电影开场,所有疑虑被彻底打消:

四个字:热,辣,滚烫。

票房,热。

首日破4亿,初二下午4点半,总票房飙到6.87亿,排片、单日票房双双逆袭第一。索尼影业宣布买了电影的全球发行权。

贾玲,辣。

当贾玲带着六块腹肌出来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惊呆了。那不是减重后瘦下来那么简单,而是健康和帅到爆的状态。

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滚烫。

CCTV6六公主等央视媒体争相报道,《人民日报》访谈也安排上了。

电影结局的那场拳赛,我整个人,仿佛跟着主人公一起燃起来。

但对电影来说,“燃”,只是它最表面的那一层。

高燃的外衣下。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努力与汗水。

还有无数个夜里。

面对质疑与否定,被生活放倒的迷茫与忧伤。

所以,当主角真正为自己活一次,为梦想搏到底的时候,人生才那么滚烫啊!

01 想赢一次

这绝不是一部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电影。

实际上,我一直在猜错剧情的走向。

女主乐莹,是一个毕业短暂工作一段时间后,在家宅了十年,练就一身用大脚趾关电视绝学的姑娘。

每天睡到老妈使用叫醒绝学,醒了下楼溜溜弯儿,吃个棉花糖,舒舒服服回个家。

贾玲简直拍出了我梦想中的生活,但快乐总是短暂的。

和妹妹乐丹(张小斐饰)饭桌上的吵嘴,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姐妹掀桌。

这场架打完之后乐莹就拖着行李箱离开家了。

缺钱,就到一家烧烤店“大碗鱼乐”打工。

直到有一天,下班回家的时候,她看到了拳击教练昊坤(雷佳音 饰),

一个念头在内心蠢蠢欲动。

看到这里,我第一次猜错了故事走向——瘦身男女,瘦身男女朋友们,我猜的准没错。

剧情啪啪打了我的脸。

虽然乐莹买了300元一节的拳击课,还体会了浪漫男友抱。

但这绝对不是一部爱情喜剧,甚至电影的爱情线,其实并不是那么重。

重要的,是乐莹的蜕变。

电影里没有性缘脑,只有一个不断往梦想进发的女主,这个梦想,就是参加拳赛。

看到这里,我又悟了:《奎迪》啊老铁们,我这次绝对不会猜错。

那个在拳击馆挥拳的贾玲,动起来有板有眼。

在角色设定上,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但这就是个“瘦身”与“拳击”的逐梦故事吗?

当然不那么简单。

真正揭开故事真面目的,是乐莹为了杨紫演的电视台远房表妹能转正,走上求职真人秀面对导师追问的一场对答——

贾玲:想赢一次。

这里请允许我狠狠剧透一下:拳赛打完后,曾经从不发朋友圈的乐莹发出的朋友圈是:我赢了。

我再提示一下,别把这句话,想简单了。

乐莹到底赢了什么?

我也是看到乐莹被专业选手击倒在拳台上,回忆随着计时倒数开始“走马灯”的时候,才弄明白的——

一个社恐+讨好型人格的女主,遭遇闺蜜背刺、男友出轨,人家一句“这给孩子当大姨妈的,不出点血不行啊”,就乖乖把自己的房子过户给妹妹,就这样还被人吐槽,“杉子迟早蹬了你。”

为了远房亲戚上真人秀,像滑稽的小丑一样给人品头论足,最后为了节目晕倒,还收获一句:这谁的亲戚啊,一点爆点都没有。

这样一个女主,她想要的赢一次,只是在拳台上赢一次吗?

这才是我,甚至许多观众感到最燃的地方!

有什么比人生跌入谷底后的绝地反击,更燃的!

这个故事,没有逆天改命的英雄,结局也谈不上多了不起,只不过是让一个奋力变身的女孩——

人生,变得热辣滚烫。

02 贾玲拼了

贾玲当然扛起了整部电影。

有观众不知道女主为啥叫乐莹,我们用拼音拼写一遍:leying,玲。

好一个谐音梗。

映前,贾玲是绝对的焦点,那么在影片中,也将会受到更挑剔的眼光,做得好是理所应当,万一做得不好……

你能想象出那铺天盖地的质疑会是什么样的。

而结果呢?

看完电影,我只能说:贾玲这次不仅是外形上让人震撼,更真的找到了演员的“适配感”。

她拼了。

过去的贾玲都演什么角色?欢乐的,喜庆的,乐天的。

但当这一次的乐莹慢悠悠地走在大街上,在家里,低眉顺眼一瞅,便露出人物内心的底气不足,而举手投足间显露的气质,都在透露出同一种感觉,不自信。

这也是贾玲的第一重拼,人设拼了。

乐莹这个角色,贾玲是彻底颠覆了过去的角色。

在家,她是讨好型人格,“感觉对人挺好的,但总是受伤害。”

离开家和拳击教练对视时,她内心的一团火渐渐燃起。

而当人物真正开始完成蜕变,才真正展现出奔赴梦想的执念。

这也带出了贾玲的第二重拼,为角色改变拼了。

走进影院前,我以为自己知道电影里贾玲最震撼我的会是什么。

看到角色脱胎换骨那一刻我才明白,我不知道。

表面看,是,贾玲瘦了,足斤足两的。

但乐莹变身后带给我的感受,不是瘦,而是强。

电影里,你看到乐莹跑步、跳绳、打沙袋、没日没夜地训练,为的是获取拳赛参赛资格。

然后你发现,角色跑起来浑身老带劲儿了,每一次出拳都充满着强劲的力量感,最后你会相信,这就是一个拳击手的样子。

到最后我甚至觉得,减重是最不值一提的。

角色精气神彻底的改变,才是贾玲真正拼出来的东西。

说白了,电影最震撼我的,是乐莹整个人的变化。

就像电影里,乐莹爸再见到乐莹时说她变了,但不是变瘦了,而是人变了。

体型的变化,技能的提升,只能完成这场改变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还需要一样东西来完成——

这就是贾玲的第三重拼,演技拼了。

我认为贾玲演的非常好,甚至是完成了自己的演技跨越。

因为她要演出乐莹从原来的讨好成全型人格,习惯委屈自己,变成爱自己,追求梦想,尊重自己的内心意愿的乐莹。

电影前半段,这个人物一直委屈巴巴的,

委屈过户、委屈当伴娘,委屈吃自己不爱吃的牛蛙……

贾玲把一切演得自然而然的,哪怕是受委屈,也带着闪烁的眼神,小心翼翼的说话。

所以那句她解释为什么喜欢拳击的对白,我特别感同身受——“拳击很有意思,两个人打得不可开交,但是互相尊重,结束了还能心无芥蒂地拥抱。”

“我以前以为,对人好才会被拥抱。”

这是骨子里透出来的善良和委屈,乐莹的形象也立马鲜活了起来。

再说我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人物跳楼的那场戏,摔下去之后乐莹第一反应是:「好疼啊!怎么一点伤也没有」。

这场戏,贾玲的表演,像是过了电一样 ,一下把我击中了,只有真正经历了人生多么大绝境的人,才能理解这一刻乐莹的举重若轻。

当看到这里,即使再铁石心肠的人,也难免觉得辛酸。

这就是为什么在完成了重重人物铺垫后,当关键一幕《送你一朵小红花》响起,观众瞬间理解了,角色有怎样想要割舍的过去,又为什么有如此决绝的决心,一次次说出,我可以。

还是那句话,我想赢一次。

赢什么?赢一场和过去彻底的告别,赢一次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赢一次真正学会爱自己。

赢一个,我乐莹从今天开始,要为自己而活!

赢一个,从永远嘴角向下透着苦涩,到最后“赢了一次”后真正开怀的大笑。

赢一个,爽!

我不相信贾玲没有融入过去自己的人生体验,因为非如此,无法对角色理解如此透彻,情感上的表现那么好,让人丝毫看不出表演的痕迹。

老实说,在观影过程中,看着影片里的乐莹,我更多地是看到了自己,看到了爱自己在不同人生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样子。

什么是爱自己?是热爱?是坚持?

还是最终希望抵达的那个结果——赢?

这是《热辣滚烫》所抛出的问题。

也是真让我为之感动的地方。

为什么?因为贾玲透过人物不止是说成功与胜利。

她在回望。

幕后花絮的减肥之旅中,贾玲告诉我们,从「大哭」「心态崩了」「昨晚偷吃了一串羊肉」「哎」「摔秤」「凌晨三点,好饿」「杀青要吃两串烤鸡爪」——

到「我看啥叫极限,来!」「天啊!!!我有脚脖子啦!!!原来我有脚脖子!!!」「一百斤!一百斤!我做到了!!!要永远为自己骄傲!」……

爱自己,是爱每一秒快乐的瞬间,每一回付出的努力。

是包容自己做梦的权利。

贾玲拼了,她和乐莹共同完成了一场蜕变。

她们赢了。

03、热辣滚烫

说说结局。

这样的题材,不可能让主角不赢吧。

那电影还有什么悬念呢?还真有。

重点是,怎么赢,赢了什么?

看到最后,你才能发现胜负更重要的是什么。

对我来说,《热辣滚烫》是最适合春节档的那种电影,前半段是非常接地气的喜剧,父母孩子都能看懂,笑得前仰后合。

后半段则非常燃,最后一段闪回,又那么触动人心。

除此之外,我特别喜欢的,还有电影里透露的那股善良。

比如乐莹和爹关于苹果那段对话,太经典。

还有乐莹离开家的时候,妈妈给他三千块钱,她没要;后来要用的时候,刚想找妈要,结果看到「这一次你让妈刮目相看」,只能忍痛把打好的字删了,可一会儿妈的钱还是打过来了。

我还喜欢电影的不落俗套。

尤其是大结局,没有落入爱拼就会赢,努力就会变成更好的自己之类的套路中去。

还有面对浪子回头,那句潇洒无比的,“我不爱吃牛蛙”“看心情”,太痛快了。

我也真是喜欢电影那段梦幻的运镜,那段乐莹在大雨里上楼的镜头——

大雨滂沱,无边暗夜里,楼道灯光逐层亮起,又逐层熄灭,一盏又一盏,画面归于黑暗。

最后窗口灯影闪动,乐莹自己为自己点起了一盏灯。

电影的主题,此时已经清晰无比,瘦身,拳击都不是真正的重点,重点是,如何找到爱自己的勇气。

这也是为什么,当那个走向拳击场的六块腹肌的乐莹,看着玻璃墙里曾经的自己,她笑了。

我却哭得稀里哗啦的。

这真是一部纯粹的,体验热血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资格燃一回。

不是赢,而是面对伤害,依然保持善良,为自己而活。

才是人生最大的燃!

贾玲拍出了电影该有的跌宕起伏,正是带着那种心里一直堵着的情绪,当看到电影的最后时,那种终于放下大石的畅快淋漓之感,才越发真切。

也让我在那一刻相信,我也可以。

影片英文片名“YOLO”,意为“你只活一次”。

为自己而活,热辣滚烫地活一次!

也许平凡,也许无人注视,人生也许不是旷野是荒野,但也可以自己发光。

结局是最不重要的,你就站那儿,为自己站那儿。

拳击台也好,别的梦想之地也好,你就站那儿,不给任何人挪地儿。

我觉得就挺得劲儿的。

贾玲做到了,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拍了一部好电影。

这件事,也特别的,热辣滚烫。

0 阅读:0

冬云评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